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在《薤露行》之后,曹操又创作出了千古名篇《蒿里行》,晋朝人崔豹所撰写的《古今注》曾经这样评价曹操的这两首诗“《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为挽歌。”《蒿里行》中的“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两句传诵千年,成为描绘战争带给人民苦难的名篇佳作。从《薤露行》到《蒿里行》诗人曹操是如何转变为军阀曹操的呢?
在乱世之中,最哭最惨的,最能体现乱世萧条的,就是百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写出《薤露行》十年之后,曹操写出了《蒿里行》。
《蒿里行》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蒿”是枯槁的意思,“蒿里”就是死去的枯槁的东西所在的居所,所以从题目上来看,《蒿里行》又是一首挽歌。曹操在《蒿里行》中首先回答了大家所担心的问题,“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关东”在古代指的是函谷关以东,泛指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群凶”指的就是董卓等人。前四句话的意思是关东各郡的豪杰义士们大家像当年周武王讨伐商纣一样,在孟津这个地方集结。又像当年的项羽,刘邦直捣咸阳消灭暴秦一样来横扫董卓的老巢长安,恢复社稷,还政于天子。史书中记载这次重大的军事行动的盟主就是袁绍,副盟主是袁绍的密友曹操,职位是奋武将军。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踌躇”就是犹豫的意思,“雁行”就是大雁的行列,大家都知道大雁在飞行的时候很守规矩,没有一只往前踏一步,绝对不插队,在这里就是指逡巡不前的意思。曹操万万没有想到大家面和心不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等到真正见到董卓大军的时候,还没等到真正交火呢,大家就像大雁一样逡巡不前了,而且更要紧的是自己人先打起来了。大家都有小算盘,都在逡巡不前,那么谁来对付董卓呢?有两个人,一个是风云人物孙坚,也就是孙权的父亲,另一个就是在当时属于名不见经传的曹操,而且曹操和董卓的第一场战役我们称之为汴水之战。
曹操力劝大家出兵进攻董卓,可是在这个情形之下没有人听他的话,于是无奈之下,曹操就发了狠,自己带着自己借来的几千兵马向西独立追击,想杀一杀董卓的威风。当曹操行进到荥阳,汴水一带时,遭遇了董卓的大将徐荣,战争中连曹操自己的战马都阵亡了,而且身中数箭。
诗歌的最后几句是这样说的,“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几句话就是说当讨伐董卓失败之后,不仅曹操遭逢了自己生平第一场败仗,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的灾难也就从此开启了。军阀是不断地发动战争,抢夺地盘,老百姓只能任人宰割,大批地死亡,出现了原野上铺满白骨,千里之内竟然没有人烟的景象。
曹操的《薤露行》和《蒿里行》也非常充分地向我们证明了一点,他把诗史写到了一个高度,为中国的历史做了另一种贡献,用自己的诗成全了历史,也成全了自己,让大家对于曹操有了一个不同于以前的想法。作为一个诗人的曹操能够写出这样连天悯人的诗篇来,是不是和其他的军阀完全不同呢?
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07年,曹操又完成了他的文人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其中两首大家非常熟悉,一首是《观沧海》,一首是《龟虽寿》。这组诗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是因为有两个创新,第一个就是组诗的发明者不是曹操,但是第一次使用组诗的方式来写文人乐府,这是曹操的首创。第二个《观沧海》这首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山水诗。这组诗写在曹操远征乌桓归来的时候,第二年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而且这组诗的好多内容和公元200年发生的官渡之战还藕断丝连。这三件大事每一件都可以改变中国的历史,可是这三件事情又非常敏感的出现在了这组诗中。我们首先从《观沧海》切入: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向东来到了碣石山这个地方,得以登高望远,来远看沧海。碣石山在哪里呢?曹操为什么回来到这里呢?关于碣石山到底在哪里一共有三个不同的版本,第一个版本也是最流行的版本,叫做“昌黎版”,说的是碣石山在河北省昌黎县,这个版本目前为大多数的学者所接受。后来还有一种神秘的“海底版”,说碣石山在河北省乐亭县境内,这座山已经沉入了大海。还有一个升级版,还有人认为碣石山或许在山东,或许在辽宁。
