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扎根事实,演绎趋势,接地气的商业智慧,尽在界面商学院。
编者按: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作为中国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银行,如何才能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差异化金融服务?界面商学院推出的“银行观察”专栏,将通过系统梳理和分析商业银行的业务布局、经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等,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言献策。
地处中原的郑州银行(002936.SZ)公布了其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郑州银行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增长4.54%。这一业绩增速远低于其上半年21.25%的营收增速以及22.18%的拨备前利润增速。
导致这一结果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家银行过高的不良贷款率。郑州银行2019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率2.39%,尽管较年初的2.47%小幅下降,仍然处于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的较高水平。
中国银保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8%,彼时郑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2.46%。郑州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不仅较大幅度低于全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更远高于其他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如宁波银行仅为0.78%,南京银行0.89%,江苏银行1.39%,上海银行1.19%。
信贷资产质量不佳,不良率高企,意味着需要大量计提拨备,而一旦计提拨备,就意味着对于盈利的蚕食。财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郑州银行计提的拨备余额达66.4亿元。一季度新增计提拨备5.8亿元,约占拨备前利润的30%。
拨备对于最终业绩的影响显而易见。郑州银行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1.7%,但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却下降了近10%。
郑州银行最早在2015年12月在香港上市,彼时通过发行15.2亿股募集资金净额42.5亿元,用于补充资本金。其在香港上市以前,已经面临较大的资本金压力。2014年,郑州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仅为8.66%,资本充足率11.12%。如果不能尽快补充资本,郑州银行无论是资产规模扩张还是不良贷款的处置都将受到资本金不足的制约。
香港上市并没有能够完全解决这家银行资本金方面的巨大缺口,随后郑州银行又在2018年实现A股上市,募集资金净额27.5亿元。得到资本金补充的郑州银行随后放开手脚着手处理信贷不良资产。
财务数据清晰显示了这一路径。该行在香港上市以前,不良贷款率低至0.75%。上市以后,不良贷款率呈现逐年攀升的态势,从2014年的0.75%一路攀升至2018年末的2.47%。不断暴露的信用风险,也导致这家银行不得不大量计提拨备以满足信用风险敞口的监管要求。财务数据显示,郑州银行的信贷拨备过去4年内暴增2.44倍至60.6亿元(2018年末)。
随着信用风险不断暴露,有了资本撑腰的这家银行加速核销不良贷款。2018年,郑州银行报表确认不良贷款核销17.8亿元,2016年-2018年累计核销37.8亿元,这一金额接近2015年末香港IPO募集资金净额的90%。
尽管信用风险加速暴露,如前所述,目前这家银行的不良率依然偏高。这意味着郑州银行不得不继续计提拨备,以满足不时之需以及监管对于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的适当性要求。值得一提起的是,其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已经下降至一季度末期的157%,刚刚满足150%的监管要求。
这是一个让郑州银行非常尴尬的数据。一方面信用风险不断加速暴露,一方面其又存在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的法定监管要求。如果信用风险下半年继续加速暴露,就不得不加大力度计提拨备,不仅蚕食盈利,关键是其对资本金的消耗也将导致其资本充足率吃紧。到今年一季度,郑州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仅为8.26%,距离监管的最低标准——7.5%,仅一步之遥。资产规模扩张也需要消耗资本。
最终权衡之下,郑州银行不得不在今年二季度放缓其资产规模扩张。今年一季度的资产规模一度同比大涨12.36%。从业绩预告来看,今年上半年仅同比增长8.14%,这意味着这家银行二季度环比一季度实际上资产规模在收缩。这对于未来的盈利非常不利。
解决郑州银行目前尴尬境地的出路还是在于补充核心资本。而一旦发行普通股募集资本,就会摊薄盈利,股价承压。这也是郑州银行不得不面对的又一个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