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互联网对于社会是极为美好的,但是对于资本家来说纯属祸害。互联网能提高效率,但是有很多东西都是提高效率却降低利润的。互联网会让美国的企业少赚钱而不是多赚钱。 ——查理·芒格
坤鹏论:美国股市风云200年 从中我们学到了什么(一)
坤鹏论:美国股市风云200年 从中我们学到了什么(二)
坤鹏论:美国股市风云200年 从中我们学到了什么(三)
坤鹏论:美国股市风云200年 从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四)
八、兴盛的90年代与互联网狂潮
1.为什么90年代如此兴盛
有人给美国90年代的定义是“兴盛的90年代”。
准确地说,兴盛完全是克林顿带来的,虽然他在任期间搞出了不少门,但能力确实杠杠滴。
1992年克林顿当选为美国总统,1996年,成功连任。
克林顿入主白宫后,他转向增税,作为减少赤字计划的一部分,但他的政治修辞是为了恢复税制结构的“适当”累进程度,或像罗斯福时代呼吁的那样“对富人征收重税”。
增加税收和罗斯福引起1937年的衰退一样是冒险计划。
但克林顿比罗斯福幸运些。
到1998年,联邦预算从60年代算起首次出现了盈余,据一些专家分析称,这里面有和平红利的效果,因为之前冷战时,国防支出庞大,冷战结束后,该支出连年下降,最终恢复常态,为美国节省出了大把的银子。
坤鹏论看到有这样一段总结,挺有趣:
“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帝在老布什总统的领导下四面出击。东制亚洲,西统两德,南征波斯,北破苏联,武功之盛,美帝二百年所未有也。一方面为美帝建立了单极世界的领导地位,赢得了十分安全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多年冷战和东征西讨的军费开支,就快把美帝的家当折腾光了。所以如此威猛的老布什只干了一届总统就被鼠目寸光的美帝人民赶下台,在年轻貌美的克林顿带领下,把工作重心转回国内建设中去。”
克林顿政府贯穿了90年代大部分时间,毫无疑问,历史学家将记住这一时期超凡的经济表现。
在1993年~2000年间,美国取得了过去40年以来最好的经济成就,在2000年,美国经济扩张的时限超过了60年代,创造了增长时间最长的纪录。
在克林顿第二届任期内,美国每年经济增长达到了4.5%,失业率降到了4%,这种水平是1978年汉弗莱-霍金斯立法所确定的国家政策目标,而就在90年代初,经济学家根本无法想象经济会取得这样的硕果。
小知识
汉佛莱-霍金斯是两位美国议员名字并列而来。
美国于1978年颁布了《汉佛莱-霍金斯法案》,要求美联储在制订全面就业的原始政策目标之上,再加入价格稳定政策目标。
这个法案还要求每年2月和7月,美联储主席都要分别向参院的银行委员会和众院的金融委员会作证。
美国国会的这个强制规定初衷是要求美联储主席详细地向议员们汇报经济的现实状况,尤其有关就业和通胀的相关情况。这个听证会陈词和问答部分经常能够为市场参与者预测未来货币政策方向提供线索。
90年代,美国经济取得显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放松管制,这是之前卡特政府和里根政府的功劳,其效果是私营企业百花齐放,再加上科技与资本的强力助攻,使得美国经济更有效率,之后的各届美国政府基本保持了这一政策的延续性。
第二,全球化,从二战以后美国基本走向了自由贸易,出口迅速增长就是自由贸易政策的一大卖点,这不仅使得美国经济扩张进入到了最强劲的阶段,还大大缓解了国内需求快速增长带来的压力,如果没有进口的增加和贸易赤字的上升, 这些压力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和利率的升级。
第三,创新,信息技术的创新在90年代是美国创新的一大亮点,使得它能继续保持世界技术中心的地位不失,在通常意义下,创新是和暴利紧密相联的。
互联网为美国金融市场提供了新的兴奋点,它的迅速普及引起了华尔街的兴趣,像风险投资和IPO这样以往显得神秘的话题已成为普通日常用语的一部分。
随后的股市繁荣既带动了创业潮,增加了就业,同时也对个人财富产生了巨大影响,直接导致了旺盛的消费需求。
90年代“新经济”成为了美国的重要关键词。
这个词最早出现于80年代,90年代更为流行,它是指一个以服务业而非制造业为主导的经济。
