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虽然凭借“位高权重”长期在A股市场占据“C位”,但是上市银行因其低估值一直未能“成功出道”。难怪银行粉丝感慨,“你不投我不投,银行何时能出头;你不买我不买,银行破净何时改;你努力我努力,银行就能出奇迹”。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上市银行董监高努力在为自家银行“拉票”和“投票”:截至目前,共有7家上市公司的39位董监高(或其近亲属)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了自家上市银行股票,合计增持195万股,共计斥资3367万元(注:闪电增减持且并未导致持股数量实质性变更的交易行为,以及分红送转均带来的股权增加未做统计),人均投入约86万元,而近半数上市银行董事长去年年薪低于86万元。
7家银行董监高增持 共投入3367万元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共有7家银行董监高出手护盘——进行不等额度的增持,其中,有5家银行的董监高在7月份有所动作。从各家银行董监高参与人数、增持股份数量和所花费的资金来看,江苏银行董监高参与度最高,招商银行出手最阔绰。
从7月9日至7月19日,江苏银行11位董监高联袂增持自家银行股权,合计超过36万股,成交金额合计逾225万元。对比江苏银行的董监高名单可以发现,该行约半数董监高参与了本轮增持,且单人最高投入近31万元。此前,江苏银行曾公告表示,领取薪酬的时任非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监事长、纪委书记自5月24日起6个月内,计划以累计不低于上一年度在本行领取税后薪酬15%的自有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股份金额合计不低于187万元。
7月10日,招商银行监事徐立忠和黄丹分别在二级市场增持该行5万股和4.5万股,成交均价分别为26.81元/股和26.7元/股,投入资金分别为134.05万元、120.15万元。今年5月11日晚间,招行发布公告称,公司10位董监高分别于2018年5月8日至10日期间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A股股票,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人民币29.52元至29.97元。其中,行长兼首席执行官田惠宇买入11万股,常务副行长兼财务负责人李浩买入10万股,10位董监高共计买入85.5万股招行股票,共计斥资2381.69万元。也就是说,今年以来,招商银行董监高合计投入了2635.89万元用于增持。
此外,7月12日晚间,浦发银行发布公告称,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在近两个交易日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A股股票,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人民币9.35元至9.58元。参与增持高管共有6位,合计增持34.85万股,投入资金共计327.71万元。
同样是在7月份,交通银行7位董监高联袂展开二级市场增持,共计增持25万股,平均交易价格为每股5.5元至6.04元,共计投入148.05万元。此外,今年1月份,交通银行曾有监事斥资19.32万元增持了3万股,今年以来,交通银行董监高合计的增持支出为167.37万元。
7月5日,张家港银行监事陆斌本人竞价交易1000股,成交均价为5.85元/股,耗资0.585万元,当日结存股份数量为50.1万股。
平安银行首席财务官项有志以及其子(或其女)项徵今年4月底以来已经共计6次增持平安银行,其中本人增持6000股,家属增持3500股,价格在10.12元/股至10.85元/股之间,共计耗资10.07万元。
此外,无锡银行监事赵汉民1月8日曾增持1000股,花费0.82万元。
如果简单平均7家银行的花费来计算,每位董监高增持耗资逾86万元。《证券日报》记者根据数据统计发现,26家上市银行中,有12家银行董事长2017年年薪低于86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上市银行8月中旬以来开始陆续披露中报,董监高增持也遇到了中报披露“窗口期”的阻碍,部分银行的董监高暂时不能展开二级市场操作直至完成该行业绩披露。
部分投资者点赞 回购呼声依旧强烈
上市银行董监高7月份以来集体出手护盘的背后,银行股估值确实已经严重低估。截至昨日收盘,目前银行类上市公司动态市净率已降至0.61倍至1.53倍之间,16家上市银行“破净”;另有4家上市银行市净率低于1.1倍,面临着“破净”风险。
对于董监高的增持,部分投资者选择在上市银行股吧点赞:“终于有动作了”、“好苗头”、“表明了一种态度”。但是,也有部分投资者担心董监高“资金投入不足”、“对股价的直接拉升作用有限”。
此外,由于近期银行股估值持续低迷,部分投资者对于回购的关注有所提升,在股吧或交易所的互动平台,都有一定比例的投资者询问上市银行是否有意回购。
