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富人靠科技,穷人靠变异!
——《爱情公寓第四季》
坤鹏论:美国股市风云200年 从中我们学到了什么(一)
坤鹏论:美国股市风云200年 从中我们学到了什么(二)
坤鹏论:美国股市风云200年 从中我们学到了什么(三)
六、回归价值后的漂亮50潮
1.70年代的美国经济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经济并不太美妙,在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黄金发展期后,经济开始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
70年代到80年代初,美国经济的显著特点是低速增长和结构性经济危机相交织。
1971年~1973年是低速增长。
1973年11月~1975年3月是战后美国第六次经济危机。
1975年4月~1980年初则是经济滞胀。
1980年2月~1982年12月又爆发了战后美国第七次经济危机。
70年代结束了美国历史上第二个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为什么会出现60年代和70年代这样的增长落差,坤鹏论认为,美国这个以科技不断推动的国家,70年代之前的新技术已经普及到千万家,而微电子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远地太空的航天技术及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新兴特种合成材料工程等高技术群体都面临突破,这些新成果、新工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要形成有力的经济效益还需要时间,尚不能取代处于衰落中的传统工业,同时,那些夕阳工业运用新技术进行改造也需要时间。
这种新旧交替变化中的调整所表现的停滞现象,和仅仅由于传统的原因而产生的周期危机有所不同。
它既是一种危机,又是一个机遇,既有危机感又有转机感,虽非末日来临,却强化了紧迫感。
2.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漂亮50
首先,进入70年代后,美国股民数量达到了历史新高,1970年夏天,纽约股票交易所骄傲地公布了一项调查,美国股民到达3000万啦!
而1929年经济繁荣的顶峰,才只有400万~500万美国人参与股市。
20世纪60年代股市的三大狂潮让“跟风”投资者在经历了账户上数字大涨之后,又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股市大崩盘中切肤了实际财富的大缩水。
在无数次“血”的教训后,70年代,见过大风大浪的投资者开始回归理性和稳健的投资原则。
就像是人在自己一生中所要经历的不同时期一样,华尔街也在经历着不同的成长过程。
60年代的华尔街就像是一个风风火火、敢闯敢拼却没太多经验、在生活的磨练中摔了不少跟头的青年人,70年代的华尔街则是一位在吃了不少苦头后慢慢成长成熟起来的、稳重的中年人。
60年代末70年代初纽约股市的大崩盘,使得道琼斯指数在一年半的时间内狂跌200多点,而概念股投资者的损失远远高于市场平均值。
吃了亏的投资者开始变得小心翼翼,以往被推崇的只注重投资者心理的潮流理论被慢慢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以市盈率为核心、以未来现金流预测分析为基础的公司价值理论。
同时,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历史、发展前景也被纳入到投资者的分析中,分析的维度越多,对公司的了解越透彻,买股票的本质是买公司。
普通的中小散户更被吓怕了,财富一夜蒸发,股市泡沫破裂也让他们看清了一些机构囤积股票、哄抬股价的伎俩,所以在选择交易商、基金经理时,“可靠”成了首要条件。
所以,那时候的基金经理都会宣传自己的谨慎态度来博得投资者的偏好,从而获得更多资金来源。
70年代追求稳妥成了市场的关键词,所以也有人将其称为“中年人时代”。
“熊市看巴菲特”这句名言再次灵验,价值投资开始回归,20世纪70年代,华尔街的专业投资者们发誓要回归理性,于是蓝筹股开始流行。