1996年,迈克尔·曼德尔在《商业周刊》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新经济的胜利》,该文向人们描述了一种以技术为驱动、高增长、低通货膨胀的经济,他将其命名为“新经济”,尽管许多经济学家对这个概念多少表示怀疑,但它在大众话题中占据了首要位置,大部分美国人民沉浸在“新经济”的幻想中,坚定地相信,这次完全不同了。
90年代,美国有几股独特的力量在汇聚碰撞:
信息技术部门技术进步神速;
计算机除了可以运算还能用来交流信息这一事实得到广泛认可;
一种基于非专利标准的简单、廉价且覆盖面广的计算机网络迅速普及;
美国的轻管制提供了自由宽松的空间,私营企业,甚至是个人都敢于放手一搏;
众多金融机构厉兵秣马,做好了向高科技投资提供资金的准备。
这几股力量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直接导致了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另外,克林顿政府对于互联网的高度重视,也起到了很强烈的助推作用。
因为,自古以来,上行便会下效,上层的榜样作用是无穷的,上层的动向甚至会直接放大影响到全社会。
克林顿政府在很早时候就已经“上网”了。
1993年,克林顿政府还发布了一个行动议程,用以明确描述并实现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梦想。
该议程在当时获得了广泛赞誉,被认为是一个具有远见的技术政策倡议,将同时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政府能够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信息。
这个议程信奉信息技术是一种可行的、具有改革能力的、可以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和政治目标的工具,并认为美国基本上已经成为一个以信息为基础的经济体,而且断定通讯和信息产业具有光明的前景。
克林顿政府设想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将是“一个由通讯网络、计算机、数据库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组成的紧密网络,用户在弹指间就能处理大量信息。”
另外,那时候一直提的是“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这个词几乎很少有人提起,因为当时都认为它不过是整个体系中的小角色而已。
但可能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小角色,在接下来的历史中会搅得世界天翻地覆。
2.90年代后期的互联网热潮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人类总是对新生而又陌生的东西,特别是高科技,寄予更多厚望和幻想。
在互联网刚刚出现时,它的作用被无限夸大,以至被鼓吹到了只要有互联网就没有办不到的事的程度,舆论媒体讨论最多的是互联网的无所不能,尽管那时候吹的牛现在很多已经实现,但在当时,对于许多人来说,犹如梦幻让人心驰神往,比如:
只要有了网络,人们可以不再出门,完全无纸化远程办公;
所有食品及各种生活用品送货到门;
交流不再需要见面,连移动电话都不用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免费地视频沟通;
连旅游等休闲项目都不必本人亲自去而只需在网络中免费享受等。
目前,除了最后一个还未完成实现外,其他早已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平常事。
当然,梦想可能真的会实现,但什么时候实现才是关键,90年代的互联网显然还差得很远很远。
就跟现在的人工智能一样,我们谈论着太多太多有了它以后的幻想,但专家却冷冷地告诉我们,它还是个不会走路的襁褓婴儿。
所以,坤鹏论认为,要实现我们诸多对人工智能的梦想,还需要10多年,甚至是20年吧。
由于互联网的前景被描绘得太完美、太具吸引力,所有人都相信它的潜在价值是无限的,它将带来的巨大效应足以改变整个世界,甚至有人将它描述为“永远增长”的行业。
风险投资的数额也在克林顿时期极速攀升,多数资本都流向了与互联网相关的业务,尤其是在1999年第四季度和2000年第一季度,将近75%的风险资金都投向了.com公司。
