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柏可林 摄
尽管大额存单在门槛和收益上不尽如人意,但在一定程度上,大额存单是目前银行定期存款的替代品。与它相比,理财产品并非银行表内资金,同时也不受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
随着大额存单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程度。存款利率市场化,不仅仅体现在价格的放开上,也体现在与存款相关的替代品的发展上。
6月6日,央行发布了大额存单新政,将《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5〕第13号公布)(下称《办法》)中的第六条“个人投资人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30万元”修改为“个人投资人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20万元”。新标准自2016年6月6日起施行。
央行强调,此次大幅降低了个人投资者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是为了推进大额存单业务发展,拓宽个人金融资产投资渠道,增强商业银行主动负债能力。
个人认购市场陷窘境
所谓大额存单,是指由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面向个人、非金融企业、机关团体等发行的一种大额存款凭证,也是一种银行发给存款人按一定期限和约定利率计算,到期前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流通转让的证券化存款凭证。中国的大额存单以人民币计价,个人和企业可通过银行营业网点、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方式进行购买。
和一般存单相比,大额存单在到期之前可以转让,也可以抵押。换句话说,它不仅比同期限定期存款利率高,还有流动性,变现能力强。在美国,银行业主要是通过CD即大额存单进行主动负债。对于美国居民来说,大额存单投资是一种常见的替代储蓄的投资品种,居民个人可以在银行柜台根据银行挂牌利率和期限,进行不同期限和收益的选择。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曾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大额存单为利率市场化,以及如何发现利率走廊的合理的利率水平提供了解决方法。如果只有长期贷款,没有这种吸进大额存款的短期业务,会使得长短利率的匹配缺乏利率的发现机制。
中国的大额存单自2015年6月15日正式推出,包括中、农、工、建、交、招行在内的多家银行都陆续加入了发行大额存单的阵营,产品期限也越来越丰富,发行量也在不断增加。据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在今年3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有90多家银行宣布了总计5.7万亿元的大额存单发行计划,高于2015年全年的5.4万亿元总额。
然而,尽管多家银行都推出了大额存单产品,发行规模也有所增长,但普通储户似乎并不买账。市场消息称,兴业银行(行情601166,买入)广州分行在刚推出大额存单的时候,该行广州分行辖内地区大额存单的体量能达到30亿-50亿左右,但是目前的存量已不到10亿。
但多家银行网点的工作人员都表示,“大额存单的销售比较冷清,很少普通储户咨询大额存单的业务,一般是企业、机构等单位客户办理则比较积极。”
“来我们银行认购大额存单的投资者一般会选择3年期或5年期的大额存单,因为期限较长的大额存单利率更高,比得上,甚至是超过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鄞州银行董事会办公室主任游春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因大额存单的发行机构——“银行”信用可靠,所以个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不是风险而是收益率。大额存单的收益率比较低,所以对个人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大。
一般情况下大额存单的利率都是基准利率上浮30%到40%,相比其他的投资产品收益并不占优势。“大额存单仅仅是流动性保障的产品而不是一个理财的工具,收益比较低,而且大额存单的产品具有一定的门槛条件,所以市场不青睐这种高门槛低收益的理财产品。”孙立坚指出。
难破市场清冷局面
此次央行降低认购门槛并非相关机构首次为提升大额存单业所做的努力。在今年3月,中国银行(行情601988,买入)发售2016年第一期个人大额存单时,同步推出了转让功能。这意味着客户可以在大额存单到期前将其转手变现,减少利息损失,大大加强了大额存单产品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
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随着转让功能的开通,大额存单的功能会日渐丰富。未来会有更多银行加入到大额存单的发行队伍,发行频率、密度将进一步加大。在理财产品收益率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大额存单销售会慢慢升温。
然而,目前并未有更多银行跟进“转让”,大额存单的销售依然冷清。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将认购起点骤降至20万元,真的能大幅提振个人认购者的购买热情吗?
融360的理财分析师认为,个人投资者对大额存单产品兴趣不大,原因不仅仅是门槛高、流动性不够,利率趋同化也是硬伤。
就利率而言,大额存单自面世以来,目前大部分银行都较基准利率上浮40%,即使少部分小银行上浮幅度达到50%,一年期利率也只有2.25%,与银行理财、国债、货币基金等稳健类理财产品相比,毫无利率优势。尤其在降息通道之中,大额存单的利率也多次随之下调,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小。
“此次政策的调整,只是稍微降低了投资者的准入门槛,但是20万元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起点仍然不低,相当于三个问题只解决了半个,很难改善大额存单市场冷清的局面。”该分析师进一步指出。
目前的个人认购门槛对投资者来说太高,降低门槛是为了鼓励更多的个人投资者来认购,“30万降至20万没有明显区别,具体效果还要看实施后的观察。”游春表示,“从我作为一个银行从业者的角度来判断,我觉得降低门槛对大额存单的改善或投资群体的增长不会有太大的刺激作用。”
“要提高大额存单对个人投资者的吸引力,除了降低认购门槛,相关机构可以做出更多努力。例如,央行可以更多地考虑如何提高市场活跃度和大额存单的流动性、在交易规则的设定和交易基础设施的完善方面下功夫,让更多的投资者更方便地去交易,让大额存单有更好的流通性。”游春称,“对银行来说,也可以相应地提升大额存单的收益率,这样投资者才有意愿购买。”
个人认购门槛或再降
随着大额存单推出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发行大额存单的阵营,产品期限也越来越丰富。对于银行来说,大额存单为解决银行临时性的资金不足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相对于为拉存款而提高存款利率的融资方式,大额存单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
大额存单虽有诸多优势,但其购买的高起点以及银行理财产品低收益还是使得众多个人投资者望而却步。
本次央行将个人大额存单的认购门槛直接砍掉了1/3,调整幅度不可谓不大。然而,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个人认购门槛还有下降的空间。
交通银行(行情601328,买入)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认为,降低认购门槛主要是出于扩大大额存单市场考虑,因为门槛越高,可参与者越少,而降低门槛可以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在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大额存单起到很好的作用,因为它扩大了利率定价的范围。至于以后门槛会不会进一步降低,主要还是看市场发展状况,大额存单市场规模在这次降低认购门槛后是不是会有增加。
对于个人而言,大额存单应是介于储蓄和理财产品之间的一个品种。民生银行(行情600016,买入)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比照理财产品个人购买5万元起点,目前大额存单20万元起点还可以进一步往下调,以使更多个人投资者可以参与到这个产品上。由于大额存单灵活性要比理财产品高,所以收益率可能要相应低一些。”
游春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个人认购门槛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关键是要怎样定义“大额”。不过,仅仅降低认购门槛的意义不大,如果门槛进一步降低,银行在单张存单的收益率上也可能会做出相应调整。(卫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