人们认为,蓝筹公司不会像60年代投机者青睐的那些公司,它们不会倒闭,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是最安全的,买了它们,就可以一边打着高尔夫球,一边等着实现长期回报。
在这些早期的成长股中,机构投资者最钟爱的大概有40多只股票,它们的名字家喻户晓,比如:IBM、施乐、雅芳、柯达、麦当劳、迪士尼等,这些股票被称为“漂亮50”。
漂亮50所涵盖的股票的市值都很大,任何一个投资者大规模地买卖也不会导致其价格波动,由于大多数机构投资者认识到,选择最合适的时机购买股票根本不太可能,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底,所以这些股票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正中下怀,即使你买入的价格处于暂时的高位,也不用担心,它们都属于成长性股票,迟早会赚回来。
另外,这些股票完全可以当传家宝,永远也不用将它们抛售。
当时,人们将这类股票称为一次性抉择股(英文为one decision),也就是你下决心买入了,你对股票的管理就结束了,不必再为其操心了。
当时的投资者普遍认为,漂亮50的股票的安全边际超高,它们是如此大名鼎鼎,除非它们倒闭,否则你决不会亏本,即使万一倒闭了,它们的资产雄厚,不会亏到血本无归。
其实从本质上讲,漂亮50应该是一种alpha选股模式,也就是从各个行业中挑选出竞争力最强的一批公司,认为它们的长期增长会超越行业增速,获得超额收益。
20世纪70年代特殊的投资者心理背景下,投资蓝筹股被认为是最简单、最省劲的投资策略。
一些大的养老基金、保险公司、银行信托基金也开始投资这50只一次性抉择的成长型股票。
不知不觉中,一场蓝筹股投机开始了,股价很快达到了不可思议的高度。
比如在1972年时,迪士尼的市盈率是76,索尼是92,惠普是65,完全是所谓的市梦率。
因为通常情况下,它们也只有二三十倍的市盈率。
在当时这近50只蓝筹股的平均市盈率为42.7倍,是市场平均值的两倍还多。
那时候,被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是,以时尚产品为主的雅芳公司的股票市值竟然超过了当时美国所有钢铁公司的市值。
但是,没有一个大规模的公司会永远处于增长状态,它们的增长率根本支撑不了如此高的市盈率。而这些数字一样是公众的幻觉和人群的疯狂造成的,幻觉就是:公司业绩如此之好,付任何代价都无所谓;股价的一路飙升总会让自己获得巨大收益。
在某种程度上讲,漂亮50慢慢演变成了一种新的“概念”行情,在1972年达到高潮,特别是在70年代美国股市有所衰退、其他股票开始走低的时候,这些蓝筹股“一路高歌”向上疯涨。
当时《福布斯》杂志曾这样评价道:“什么支持了‘漂亮50’的高涨,是流行的错觉,是公众的错觉!”
乐极就会生悲,这是股市亘古不变的真理,和所有投资热潮一样,漂亮50种股票狂潮最终还是被划上了句号。
在经过1972年的高峰期后,蓝筹股价格开始直线下降,公司的问题也不断出现。
比如:
当时的石油禁运使迪士尼因缺乏原油供给而受重创,也影响了它对迪士尼乐园的投资;
宝丽来则受到新型相机生产障碍的打击,股价下跌到石沉大海;
一本杂志的封面讽刺故事让雅芳股价6个月内跌了50%;
索尼等公司的市盈率曾一度降到十几倍,不足最高时的四分之一。
基金经理们二话不说,立即将手中持有的漂亮50股票抛得一干二净,这又加剧了蓝筹股的下跌,紧接着又引起了市场新一轮的大跌。
1972年,标准普尔指数还有近20%的上涨,但就只是1973年一年,该指数就下跌了近15%,到了1974年更是达到26%的跌幅。
1973年~1974年的崩盘,导致了近一半财富人间蒸发,市场此后步入长达10年的大熊市,是美国股市继1929年股市崩盘之后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次熊市,也被戏称为“熊市之母”。
而从接下来1973到1979年的大熊市里,大部分漂亮50公司都大幅跑输市场。
比如漂亮50中的龙头股IBM(当初的代号是 IBuy Money )股价在那段时间下跌了21% ,跑输市场13个点。这个还是好的,像零售龙头杰西潘尼下跌了71% ,跑输市场68个点。只有两大油服巨头斯伦贝谢和哈里伯顿取得了79%~239%的涨幅。
漂亮50在这个6年的熊市中,整体下跌了23% ,跑输市场15%。
