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区块链:金融新势力
区块链,无疑是2017年最火热的概念了,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其中将区块链与量子通信、类脑计算、虚拟现实、无人驾驶交通工具、基因编辑等,并列为新技术基础研发和前沿布局。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寻求区块链落地解决方案,其中,金融业对区块链尤为追捧,很多人说区块链技术将颠覆金融行业。
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区块链究竟是一项什么技术,被认为具有颠覆力量?与其从晦涩的技术语言下定义开始,不妨先从一个“故事”讲起。这其实也是一个经典的“拜占庭将军问题”。
拜占庭帝国共有10支军队进攻一个敌国,因敌方兵力强大,如果各自为政进攻,无法取胜甚至会被敌人各个击破。问题是,多名将军彼此互不信任,同时也存在军中叛徒泄密的风险,因此10支军队无法保证进攻时间的一致性。
按传统方式,如果每个将军都向其他9个将军派出一名信使,那么每个将军都会收到9条回复信息,总体有90次信息传输,而且每一封信可能都约定不同的进攻时间。因此,这样的数据通信系统变为攻击时间矛盾、决策也不可靠的混合体。
于是,数学家设计了一套算法,让将军们在接到上一位将军的信息之后,加上表示自己意见的签名印信,再转给除自己之外的其他将军,如此一来形成一整个信息模块,10支军队也构成了“区块链”。如有5支以上军队同意某一时间,就可最终达成共识、取得一致。
因此,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何宝宏认为,
在典型的区块链(blockchain)系统中,数据以“区块(block)”为单位产生和存储,并按照时间顺序连成链式(chain)结构,所有节点共同参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验证、存储和维护,新区块的创建则需全网超过半数节点的确认,并向各节点“广播”,实现全网同步,之后就不能更改或删除。
其实,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解决信任问题、降低信任成本的信息技术方案。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取缔传统的信任中介,颠覆传统上存在了几千年的中心化旧模式,在不需要中心化信任中介的情况下,解决陌生人间的信任问题,大幅降低信任成本。
区块链是一项社会技术
2015年起,国内开始把目光转向区块链,大众对其关注度开始上升,相关的区块链创业公司数量增长速度很快。但到目前为止,区块链最火的应用恐怕还要算是比特币,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还远远谈不上普及。
同济大学金融科技(苏州)研究院院长马小峰表示:
距离出现一个广泛的社会化区块链应用还需要时间,市面上出现的产品大多是某些企业小规模的场景应用,例如分布科技与法大合作推出的“法链”、北大荒推出的区块链+粮食供应链、甚至以太碳币电子钱包等应用,这些项目整体的行业影响力还是比较弱,区块链行业亟待出现突破性应用,把整个行业往前推一步。
可以说,一项新技术的扩展和社会化应用主要经历创新、早期应用者、应用人群、后期采用、迟缓使用几个阶段。马小峰表示,“区块链正处于能否跨过创新链的阶段,从这一角度来说,区块链需要有行业和生态的发展”。他认为,“区块链是一项社会技术,它必然要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区块链独有的分布式信任机制打破传统中心化社会运行模式,实现无中介的价值流动,有望构建一个能够改变商业交易和互动的价值网络。
6月8日,同济大学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研究中心和苏州市政府、发改委共同主办的2017区块链金融高峰论坛(苏州)将公布一系列成果,包括推出区块链测评服务、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成员共同进行区块链技术研发等环节;一些标杆性的应用项目,比如扶贫、供应链金融等方面的应用都会陆续发布。
金融的另一种可能
日前,西班牙国际银行有限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前后,如果全世界的银行内部都使用区块链技术,其大概每年能节省成本200亿美元。这组数据足以说明区块链技术给传统金融领域带来的巨大变革和挑战。
“区块链的技术特点使其具有如下优势:
一是分布式
即账本能够分散在整个互联网上,而不是记在一家公司或者一个单位的数据库里面。任何一个或几个节点受到攻击,都不会影响整个账本的安全;
二是去中心化
“区块链的分布式并不是一般的分布式,而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并解决中心信用的问题。”中国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理事长徐明星说。
据徐明星介绍:
“目前,现行金融体系的账本是中心化账本,需要各自记录。譬如,央行的账本由央行记录,商业银行的账本商业银行记录,各P2P公司的账本也是由自己来记。这种情况下,记账权利人的公信力需要足够大。但是,如果记账主体的公信力不够,如e租宝融到的资金并没有按其公示的用途使用。这就是中心化账本所带来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涛认为,利用金融科技做金融,需突出“服务实体经济”。金融科技可能使得金融与非金融的边界进一步模糊,但无论怎样,金融运行的底线不能突破,相应的穿透式、功能式监管体系也需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