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在A股搞上市是要拜佛的。
最近A股IPO过会率大幅降低,低至接近40%,这还不算那些半途撤材料企业。
文 | 董秘帮手团队 阿黄
还记得2015-2016年下半年那段时间,证监会为了支持实体企业,利润3000万就可以报IPO,到2018年春天就改为给独角兽让道,劝退规模小的企业。
监管环境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
本文不讨论证监会的政策指导善变的问题,就看看8000万利润指标是否合理。看看利润小的企业上市后到底成长性如何?
8000万利润的“隐形门槛”合理性考证
董秘帮手把最近几年上市的企业,按照不同板块、以利润规模在8000万以上和以下的分组统计,看看2015-2017年所有上市公司利润合计的增速如何?
可以看到“中小板>8000万”组的和“主板>8000万”组的利润增速显著高于“创业板和其他<8000万”组的。
也就是说越小的企业,增速越低。甚至创业板2017年增速仅3%,另外两个<8000万规模的增速为负。
所谓的“小企业增速快“并没有体现出来。反而是”主板>8000万“组的2017年利润合计增速达22%。
对于没有增长的小型企业,动辄50-60倍市盈率的估值,如何维持?
A股证券市场未来有两个方向:
1、维持原状,监管部门实质性审核,A股一个高端俱乐部,优质企业才能上市。
2、注册制,港股化。好公司估值高,差公司估值低,两级分化。
客观讲,从一个散户的角度看,还是维持原状好一些,港股化以后,类似前面两个例子大量出现,只要满足利润3000万指标都可以上市,各路神仙都来了, “劣币驱逐良币“,最终拉低好企业的估值。散户投资者也容易被各种消息误导和煽动,看看香港的仙股们就知道了。
而维持原状,不放宽准入标准,但严格执行退市制度,让更多小规模的企业通过被并购方式进入资本市场。还是赋予监管部门一个把关者的角色。至于有人说的权力寻租,在证监会透明化审核标准和反馈意见,加强审核责任终身制后,这样的风险已经大为降低。
如果对于宏观的数据统计没有什么感觉,我们再看看前两年在宽松的上市标准下上市的两个“奇葩”公司以及他们上市后的发展情况如何,一叶以知秋。
万里马(300591)
2016年12月创业板上市
是不是觉得这名字好耳熟?
对,你没有看错,这就是你熟悉的那个万里马,在三四线城市街边看到的卖皮具的万里马。
这样的一个皮具企业,能上创业板?董小秘记得创业板要求是有技术先进性、有创新能力的企业。
保荐人海通证券在保荐书中是这么论述一个皮具厂商的先进性的:
1、首先讲讲宏观环境,分析皮具行业规模的增长,解释了国人消费升级的需求;
2、说明了企业的研发机构和投入: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963.09 万元、896.40 万元以及963.74 万元。
公司由于对研发与设计的重视以及投入,公司产品设计取得良好效果,于在中国皮革协会举办的2004“真皮标志杯”全国皮具设计大奖赛获得票夹类一等奖、男女正装包类二等奖,2005“真皮标志杯”全国皮具设计大奖赛获得男女正装包类特等奖。“
研发费用一年几百万元,不知道可以养几个设计师,可以,当然对于万里马的3000万净利润而言已经25~30%,很高了。
获得的奖项是2004年和2005年的?没看错吧,这可是2015年、2016年的招股书啊。之后的十几年都没有拿的出手的奖项?
然后也列举了企业的专利技术,虽然只是几个外观设计:
没关系,荣誉和业绩代表过去,看看公司上市后发展如何。
2016年底上市后,2017年公司收入略微下降,净利润持平,因为IPO募资使得股本扩大,公司的ROE从13.2%下降到10.2%。也就是说公司的募集资金完全没有产生效益。当然公司也可以说这些钱花在长期能力建设上,效益体现并非一朝一夕。
2018年1月,公司变更募投项目了,把原计划开店和流动资金的8800多万元调整为收购一个给电商服务的企业“广州超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51%的股权。注意,是给企业提供电商服务的(比如SKU优化、视觉效果、品牌营销、竞品分析...)。超琦电子的财务数据如下:
超琦电子2017年收入下滑,盈利170万,相当于收购额市盈率是103倍….
目前公司市值多少呢?市盈率64倍,市净率5.3倍,市值24亿。
这还是在股价从一年前的27元跌到目前的7.7元后的估值。
不知道万里马未来会不会上演“皮具厂的逆袭”。
安德利(603031)
2016年8月份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安德利,2016年8月份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主要从事国内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的百货零售业务,公司具体的零售业态包括购物中心、超市、家电专业店等。公司开设各类商场、门店 46个(按同一物理体综合计算;按业态口径门店59个),经营网点主要分布在庐江、巢湖、和县、无为、含山、当涂等县城及其下辖乡镇,截止2017年末营业面积合计达19.07万平方米(不含对外租赁)。
这是什么意思呢?公司是一个安徽地区,三四线城市的零售商,而且产业横跨购物中心、超市、家电零售多种业态。不像万达、永辉、苏宁这种深耕垂直产业的玩法。
这样运作的有效率吗?商场的运作模式、招商引资、目标客户和超市会一样吗?超市的家电连锁企业的物流能力、消费场景会相同吗?如果有共性,为什么龙头企业没有其他企业采取这种模式呢?
董秘帮手认为这种模式只是安德利利用地域优势,尽量铺开一些网点,不管是否具有协同性、是不是能整合消化,先弄大盘子能够上市再说。
公司业务布局(来自招股书):
你说我的网点位置不好?都在三四线城市?错了错了,“公司主要从事国内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的百货零售业务,是国家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深入城镇、农村从事商品流通服务的商贸零售企业代表。”
公司是如何描述自己的竞争力呢?招股书中做了如下解释:
公司还提到自己的特点是“买手”模式,也就是一线业务人员参与采购:
再看看公司业绩吧。
公司2012-2017年的公司的业绩收入持续微量增长,平均每年增速8%,净利润就起伏大了,2014年更是最低仅有2000多万,平均来看净利润维持在3000万原地踏步,没有实质性增长。
2017年作为上市后第一年,净利润比2016年下滑,虽然收入增加。ROE也降到了6.3%。
如果安德利这个模式成立,那么全国无数三四线县城的零售场所稍微聚合一下,就可以是一个上市公司,董小秘不是很理解,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到底体现在哪里。
如果一定要说,那就是“区域优势“,在哪个地方营业,就在哪个地方有区域优势。
公司过去1年股价从70元跌到22元,现在市值17亿元,市净率2.9倍,市盈率42倍。
上市一年后,公司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壳了。
反过来看看现在IPO过会率,那些被否的利润上亿的企业,心里估计一万个草泥马奔腾。
所以,8000万利润门槛最大的受益人,就是你我这样的投资者啊。
更多文章请通过应用市场下载董秘帮手APP或关注董秘帮手微信公众号
董秘帮手对本公众平台发布的原创文章享有著作权,禁止未经授权的转载、改编,否则将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