不过,如果回头看当时漂亮50成分股的列表,你会惊奇的发现, 60年代时机构投资者的眼光还是非常犀利的。
这50家公司大部分今天还存活着,而且依然是全世界在他们这个领域最牛的公司。
也就是说, 60年代选出来的漂亮50让投资者最后吃药的概率并不高,这些公司中出现地雷,以及停止增长的公司并不多。
造成他们下跌的最大原因还是过高的估值,这也让这些公司通过很长时间的跑输来消化高估值。而之后,在1982年开始的美国最大一波牛市中(指数从1000点上涨到了10000点以上),漂亮50公司依然是这波牛市中的生力军。
从公司层面上分析,漂亮50代表的就是一类传统的以消费为导向的龙头企业,而且它们的关键制胜法宝是全球化战略+品牌化经营,从而实现了业绩长期稳健增长。
在长期发展中,这些公司通过核心产品和服务获得了大量忠实消费者,并在不断的创新和国际化扩张过程中,获得新的消费群体的认同。
对比其他消费类公司看,更具扩张能力的漂亮50们,具有中低消费的广大消费群体和深加工的能力,使得公司在中低端消费市场上仍然能够获得足够的利润水平。
所以,70年代这次的蓝筹股热潮,错不在公司,因为在1980年购买同样股票的投资者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内也得到了超过市场平均回报率的利润,那年这些股票的市盈率回归到了20倍以内。
问题主要是投资者在后期都摇身变成投机者,对股票的理性分析不足,漂亮50只是股市中的一部分,却吸引了几乎股市全部资金的追逐。
本质上看,都是人性贪婪惹的祸。
中国近些年,也在不断寻找我们的漂亮50,因为股票选择完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也就出现了N多版本的中国股市漂亮50名单,比如:上证50、央视50、高盛漂亮50、MSCI CHINA A50等,就连李大霄老师都在去年喊出了“漂亮牛”。
坤鹏论也找来每家的名单看了看,总体感觉因为中国的好企业太少,所以有不少是凑数而成,建议各位老铁,还是坚持价值投资原则,不要迷信权威,自己亲自去挑选自己的漂亮50,或者是漂亮5、漂亮10。
七、呼啸而来的80年代
1.里根拯救美国,“三白”全世界
“作为个人,你们和我可以靠借贷过一种入不敷出的生活,然后只能维持一段有限的时期,我们怎么可以认为,作为一个国家整体,我们就不应受到同样的约束呢?……政府能够而且必须提供机会,而不是扼杀机会,它能够而且必须促进生产力,而不是抑制生产力……就目前的危机而言,政府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
——罗纳德·里根就职演讲
70年代的滞胀让美国的总统很头疼,里根的前任卡特为了刺激经济坚持采取凯恩斯的策略,也就是始终执行财政扩张,结果经济没有好转,通货膨胀却已经达到了13.5%。
美国也因此引发了非常严重的失业现象,1983年失业率甚至达到二战以来创记录的10.8%的最高值。
对外贸易逆差也创下364亿美元的新记录,出口值从1981年第二季度到1983年第二季度下降19.8%。
1980年,美国经济衰退迹象明显,人们已经意识到之所以通胀高达两位数,完全是因为联邦政府滥用财政手段,要知道,财政政策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无论怎么刺激经济,这个世界上的钱总是有数的。政府花了,民间投资必须萎缩,天下之财必有定数,不在官,便在民。
里根没有让世界失望。
他信奉的是供给学派经济学,思想很简单,通过总供给曲线右移,通货膨胀和失业能够同时清除。大规模的一般税赋削减会使企业家阶层减少对赋税的反感,并使他们真实收入的更大比例进入征收范围,因而提高税收收入;同时,当工人知道减税后自己拿到手的钱变多了,他们将会被诱使增加努力程度和自信水平。
里根希望这项附加行动,通过凯恩斯主义的乘数过程,将失业人员重新送回工作岗位,将长期的福利情况正常运转。
1981年2月,里根向国会提出自己的经济复苏方案,简单来说有如下三条:
第一,减税;第二,降低社会公共开支,砍掉财政预算;第三,放松政府管制。
但复苏方案刚颁布,美国经济又给里根上了生动的一课:
1981年4月,一季度美国就有5100家工商企业倒闭,财政赤字不断增加,7月开始,美国出现了战后最高的失业率。
历史教材总结道,里根上台后为了恢复信心始终致力于降低税收、削减财政支出,甚至执行了美国“史上最大规模减税”,最终使美国经济起死回生。
但是,真相并非如此!
