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更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和创新,它深刻地蕴含着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目标、道路、特点、规律的认知和把握,展现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富有创新性的重要内容,我们需要加以深刻理解和把握。
强起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时代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梦想。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开始了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征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分析和把握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和规律,并对现代性和现代化的本质、过程、路径、目标和规律的科学阐释,构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考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时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阐释得到新拓展,形成了具有新时代创新价值和特点的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在新时代走向新目标的新征程中,深化对这一思想的理解和把握,具有重大时代意义。
马克思深刻地批判资本现代性的本性、结构以及对后资本现代性道路必然性的科学揭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现代思考的原则高度。列宁正式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使命,他在100年前领导发动的十月革命,其重大意义不仅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活生生的制度性现实,而且在批判考茨基教条主义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了一个创新思想:未完成现代化的落后国家,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用苏维埃政权力量开辟出一条不同于资本现代性的另一种现代化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的是更加落后的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更加特殊的国情,如何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来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目标,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立志初心、肩负使命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革命道路。为此,深刻总结自洋务运动以来仁人志士通过现代化路径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屡遭失败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建立自己科学现代化理论的经验基础。毛泽东同志科学分析中国社会特点,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指明了由无产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由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旨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为革命目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才真正明确了中国现代化革命道路,才最终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
邓小平同志开创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质上是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邓小平理论反复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有着不同于西方现代性的特点,聚焦“人民富起来”这一时代主题,明确了由温饱、小康到基本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了脱贫致富,国力大大增强,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二个时代辉煌。邓小平理论也因此成为这一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第二个理论形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时代,同时开辟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是由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决定的。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有信心和有能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使命。站在前所未有的时代高度,站在世界和人类现代化进程坐标系的大格局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过程、目标、规律的把握,都必然达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前所未有的时代高度,其鲜明的时代感、现实感、整体感,所具有的新境界、新视野、新观念都超越以往,具有时代创新特点。因此,新思想开辟新境界,不仅成为中国现代化历史探索的伟大接续和时代思想,更是马克思主义思考现代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原创性特点
党的十九大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三步走”的目标蓝图和基本道路。我们需要聚焦的是,这一目标蓝图集中体现了走自己的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所体现的深刻内涵。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变为现实,这一切均得益于我们党在世界复杂现代性历史语境中开辟的中国道路。
中国现代性进路绝不是西方现代性进路的跨界平移和照搬照抄,而是中国特色现代性的历史体现,具有鲜明的原创性特点。首先,中国特色现代性超越西方资本现代性导致两极分化严重、社会撕裂、阶级冲突后果的关键支点在于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追求目标,以共建、共治、共享为依托,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其次,中国跨越西方依次出场的前现代、启蒙现代、经典现代、后现代和欧洲新现代的历时态分期,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将第一次现代性与第二次现代性综合起来走新的现代性道路,表现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民主化和生态文明的现代化道路。这些都表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就是对世界复杂现代性问题的重写和重新解答,具有原创性的世界历史意义。
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现代化的新选择方案。二战以后,一大批原初殖民地、半殖民地纷纷独立,迫切希望实现民族独立和现代化发展,但是迫于国内国际的局势,却难以选择属于自己的道路和方案。一大批西方学者为了招揽他们、继续维系固有的西方霸权体系,按照西方早年现代化经验蓝本炮制出一套所谓“发展理论”或“现代化”理论和方案,来诱导这些国家走西方新自由主义现代化道路,用以对抗、抵制社会主义现代化。但是,现实的境况是,照抄西方现代化经典特别是以“华盛顿共识”为标识的新自由主义现代化方案,发展中国家却在实践上屡遭失败。例如,信奉“拉美共识”的拉美国家陷入“拉美陷阱”;秉持欧洲价值观的部分中东欧国家陷入“欧债危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一枝独秀,展现出勃勃生机和辉煌前景,从而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新境界和新特色
党的十九大提出关于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所体现的标准和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彰显了新特色。这一目标代表了170多年来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史上对现代化目标体认的最高智慧,彰显了对世界现代化最新难题解答的中国方案所具有的世界意义,体现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最高成就。中国近代以来对现代化目标的理解也经历了一个艰难探索过程。两次鸦片战争中,西方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古老大门,痛定思痛,张之洞、李鸿章等洋务派对西方现代化标准仅仅作出坚船利炮等“物质器皿”层面的理解,直到甲午战争失败。“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进一步认识到现代化不仅是器物的,更应是制度的,希望推动体制的现代化变革来实现现代化,这一认知延续到清末所谓新政和辛亥革命。然而依然出现张勋复辟、袁世凯称帝等违背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事件,于是“五四”时期一批新文化运动主将们将现代性根源再次推到国民性改造,将目标定格为“民主、科学、道德”。孙中山制定建国大纲,提出了一个资产阶级现代化框架,最终仍然夭折。因此,百余年历史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深刻总结。
我们党对现代化目标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史。在民主革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28年间大多将现代化主要定位于“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科技、国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实践中根据时代发展和人民需要不断提出新的现代化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再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而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体现了中华民族170多年来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强国体认所跨过的历史和思想的进步轨迹。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既凝聚了中国道路的历史经验,更体现了理论与时俱进;体现了从经典现代性进展到中国新现代性,更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境界。
值得关注的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标准拓展到“美丽中国”,不仅凸显了生态文明目标,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有了更好的对接,更体现了世界和中国现代性历史发展进程中最新追求和最新目标。世界现代性内涵和目标,也经历着启蒙现代、经典现代、后现代和新现代的历程。启蒙现代性虽然彰显了人和理性,但是未免失之抽象。经典现代性的思想虽然在多方面提供了世界第一次现代性的若干探索,具有丰厚的思想资源,但是在总体上只是提供了资本现代性的西方样本。资本现代性显现的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采取的对立、对抗和压榨的态度,遭遇了历史的否定和后现代思想家的深刻批判。后现代的生态中心论对经典现代性增长极限的批判和提倡的生态观念,虽然对人类走向生态文明道路有启迪意义,但是所主张的道路却因其制度枷锁而无法真正得到普遍性认可。欧洲新现代主义者汲取马克思思想的传统,如佩鲁在《新发展观》中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内生的、整体的发展观;哈贝马斯和吉登斯都提出了重建现代性的主张,显现出不同于经典现代的思想,但是也不能完全回答世界复杂现代性难题,更不完全适合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反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不仅回应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高度概括了世界现代化的最新诉求,代表了世界现代化的先进水平,可以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和标准上的投射,体现了其思想的时代性和世界性,更体现了党和国家不忘初心的责任担当和作为世界上负责任大国的时代风采。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1月30日第1342期 作者:任平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