公元200年,爆发了官渡之战,曹操打败了自己的老对手,也曾经是自己密友的袁绍。但是此后的几年内,袁绍的几个儿子依然占据着当时的冀,青,幽,并四州,人口很多,土地也是非常肥沃,所以他的实力依然很强。就因为这个问题,曹操感觉很有压力,所以在204年的时候,曹操决定继续讨伐袁氏家族,袁绍的儿子袁谭被杀,另外两个儿子袁尚和袁熙逃跑了,投奔了与袁绍甚有交情的乌桓部落。乌桓本来是北方游牧民族东胡族的一个分支,活动在今天的辽宁西部,长城北部一带。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东汉政府也就没有办法再官束这些少数民族了,所以乌桓就慢慢发展起来了,仅仅从幽州就掳走了人口十万余户。
在东汉的动乱当中,别的诸侯都在抢夺地盘的时候,袁绍就非常明智的向乌桓抛出了橄榄枝,做了两件大事情。其一,袁绍假借汉献帝的名义,授予了乌桓的头领单于的称号,这相当于给了乌桓王一个名分,在那个年代,这个名分是很重要的,意味着权力以及其他的很多东西。袁绍还学习了好高祖刘邦和亲的政策,把自己宗族的女子许配给乌桓王做妃子。袁绍用最小的代价换取了最大的信任和友谊。
曹操这边就陷入了一种“幸福的忧伤”,“幸福”的是把这几个袁扫的差不多了,但是麻烦也来了,因为他的内部发生了分歧,引发了大的讨论,就是南征还是北伐。有人认为要趁热打铁一鼓作气直捣乌桓,把二袁彻底清理掉。但是还有一派非常谨慎,认为二袁都这样了不必着急,南方还有比二袁更强大的刘表和刘备,如果不赶紧处理掉,会危机到许都。这两派之间打的很热闹。曹操最终采用了大谋士郭嘉的意见,史书上说他是“虚国以征”。第二年的赤壁之战,史书上都没有使用这样的字眼,可见当时曹操远征乌桓的决心。
这场战争远远没有想的那么轻松,差点就被大雨给毁掉。公元207年的五月份,曹操行军到了无终这个地方,也就是现在的天津市蓟县。没想到最好的准备碰上了最坏的情况,天降大雨,洪水暴发,道路都被冲毁了,大军自然是无法前行。正在这个时候,就像当年的官渡之战来了许攸一样,来了一位田畴。田畴为曹操设计了一个新的路线,北出卢龙塞,经河北喜峰口,绕过白檀,最后东指柳城。双方就在今天的白狼山展开了对决,最终曹操赢了。当他撤出柳城的时候还顺便带出了十几万被路走的百姓,应该说是大获全胜。
五月份出发的曹操,九月份撤出柳城,十月份沿辽西走廊返回的时候经过了碣石山。这就是曹操经过碣石的大体经历。曹操站在这无所不能,无所不容的大海面前,感觉到大海是他的一个知己,壮志已在我胸。曹操的志向是什么呢?
曹操在年轻的时候就表述过自己的志向,写过一首叫做《度关山》的诗,专门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天地间,人为贵。立君牧民,为之轨则。车辙马迹,经纬四极。黜陟幽明,黎庶繁息。於铄贤圣,总统邦域。封建五爵,井田刑狱。有燔丹书,无普赦赎。皋陶甫侯,何有失职?嗟哉后世,改制易律。劳民为君,役赋其力。舜漆食器,畔者十国,不及唐尧,采椽不斫。世叹伯夷,欲以厉俗。侈恶之大,俭为共德。许由推让,岂有讼曲?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天地间,人为贵。立君牧民,为之轨则。车辙马迹,经纬四极。”大意是天地之间人是最尊贵的,也是最珍惜的,上天在终生当中设立君王来管理牧养他们,维护人世间的秩序,规划治国的蓝图,凡是他们踪迹所到的地方都有着经天纬地的事业。这几句话就道出了曹操对自己的自我要求,而且他还说“兼爱尚同,疏者为戚”,也就是说人人互相爱护,社会平等,疏远 的人也成为亲近的人。我们都知道简爱,尚同是古代大同社会的标志。曹操的通过这首诗想说他自己定天下,扶社稷,安民众完成名留青史的事业。这个志向确实不同于一般自私自利的军阀。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件事情却把他的志向唤醒了。当时就有很多人看好曹操,并且坚信他有这种能力和志向。“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这里的“玄”是乔玄。当时的曹操乏善可陈,甚至有些事情让人都很失望,《三国志》是这么说的:“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世说新语》中也这样说:“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
还有一个事件也能证明曹操的志向,那就是决裂董卓。我们先讲一个特殊的官职,叫做骁骑校尉,两汉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都叫做骁骑将军。东汉末年的时候,汉灵帝曾经设立了八个校尉,其中包括曹操,来分掌天下的兵权,但是并没有设骁骑校尉这个官职,因为这一官职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可以凌驾于其他校尉之上,可以跨兵种的调度各支军队。这个官职的出现时董卓设置的,董卓设置这个官职是为了拉拢曹操。董卓非常看好曹操,“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但是曹操是如何选择的呢?“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曹操竟然改名换姓,抄小路逃跑了,而且还成为了“讨董联盟”的副盟主,这就有了后来的汴水之战。曹操的原则性是如此之强。
如果我们不看《观沧海》,就很难去梳理曹操的志向,更重要的是,我们也不可能那么真切的接近曹操。
关于曹操先写到这里,欢迎大家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