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不可能永远入不敷出,长此以往必国将不国。
奇怪的是,里根居然没捅什么篓子出来。
因为,他发现了一个新的发财渠道——利用海外资金和商品提高美国人的福利。
1982年开始,美国贸易赤字巨幅攀升,1982年~1987年,年均赤字在千亿以上,最高年份达到了1500亿美元。
用直白的话讲,从这个时候起,美国开始白吃、白喝、白用全世界人民的劳动成果。
有老铁说了,凭什么全世界让你“三白”呢!
因为,美国人向世界出售他们的智慧。
他们的智慧就是创新优势,就是全新产业、全新产品的技术优势。
经过几个世纪的成长,美国不仅积累了庞大的财富,更聚集了世界上最强大的人力资本,所以,几乎在每一个领域美国都能领导世界,凭借这种创新优势,美国打造了以它为核心的世界产业链,正因为核心技术几乎全部由它掌控,所以美国总能吃到产业链最丰厚的利润。
当时,美国大举海外投资,在世界各地,它往往凭借自己高科技实现四两拨千金的效果,实际资金投入没多少,但利润却占得很多,每年美国的海外投资弥补了财政赤字,高利率和强势美元政策使得汇价连续上升,维持了稳定的外资流入。
同时,要想吸引全球的资金,就必须领导全球的创新,为此里根放出了放松管制这个大招。
管制越少,留给资本的利润空间越大,只有资本任意妄为,金钱才可能激发最有效率的创新,资金才能流动到最有效率的产业(当然,也可能搞出个世界经济危机。)。
美国本来就是世界上市场管理最少的国家之一,里根新政的重点又是放松联邦政府对国家经济干预,要“清除繁琐的、不合理而且无意义的管理制度”:里根上台后立即暂停所有新的联邦行政政审审批职能,1981年3月成立“撤销和放宽管理的总统特别小组”,专门审查现有规章制度、法律和条例。
得益于里根,新大陆再次获得了创新空间,引领了微电子革命浪潮,虽然当时日本在这些领域的科技实力已经公认不弱于美国,但语言优势让新兴产业再次在新大陆中获得生命。
在里根第二任期内,除信息产业外,新型材料、生物工程、光导纤维、激光、宇航、核聚变海洋工程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制造等传统行业退出国民经济主体。
而那些传统产业,美国陆续将非核心部门转移到海外,比如:劳动密集型产业,毕竟休力怎么也干不过机械的力量。
1985年,里根第二次当选总统,他骄傲表示美国“比过去更加强大”,“一个工业巨人得到了新生”。
他并不是吹牛,1984年美国创出6.9%的高速增长记录(33年来的峰值),1982年~1984年通胀率仅为3.9%(17年来的波谷),失业率下降至7.1%。
都说,上帝是公平的,里根的手段并非全无瑕疵,创新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创新一旦衰退......
而且,里根的债务逻辑只要开始,就很难停止,而其后任谁也不愿意为前任总统欠的账买单,于是后面的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无一不是沿着这个思路走下去。
里根离任时,美国国债高达2.6万亿美元,外债高达4000亿美元,美国生生从世界第一债权国变成了第一债务国。
也是里根执政这8年,美国公民开始欠债消费,信用卡不断增加,家庭储蓄在1987年下降到3.8%以下,创造了1947年以来的记录。
所以,有人说2007年全球金融海啸是里根埋下的种子,布什父子和克林顿耕耘,最后奥巴马来收摊。
但里根也向人们揭示了一个最朴素的真理,欠钱的才是大爷,欠大钱的你还得贡着!