而且,从9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互联网用户的数量以每年近两倍的速度增长,人们的亲眼所见,亲身体验,更笃信了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较低的市场进入门槛,众多资金快速涌入其中,尤其是相似产业中的很多中小公司将资金和技术投入转到了利润率较高的互联网,使得这个行业本已激烈的竞争更加残酷。
让我们看看股市是如何青睐这些互联网宠儿的。
当初的亚马逊、谷歌、雅虎等互联网领先企业,股价在一年内翻了近10倍,如此高的收益率吸引了大多数投资者的眼球,人们越来越坚信,互联网必将成为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的最大动力,投资者对互联网的痴迷似乎永无止境。
在这些观念的指引下,在抢占大公司股票不成的情况下,投资者转而盯上了与互联网有关的其他中小企业,巨大的投资需求和刚刚开始兴趣的网络股供应量显然不在一个水平,供需极不均衡必然要引起股价的大幅上升。
一时间,以前一些价值评估标准突然作废了,已经没有人计算市盈率了,因为这些企业多数没有利润,甚至连股价/销售额比率也被人们抛之脑后。
由于人们对这个新行业异常热心,股市中凡是与互联网相关的股票都出现了近乎疯狂的投机热潮。
于是,之前已经被玩烂但每每都那么有奇效的改名风潮再次席卷股市,无论你是做什么的,只要在后面加个“.com”就能转眼身价百倍。
1999年,纳斯达克中有119家公司名字里有“.com”,而在互联网真正普及的2012年,这个数字只有18家。
比如:一家98年开张,做在线机票选座的“互联网企业”——Priceline.com,年收入三千多万美元(卖机票给客户),但买机票也花了三千多万美元(向航空公司采购),建个网站和运营又花了三千多万美元(当年建网站还是高精技术,很贵),为了让航空公司愿意卖他们票还送了大概6000万的股权期权。
就这样一个每收入一块钱要赔出去三块钱的公司,IPO第一天暴涨4倍,市值超过他的上家——包括联合、西南等几家大航空公司加起来的市值!
还有我们著名的中华网——China.com,美国人根本不懂它是干什么的,但最高能到140美元一股,那可是1999年的140美刀呀!
Netcom公司是90年代中期第一家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它是专业的互联网提供商,一年不到,其股价就从发行价16美元涨到了92美元,总市值超过了10亿美元。
但这家公司存在着硬伤,那就是面临着传统电话公司的潜在竞争,后者具有规模效应,能为顾客提供一揽子服务,这样的竞争优势危及着所有互联网提供商的生存,很可能会把网络服务业变成一个低利润的行业。
Netcom的经营策略本身也有一些重大失误,它从一开始就向用户提供人人用得起的低价服务,用户只要每月支付19.95美元就能无限量地享受其服务。
稍有经济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如果使用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用户就会过度使用该服务,而用户拥挤到了一定程度,网络就会崩溃。
Netcom最终还是放弃了低价策略,转而将重点放在商业性服务对象上,不幸的是,公司一直亏损,他们烧钱的速度让人们开始怀疑其生存能力,公司股价迅速跌至8美元。
还有家在网上传播各种电台和电视台节目的公司,之前一直亏钱,1998年,公司采用了改名神术,改为广播.com,由全球知名的摩根·士丹利公司承担主承销商,发行价18美元,上市后股价马上炒到74美元一股,公司市值秒超10亿美元。
1999年1月,该公司的股价进一步上升到300美元,比60年代的电子热还要刺激。
1998年11月中旬,广播.com的增长记录被打破,一家内容提供商——全球.com公司创下了上市首日涨幅的新纪录,该公司属于互联网二三流企业,以9美元价格发行,上市首日最高达到了79美元,最后收在63.5美元,就首日收盘价而言,已经是去年每股收益的357倍。
同时,互联网的火爆也普照到了其他高科技股票,比如:戴尔公司最初上市时1股6.5美元,1998年底涨至3513美元,涨幅638倍。微软因为有着IE浏览器并直接内置在其操作系统中,所以它的股价也较初始价增长了56倍,市值从1986年的7.85亿美元增长到1998年中的2721亿美元,增幅345倍。
随着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们的不断追捧,互联网概念股慢慢真的越来越概念化了。
3.互联网和纳斯达克的相互成就
说到这里,坤鹏论必须要介绍一下纳斯达克交易所,因为它是互联网概念股的主战场,是二十世纪末期和二十一世纪世界最火热的股市。
