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果敢,全称“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首府老街市,位于缅甸与中国之间的掸邦高原,北面和东面紧邻中国云南省。北面是中国云南省龙陵县、芒市,东面与中国云南省临沧市管辖下的镇康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接壤,南面以南定河为界限与佤邦南邓特区相对,西临萨尔温江与木姐市的勐古镇、大勐宜和贵概镇相峙,西南方向交界的是滚弄镇,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国境线约250公里。
2005年相关数据显示,果敢当地总人口约25万人,其中90%人口为果敢族,为主要缅北汉人聚居区。据2016年相关信息显示,果敢自治区下设1县、2区、2镇和28个乡、社区。
果敢地区原为中国领土,隶属中国云南省。1894年,中、英双方重新划定边界,在伦敦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 规定果敢地区为中国领土。1897年,中、英双方在北京重议边界问题,英国强迫中国与其签订了《续议滇缅界务条约附款》,将果敢地区划入英属缅甸。19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边界条约》签订,其中并未提到果敢,代表新中国放弃收复果敢的权利。果敢归缅甸掸邦管辖。2011年3月25日,果敢地区正式更名为 “缅甸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
克钦邦是缅甸北部的自治邦,首都在密支那,地形是山地和平原,面积8.9万平方公里,人口170万,居民主要是克钦族、傈僳族。
克钦邦古代为中国领土,在唐代属于中国地方政权南诏国的领土,宋代属于大理国的领土,元朝和明朝时期属于中国云南的一部分。清朝时期属于部落独立状态。克钦邦北部包含江心坡地区、坎底地区、胡康地区,这些地方在晚清和1941年民国时代被英国占领并入英属缅甸。1947年缅甸各邦向英国争取独立,同年翁山将军依据彬龙协议同意将克钦邦、掸邦等地,划为自治区。
克钦族八成人信仰基督教,与中国景颇族是同一民族,他们虽跨国界而居,但彼此有着密切的血缘和历史渊源关系。他们彼此来往密切,通婚互市。 从跨居中缅两国的景颇族的族源、迁徙、称谓、语言、习俗、宗教信仰、服饰等各方面来看,他们是同—民族,仅只分别居住于不同的国家。克钦邦自古就是西南丝绸之路的通道,20世纪40年代修筑的中印公路进一步沟通了中、缅、印三国,克钦邦故有“缅甸的北大门”之称。
果敢曾经(1989年-2009年)有高度的自治权。2015年3月26日,缅甸军方宣布已控制整个果敢地区,对果敢地区采取了融入缅甸的政策,大力引入缅语教师,采用缅语教学。
掸邦,缅甸联邦成员国,位于缅甸东部内陆,面积15.58万平方公里,2017年人口约609万,掸族占60%。
首府在东枝市,是缅甸联邦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邦。据1996年统计,掸邦人口至少由26个民族组成,掸族占60%,有大量华族,为主要缅北华人聚居区,是一个以掸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通用掸语。行政区域上主要分为北掸邦、南掸邦和东掸邦。
掸邦多柚木林,以种植水稻为主,还有玉米、小麦、烟草、茶等。北部南渡附近有银、铅、锌、铜矿。北部和西部有铁路,分别由腊戍和东枝通向缅甸中部。中国畹町到腊戌的公路是中缅陆上交通的重要通道。
掸邦境内有果敢、佤邦、勐拉等名义上归属掸邦的政治军事实体。掸邦在历史上曾为土司管辖领土,近代时被英国所占领,缅甸独立后并入。掸邦与缅甸政府矛盾尖锐,1993年掸邦宣布脱离缅甸联邦独立建国。
掸邦在唐朝时,南诏兴起于云南西部,天宝十四年以后,形成了一个不受唐朝中央政府管辖的地方民族割据政权。缅甸境内的傣族或傣掸民族的先民均处于南诏的统治下。
缅人势力崛起,建立了蒲甘王朝。蒲甘王朝兴起后,缅族的势力在向南部孟人地区和西南部阿拉甘地区扩张的同时,也开始向北部和东北部的傣掸民族地区扩张。
大理国时期的西部边疆一直与印度为界,元朝时期云南行中书省的西部边界线亦沿袭不改,这一带地区的傣掸民族仍在中国元朝的管辖之下。
蒲甘王朝末期,缅甸一度控制了“金齿” 的一些地区,元缅战争以后,蒲甘王朝衰亡,元朝先后于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在今缅甸太公城一带设了太公路,至元二十七年 (1290年)在今瑞丽县西南部境外的瑞丽江南北两岸设了蒙怜路和蒙莱路,后又在今缅甸兴威一带的木都之地设了木邦路,后至顺四年(1333年)又在缅甸本部设了邦牙等处宣慰司。因缅王领地“处云南极边”,云南行省鞭长莫及,于1342年撤消了邦牙等处宣慰司,将其辖地仍交由缅王治理,作为元朝的属国,不再隶属云南省,云南行省西南部的一段边界仍退回到太公路南部地段。这一带地区的绝大部分傣掸民族当时仍在中国元朝的统治下。
元朝末年,今云南西部中缅边境一带地区的傣掸民族以麓川为中心逐渐摆脱元朝的控制,明朝初期除了车里等地区外,今中缅边境两侧几乎所有傣掸民族地区均被“麓川”所兼并。建文元年 (1399年),思伦法卒,原先被麓川兼并的傣族各部,纷纷脱离麓川政权而自立,明廷分别建立了许多土司政权,先设了孟养、 木邦、 孟定三府 ,隶云南,又设干崖 、 潞江、 大侯 、 湾甸四长官司,隶金齿。重新控制了傣掸民族的广大地区。
1555年(明嘉靖三十四年),缅甸东吁王朝统治者莽应龙攻占阿瓦后,便开始向今缅甸掸邦地区和德宏境内侵扰。先后夺去了木邦,侵占了陇川、干崖、孟养等地。莽应龙死后,莽应里继续为东吁国主,进一步向傣掸民族地区进犯,并一度侵入内地。明代后期,许多原先属于中国的傣族地区沦于缅甸。
清朝初年, 一些早先附缅的傣族首领又在中缅之间徘徊 。
1885年,第三次英缅战争后,英国占领了缅甸王都曼德勒,随即挥师北上占领整个缅甸,其殖民统治也随之向上缅甸扩展。
1886年,英国将除了掸邦的上缅甸划定为规划区,即无须议会通过法律,总督可自行颁布行政法令直接管理的地区。众掸邦仍然由掸族土司们统治,不隶属缅甸本部。
1887年6月,南掸邦投降,1888年1月, 英国军队占领了北掸邦,基本上控制了掸邦大部,1890年,英军才越过萨尔温江,征服了掸邦的最后一个地区景栋。
1920年3月,掸邦土司接受了建立掸族联邦的计划。
1922年8月,英属印度政府批准了该计划。掸族联邦由北部掸邦6个地区和南部掸邦35个地区组成,是与缅甸本部同级别的行政区,由总督直接管理。
1925年,改名为掸族联邦行政区,为掸族联邦专员所管辖,专员驻东枝。
1947年,掸邦与缅甸签署彬龙协议。
1948年,共同从英国手中获得了联合独立,是年基于彬龙协议与缅甸组建了缅甸联邦。
1949年,缅甸以驱逐中国国民党残军为名进入掸邦。
1960年,中缅双方协商划分边界线,本着“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精神,本来名义上属于中国的果敢、佤邦、小勐拉、南坎、木姐等地,正式划入缅甸掸邦。
掸邦镇区域图
缅甸地图
牢记历史,落后就要挨打,居安思危,现在的中国一寸不能少,过去的历史都让它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