坤鹏论之所以写了这么多里根的内容,其实是让大家明白,80年代美国股市内在的大逻辑。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美国不管怎么换总统,他们都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一直是其基本国策,唯有不断保持智慧优势,才能靠输出智慧牢牢占据住金字塔的顶端。
2.新股投机热
1981年~1983年是一个谈股色变的年代。
人们宁愿谈论地震或葬礼,也不愿意提及股票。
但随着里根新政的不断实施,一切开始改变。
都说鼓励什么,什么就会火,这是个浅显的道理。
1983年前半年,美国股市高科技新股的发行,几乎是1960年的翻版,只不过涉及的领域增加了生物技术和微电子行业,疯狂程度远超1960年。
整个1983年,新股的发行总额远远超过了此前10年新股发行的总和。
股票的初始发行是投资者最热衷的事情,这叫打新,只要你能以初始发行价买入股票,你就赢定了,因为股价肯定会在上市后飙升。
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是一家从事个人机器人制造的朝阳型企业——安德鲁机器人公司,虽然听名字带机器人,但它只不过是计划制造一条生产机器人的生产线,注意,是计划!
其实这家公司的产品开发还没有完成,计划书中的明显技术障碍能不能克服也不清楚,更严重的是,关键的应用软件都没有开发,计划书也表示,早期的机器人原型做不到客户界面友好。
本来这样公司的盘子不到1亿,也就是个小盘股,但它的股票承销商却是大名鼎鼎的美林证券,结果一下子牛了。
在新股投机热潮开始后,除了像财富系统、特效影像和滚球国际这样名字玄乎的公司外,一些普通行业的企业也受到了市场追捧,比如:一家叫“精美艺术品收购有限公司”,它的主营业务是收集和出售精美字画和雕塑的复制品,该公司的主要资产之一是一组美国女演员、作家、模特和“Calvin Klein jeans”创始人——波姬·小丝的裸体相册。
她是八十年代美丽的象征,被好莱坞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她美丽性感,时而清纯,时而妖艳,无数男人都沉迷在她的石榴裙下。 她,就是波姬·小丝!
也不知道是因为波姬·小丝,还是什么其他原因,这家公司被投资者认为相当具有“潜质”,而被追捧。
有人说,新股投机热可能是被一家叫默罕默德·阿里国际公司的股票发行给刺破的。
因为投资者发现拳王本人抵制住了诱惑,对以其名字命名的股票一股不买时,投资者开始怀疑自己上当了,于是倒霉的事终于发生了,小盘股股价整体滑坡,新股价格下跌尤其剧烈,一年不到,许多投资者损失超过80%,甚至是90%。
后来有家投资机构对1983年到1988年超过1000只初次发行的普通股业绩进行调研,其结论是三分之二的股票表现低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涨幅,所以投资者最好谨慎对待新股发行。
3.概念股卷土重来:生物技术泡沫
80年代,生物技术产业一度火爆,当时该产业宣称,可以制造包括治癌新药在内的一系列产品,还可以通过基因改良使蔬菜水果变得更好吃、更有营养。
1984年1月《商业周刊》封面故事《生物技术时代的来临》,促成了这场投机热的升温,该杂志宣布:“最基本的问题——这项技术现实吗——已经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它还报道说,生物技术革命如同电脑技术革命一样,基因嫁接的速度已远远超过了最为乐观的预期,并促成了生物技术产品销量的直线上升。
于是,生物技术公司的股价开始蹿升。
1980年,该行业的旗舰——基因科技一进股市,在开盘的前20分钟,市值就翻了3倍,投资者认为他们是在用初始发行价的价位买进了下一个IBM。
一种抗癌新药——干扰素,成为掀起第一波生物技术狂热的主打产品,分析师们预测,干扰素的销售额到1982年会超过10亿美元,实际上该产品的销售额直到1989年还不到2亿美元。
分析师们进一步预测说,两年后,生物技术企业的收益会出现暴涨,但后来的结果表明,他们的预测一次次的失望。
生物技术股的价格水平很快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水平,60年代,投机成长股只不过按50倍市盈率出售,而在1980年,一些生物科技股的价格却是其每股销售额的50倍。
