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鲁网枣庄4月8日讯“我们村原来村内都是泥土路,坑坑洼洼,现在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几十年臭味难闻的蟠龙河(张桥段),变成了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我这小老头都赶上了。”家住临城街道张桥村的村民张令伟美滋滋的说道。
张桥村的美丽变化得益于临城街道大力实施的美丽乡村建设。近年来,街道坚持把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重要抓手,按照每年“点增多、线拉长、带拓宽”的总体部署,普惠式、整建制、全域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强化基础设施配套,让硬件设施更“硬”
“村里原来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主干道沿线房屋墙面、电线杆上小广告随处可见,现在村里实现了道路硬化户户通,村内主干道宽度平均达到了5米,并且沿线房屋也都进行了粉刷,有的还喷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孝’等内容,让我们出门见到、抬头看到,随时随处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面貌。”绳桥村村民绳开金如是说道。
近年来,临城街道不断在村级绿化提升、立面改造、道路设施完善等方面下功夫,全面启动村级道路硬化、广场建设、坑塘治理、节点美化等工程。投入650余万元,完成村内硬化9万多平方米,砌垒村内主要道路两侧花边围挡1600余米,实现道路硬化户户通;拆除违章建设8处、1000余平方,清理清运建筑及生活垃圾1.8万方;粉刷村内墙体4.7万平方米并完成主次干道沿线立面彩色墙体喷绘1000余平方;新增村内绿化1.2万平方米,其中新栽植白蜡、紫叶李等高档绿化苗木4000余株;投资100余万元,实施蟠龙河回灌河(张桥段)1300余米综合治理工程,切实做到了农村硬件不比城里差。同时,还在各村高标准建设了群众服务中心、文体广场等娱乐场所,为群众日常文化活动提供场所,引导广大村民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
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村庄“软实力”
“移风易俗,倡树新风,从我做起。让我们自觉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积极践行文明新风……”西丁村党支部书记孙健正面对面与群众拉家常,让文明新风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到老百姓心里。
为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临城街道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乡村文明行动。将移风易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明新风内容融入《村规民约》,在每个村成立红白理事会,结合村情实际制定标准和倡议书,采取入户宣传、见面宣讲等形式持续集中宣传移风易俗工作,引导广大群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同时,广泛组织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评选各类先进典型200余人(户),通过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群众尊老爱幼、和睦相处,形成齐心向上、真心崇善、用心爱美的农村新风尚。
聚焦村强民富做强村级经济
“什么是好政策?我觉得实施“三资”清理,盘活村集体存量土地就是个好政策。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村里有更多的钱为老百姓办实事,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就更好了。”绳桥村村民王叶宇的语气中充满了赞美和喜悦。
近年来,临城街道把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对村集体资源性资产重新进行规范,累计盘活清理建设用地236亩、机动地586亩、四荒地170亩,规范合同220余份,每年为农村集体经济增收90余万元,有力提升了村级“造血”功能。同时,大力开展“电商燎原”行动,积极发展农村电商,鼓励群众从事网络业务经营,发展淘宝村服务站16个,新注册淘宝店铺327个、电商示范户80户,全力打通“农货进城”“最后一公里”,726名群众实现网上致富,年均增收3万余元。(殷宪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