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印章,是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产物。早在商周时代,印章就已产生雏形。最早的印章普遍认定是战国古玺。"古鉩"或"古玺"应该是先秦印章的通称。后来,秦吞并六国,一向霸道的秦始皇,在他统一后就规定只有他的印章才能称为"玺",而所有臣民的只能称"印"。
碧玉瑞兽纽方形御玺
到了汉代就开始有了"印章""章""印信""信印"的叫法。一些诸侯王和王太后承袭秦朝规定也把印章叫做"玺"。而"章"一般为军队的将军使用。
到了唐朝,武则天觉得"玺"字与"死"字发音相似,"玺"又与"息"同音,所以就决定改玺为"宝",唐玄宗以后,"宝"就作为了皇帝之玺的专用名称。从此以后的各朝代"玺"和"宝"就并用起来,但除此外,还有很多名称相继出现。
宋金的时候,印章又叫"记""朱记""图章""图书""合同"。为什么叫"合同"呢?印章作为表征权益的法物,在合同上常用之故(合同制在中国古代就有,判书、书契等合同的书面形式在<周礼>里就有记载)。
此后,元代盛行的"押",明代的"关防""符""契""信"等都属于印的翻版,清代以后逐渐淘汰,唯有"印""章"延续至今,仍然保持着强盛的生命力。乾隆皇帝收藏有大大小小的印章宝玺1800余方。
印章作为信物的特性,古今基本未变,但唐宋以后不断出现的闲章,可以说明印章有逐步向艺术欣赏转化的趋势。著名者如赵孟頫的“松雪斋”,文彭的“琴罢倚松玩鹤”,何震的”听鹂深处”,邓石如的“江流有声,断岸千尺”,蒋仁的“真水无香”,吴让之的“画梅乞米”,
胡适的印
胡适之在提倡白话文的时代,意外得到一方上好"鸡血石",遍求雕刻高手。最后找到了老北平的王牌刻印店——京华刻印店。老板王老系湖南才子,中过举人,书法篆刻水平誉满京城,但有一点,就是对胡适之搞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持坚决反对态度。
见胡适之身穿长褂,眼戴金边眼镜,慈祥和气,上门求"治印",王老表面以礼相待,接胡先生入内厅上座奉茶,却故意问道:"胡先生是提倡白话文的先驱,今天刻印有什么新花样?"
胡适之赶紧谦逊地回答:"王老夸奖了,小生提倡白话文,不过是为了民众适用白话文的一种新尝试,白话文古来有之,我想再作一次推动努力而已。我的印章请刻'胡适之印'即可!至于王老的雕章技艺之高超,我是慕名而来,有攀高门了。"
王老抓住战机抡口质问:"胡博士提倡白话文,怎么也用'之乎者也'的之字呢。那可不相称吧?"胡适之未作辩答,含笑告辞了。三天后,胡适之收到了印章,上记刻"胡适的印"四个大字,王老暗地施招,弄得胡博士哑口吃黄莲,胡适之即以将错就错,堂而皇之对外行章了,成了著名的胡适"白话文"之印,胡适的名字也就这样被叫开了。
如今,这一传统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它是一段历史,一段自我,所不可轻视的人文和艺术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