但是,当时这些公司一般都没有当期盈利,销售额也极少,用以前的任何价格指数工具都无法去衡量它们。
这根本难不倒搞金融的人们,有知名证券公司发明了“产品资产定价”法,这一方法在于对每一家生物公司还处于计划项目中的产品价值进行评估,即使计划中的产品还只处于基因工程师的草图阶段,甚至还只是科学家的一种大胆设想,也就是连根毛都还没影儿呢,评估师都能将该产品的潜在销售额和利润率评估出来,比如销售量可以通过将来该药的预期临床试验指标,预期使用者数量以及假想的高昂价格预测出来,根据处于计划项目中的新产品的总价值,分析师们就有根据找到该公司股票的合理售价。
尽管,谁都知道医药的不确定性非常多,比如:管理机构会不会颁布许可证;市场能不能接受天价药;几家企业同时研制的新药,专利法如何保护......但这些问题在乐观派来说,都不是问题。
8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后期,大多数生物技术公司损失了四分之三的市值,在1987年股灾中,它们大幅下挫,甚至在1988年市场回升时,这些企业还在走下坡路。这个时候,心有余悸的投资者不再相信那些令人兴奋的、高市盈率的股票,而转向投资那些虽然市盈率低,但能支付实实在在的股息的企业的股票。
直到90年代,生物技术股的厄运也没有得到扭转,90年代中期再次出现严重的下跌。
生物科技股指数在1992年到1994年,下降了50%,到90年代中期,整个生物制造业以每年40亿美元的速度亏损。
后来有个分析师在1994年写了一首打油诗,其中有这样几句:
每克隆一段基因就组建一家公司
我们吸引了大量风险资金
风光地发行新股
因为,出售梦想
它根本不需要市盈率
4.1987年股灾
在经历了从1982年开始接近5年的牛市,上涨超过200%之后,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发生了大崩盘。
道琼斯工业指数当天下跌了508点,下跌幅度达到22.6%,这是道琼斯工业指数历史上最大的单日跌幅。
这次美国股票市场的崩盘导致了全球股市的传染性暴跌,世界主要股票市场中,东京的股市下跌幅最小,还是下跌了15.6%,新西兰股市下跌达到 40%,香港股市则被迫关闭。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崩盘由蓝筹股领头,而经统计资料显示,之前的历次大熊市中,绝大多数蓝筹股从未幸免遇难,在股市大崩盘时,很多蓝筹股每每还扮演着领跌暴泄的角色。
所以,在资本市场的惊涛骇浪中,真的没有什么安全岛和避风港,谁都不能例外。
一旦购买了股票,就要承担风险。
1987年的美国股市暴跌非常壮观,并伴随着垃圾债券市场的崩溃、储蓄贷款协会的危机(主要是由于大量投资于垃圾债)和商业银行的短暂困境,经常被人们与1929年的大崩盘相提并论,但它几乎未对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长期的影响,并未造成经济的持续萎缩。
美联储在股市崩盘后,迅速行动起来,宣布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提供紧急准备金给任何需要帮助的银行,避免股市和经济重蹈1929年的覆辙。
公众的信心得以维护,商品和资产价值的紧缩没有出现,1987年的股市危机后来被证明是一次买入的大好机会。
美国股票市场在1989年即创出了历史新高,道琼斯工业指数稳稳地站在2400点之上。
如果从1982年7月股市见底算起,到1991年3月这一个中周期结束为止,美国股票指数共上涨了250.38%。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请您关注本头条号,坤鹏论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头条、雪球、搜狐、网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特约专家或特约专栏作者,目前已累计发表原创文章与问答5000余篇,文章传播被转载量超过500余万次,文章总阅读量近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