1971年2月8日,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为了规范混乱的场外交易和为小企业提供融资平台正式运行了纳斯达克交易所。
Nasdaq这个名字是“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挂牌系统”(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iations)的缩写,属于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的全资子公司。
它的特点是收集和发布场外交易非上市股票的证券商报价,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的证券交易市场,现有上市公司总计5400多家。
同时,纳斯达克又是全世界第一个采用电子交易并面向全球的股市,它在5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6万多个计算机销售终端。
纳斯达克对上市公司的要求并不像纽约证券交易所那么严格,它信奉的哲学是:决定一个公司是否满足上市标准的是投资者,而不是纳斯达克。
于是,只要公司有意愿,机构有技术,交易所有台子,投资者有需求,想上就上,唱的漂亮与否,和纳斯达克没有半毛关系。
应该说,纳斯达克成立后一段时间并不起眼,它的起步很大程度归功于高新科技股,而能够有今天如此高的地位,更有赖于90年代互联网股票的神助。
纳指从1990年的100点,到了1998年底的590点,到2000年高点竟然达到了五千出头,加上前面的慢牛,整个90年代的纳斯达克指数走出了整整一代人的长牛!
90年代后期,概念股、不赚钱的新兴高科技公司全部云集纳斯达克,这些公司在美国各高科技领域中所占的市场份额之高相当惊人,1999年时,它们在计算机软件市场上的占有率高达93.9%,制药和生物技术为89.2%,计算机及辅助设备为88.3%,通讯设备为86.6%,半导体为82.7%,通讯服务为62%。
纳斯达克彻底开挂了。
1998年,其交易量高达2020亿股,日均效果量达8.02亿股,世界第一!其交易金额为58000亿美元,仅次于纽约交易所。
1999年1月,它的日交易量按美元计算开始超越纽约交易所,居世界第一位。
1998年底,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有5500多家,远远超过当时纽约交易所的3000多家,股票市值为26000亿美元,约为纽约交易所的29%。
正是借助了高科技、互联网的春风,纳斯达克扩张速度惊人,在1988年到1998年10年间,其股票市场的市值增长了664.3%,其中1998年比1997年增长了44%,交易金额增长了1559.1%,1998年比1997年增长了28%,股票交易量增长了549.5%,1998年比1997年增长23%。
4.互联网女皇
提到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还有一个著名人物不得不提,她就是有着互联网女皇之称的玛丽·米克尔。
互联网发展这么多年,它的世界里从来没有出现过国王,但却一直存在着一位女皇,且只有这一位,她就是玛丽·米克尔,而这个封号是1998年美国财经杂志《巴伦周刊》授予她的。
近三十年来,她一直被视为互联网行业的大预言家诺查丹玛斯,她是最早看到互联网巨大潜力的先驱者,是最早向大众普及互联网公司的推广者,也是最早预见未来发展趋势的预言者。
所以,每年她发布的报告都被互联网人视为行业《圣经》般拜读。
玛丽·米克尔生于1959年,很小就对高尔夫与投资产生了兴趣,中学时代就开始自学投资。
1981年,她获得了印第安纳州迪堡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次年加入了最负盛名的券商美林公司担任股票经纪人。
1986年,她换到了知名投行所罗门兄弟,开始担任分析师负责当时还是新兴领域的科技行业。
1991年,玛丽·米克尔又跳到了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从此开始了其辉煌的科技分析师生涯。
她所负责研究的科技公司如今都已大名鼎鼎,比如:阿里、亚马逊、苹果、戴尔、谷歌、微软等,20年间,她也从普通分析师一直晋升到了摩根士丹利的董事总经理。
也就是刚到摩根士丹利的时候,她在研究分析中发现,软件和网络连接对于改变人们生活沟通方式以及各行业运转方式有着巨大潜力,于是她在华尔街最早开始倡导普及互联网。
1994年,玛丽·米克尔在《纽约时报》看到一篇讲创业公司Mosaic研发浏览器的报道,她立即意识到,这种浏览器可能会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马上她就和Mosaic的两位创始人吉姆·克拉克、马克·安德森取得了联系,并开始不余遗力地帮助Mosaic在华尔街投资者中进行推荐。
Mosaic后来改名为网景,1995年,摩根士丹利成为其IPO的主承销商,并成功上市,为此米克尔付出了极大努力。
网景的上市标志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同时也奠定了米克尔在互联网行业中的地位。
1995年,米克尔还与同事克里斯德普开始发布《互联网报告》,并最早提出了“页面浏览量”等网络类股分析指标,这份报告被投资者视为互联网领域的投资圣经。
1996~1997年,米克尔和摩根士丹利发布了《互联网广告报告》与《互联网零售业报告》,奠定了米克尔互联网领域第一分析师的地位。
同时,因为互联网公司基本没有盈利,所以投资者无法用市盈率等价格指数来评判它们,于是玛丽·米克尔创造了互联网渗透率这个价格指数,并不断在其报告中使用。
与此相类似的概念是市场渗透率,市场渗透率是指销售数量与理论上最大市场比,同样互联网渗透率的分母也是理论上的最大市场。
那时候,互联网女皇报告,相当于一本选股指南,她向投资者推荐的美国在线、戴尔、亚马逊、eBay等公司股票,都很快带来了超过十倍的投资回报。
米克尔在《互联网报告》中有着对互联网发展的诸多神预测,有的几近神准,比如:
2001年互联网泡沫,提出“连接”和“聚集”是互联网未来发展的两大趋势;
2002年预测,电子商务领域将会在未来迅速发展,报告发布半年后的2002年12月,阿里巴巴首次实现全年正向现金流入;
2007年提醒美国在次贷问题上存在风险,结果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
2009年预测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结果一年后,智能手机销量首次超越PC。
5.互联网泡沫破了!
伴随着资本的追捧,也伴随着行业内部发展的不断失衡,互联网经济红红火火地进入到了新千年。
但是,2000年的互联网行业并没有迎来新气象,反倒是遭遇了千年虫的打击。
千年虫的出现给狂热的人们泼了一盆理性水,他们开始意识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还处于初期,很多模式并不成熟,很多问题也没有解决。
1999年~2000年,美联储6次提高利率,宽松的货币开始收紧,现金紧缺,机构和个人都回事从股票回流资金,同时风险投资也因为口袋吃紧,投资越来越谨慎,这就是所谓的资本寒冬。
同时,从2000年开始,因为不赚钱狂烧钱,再加上融不到新钱,资金开始无以为续,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倒闭,人们的狂热快速转变为理性、谨慎,甚至是恐慌。
而屋漏偏逢连阴雨,政府也开始下手整顿过热的互联网经济,科技股领头羊微软在1997年被指控垄断,2000年4月,法院宣称已收集到证据证明到微软的确存在垄断行为,微软面临被拆分的风险。
科技巨头可能陨落的消息加剧了人们对科技股的恐慌心理。
另外,随着2000年3月上市公司年报和季报的陆续披露,人们发现互联网零售业的业绩表现跟之前的预期大相径庭,之前“变大之后就能赚钱”的商业逻辑开始受到质疑,人们开始怀疑之前投入的钱是不是就这样石沉大海了。
各种不好的消息渐渐累积冲击着市场的信心,市场的信心对于科技公司开始动摇。
3月13日,大量对高科技股领头羊(如思科、微软、戴尔等)数十亿美元的卖单集中出现,导致纳斯达克一开盘就从5038点跌到4879点,大规模的批量卖单继续引发了抛售的连锁反应。
仅仅6天时间,纳斯达克就损失了将近900个点,投资者、基金和机构纷纷开始清盘。
媒体再次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早在1999年7月就有媒体这样评论道:
雅虎的单页点击阅读收入一直保持在0.4美分的水平……如果浏览250页网页才能使雅虎获得1美元收入,那么要想获得350亿美元的年收入(一个证明其股价合理的水平),将需要每年8.75万亿次点击,或每天240次亿次点击。如果全世界人口为60亿,那么世界上平均每个人,无论其年龄、语言或上网的方式如何,都必须每天点击雅虎4个页面。
据后来人们总结,真正起到致命一击的是2000年3月20日《巴伦周刊》上刊登了一篇名为《Burning Fast》(互联网公司烧钱存在崩盘风险)的文章。
它基于207家互联网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将会有51家网络公司,现金流面临枯竭,而且股价下行+高管套现+投资风险厌恶上升+市场资金缩减+再融资市场的冷却,多重效应叠加下,这些公司的再融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最终将会面临行业的大洗牌,破产加重组。
这篇文章加剧了市场恐慌,人们终于找到确凿的证据,说明自己并不是瞎担心,于是他们更加坚定地疯狂抛售手中的互联网股票。
随后科技股出现了长达两年的熊途,并拖累美国经济增长快速下滑。
网络经济泡沫的崩溃,在2000年3月到2002年10月间,抹去了科技公司约5万亿美元的市值。
此次大跌中,以收盘点位计,道指30、纳斯达克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分别从2000年最高峰时候的11722点、5048点、1527点下跌至2002年最低谷时候的7702点、1114点、776点,跌幅分别达到34%、78%、49%。
据《远东经济评论》报道,仅2001年一年,美股市值就跌掉约4兆美元,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0%,相当于1987年全球股灾损失的两倍。
美国经济自2000年下半年起增速明显减速,GDP增长率从2000年第二季度的5.6%降到了第三、四季度的2.2%和1%。
这场风波让互联网行业迎来了大洗牌,只有少部分公司,如亚马逊、eBay等在最后生存了下来。
2000年3月24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科技蓝筹思科超过微软和通用电气达到5792亿美元,成为世界股市市值最高的股票,而到2002年9月,市值缩水到原来最高位的10%。
坤鹏论在《美国股市风云200年 从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四)》讲到过,蓝筹股每次暴跌都不会缺席,而且总能起到领头羊的作用,跌得还更加深刻,这一次依然没有例外。
据美林证券公司的统计显示,即使是最被客户喜爱的20只大蓝筹股,到2002年5月底也下跌了36.1%,高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同期跌幅的一倍,也高于纳斯达克指数同期26%的跌幅。
在这次狂潮中一分没投,并承受了投资者和媒体巨大压力的巴菲特,后来在2000年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不无解恨地评价道:
“以前我们见过这样的现象:有些公司市值几百亿,其实一文不值。”
“现在股市中有些公司市值高达100多亿,但它们在现实中连1亿都借不来。当前的现象以前出现过,但从未如此极端,连1920年代都没这么极端,去年,股民越是无知,越是有人从中渔利。”
“将来,人们回过头来看,会发现我们眼前的这一幕不过是一场财富的大规模转移,只有实在的生意才能真正创造财富,现在行行色色的投资者可能觉得自己发了,这和传销是一回事,最早参与的那批人赚大了,实际上根本没创造财富。算上摩擦成本,财富甚至减少了。”
“哪次的大泡沫没破裂?只要参与的人够多,参与的资金够多,一场投机游戏就能玩很长时间,我们能看透这样的把戏,但我们不沾这个东西。”巴菲特的伙伴芒格补充道。
而对于这场泡沫,芒格不无嘲讽地说:“屎蛋就是屎蛋,放进去葡萄干,也还是一堆屎蛋。”
九、价值型和成长型投资并行的2000年代
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美国股市又开始回到价值型投资和成长型投资的怀抱。
同时,曾经在60年代前占据股市90%以上的散户越来越少,这个时期,主要是基金表现的时期。
基金们越来越擅长对价值股、成长股、大盘股、小盘股、国内股、国际股、甚至垃圾股、债券等进行资金配置,使得美国股市持续上涨。
(全文完)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请您关注本头条号,坤鹏论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头条、雪球、搜狐、网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特约专家或特约专栏作者,目前已累计发表原创文章与问答5000余篇,文章传播被转载量超过500余万次,文章总阅读量近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