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直接留言给公司管理层,“强烈要求按银行净资产回购公司股份,提升公司价值,增强投资者的持股信心”;也有投资者希望“分红换回购”并表示,“作为A股蓝筹股之一,为何不借鉴成熟市场上蓝筹公司用股份回购替代部分现金分红,从而达到节约中小投资者税务负担和稳定股价的双赢?”还有投资者直接建议“用利润回购”。
不过,从上市银行的回答来看,至少在目前阶段,回购是大多数公司不会考虑的市值管理方式。有上市银行表示,“商业银行在资本监管方面有特别的要求,所以在回购公司股票上,公司与普通上市公司不同”。还有上市银行在被问及“承诺回购缘何不履行时”解释,“目前,商业银行回购股份涉及债权人公告、注册资本变更核准等一系列法律程序,属于重大无先例事项。本公司已采取持股5%以上的股东增持股票的措施,符合稳定股价预案中履行稳定股价义务要求”。
张家港行:净息差改善驱动业绩加速增长 不良率已经回落至行业平均水平以内
张家港行 002839
研究机构:太平洋 分析师:孙立金 撰写日期:2018-08-17
事件:8月14日,张家港行发布2018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35亿元,同比增长19.20%;实现归母净利润4.12亿元,同比增长17.00%。
利息净收入拉动归母净利润增长。2018年上半年,张家港行营业收入增速大幅提升13.82个百分点至19.2%,归母净利润增速持续上行。上半年张家港行实现归母净利润4.1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0.6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利息净收入为12.7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44亿元,同比增长23.8%,利息净收入增量占归母净利润增量的比重为408%,是归母净利润增长最主要的拉动力。
净息差持续改善,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18年上半年末,张家港行净息差、净利差分别为2.54%、2.35%,较2017年末分别增长21个BP、23个BP,净息差延续了2017年上升的趋势,高于行业平均值2.12%。上半年末,张家港行生息资产收益率、计息负债成本率分别为4.59%、2.16%,较2017年末分别+28个BP、-12个BP。
不良率持续下行,拨备覆盖率提升。2018年上半年,张家港行不良贷款率为1.72%,较2017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二季度末,在商业银行整体不良率较一季度上升0.12个百分点至1.86%的情况下,张家港行不良率呈下降趋势,印证了其资产质量好于行业平均水平且不断优化的态势。上半年末,公司拨备覆盖率为207.11%,较2017年末大幅上升21.51个百分点,且高于同业平均水平178.7%,拨备计提充足,风险抵御能力较强。
投资建议:上半年张家港行受净息差明显提升,不良率持续下行影响,利息净收入增速上升,拉动业绩增长。我们预测18/19年张家港行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3.35%/12.79%,PB为1.13倍/1.07倍,给予“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严监管的政策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
招商银行深度报告:招行零售业务长期竞争优势在哪里
招商银行 600036
研究机构:万联证券 分析师:郭懿 撰写日期:2018-08-01
2008年招商银行零售业务的风险资本回报率仅为9.2%,而2017年招商银行零售业务的风险资本回报率已经提升到了26.4%的较高水平。招商银行零售业务是如何实现飞跃的?对招商银行零售业务结构的进行了分解。金融危机后招商银行零售贷款结构逐步优化,以信用卡和消费贷为代表的高收益的贷款占比持续稳步上升,同期活期存款占比上升22个百分点,但是由于近几年零售存款整体增速不及零售贷款,因此,公司NIM受零售存款成本的制约开始收缩,再加上信用风险成本的提高,使得剔除信用风险成本后的NIM进一步下降。零售中间业务对零售业务的收入贡献提高了6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息差收入的增速放缓。因此,收入端不是风险资本回报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由于持续对成本的压缩,使得过去9年成本的复合增速仅为14%显著低于营业收入23%的增速,因此成本收入比从2008年的70%下降到了2017年的37%,降幅达到33个百分点。综合来看,成本收入比的大幅下降成为招商银行零售业务风险资本回报率提升的主要推动力。
未来通过控制成本收入比释放利润的空间越来越小,零售银行的竞争必将体现在收入端。从收入端的角度分析,招商银行低成本的资金优势预计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但是这种优势可能逐渐弱化;招商银行贷款创新方面走在行业的前列,零售贷款的结构优于其他银行,在未来国内转型的大环境下,更加受益;零售中间业务收入的占比已经超过30%的水平,而且财富管理业务手续费收入的占比已经超过银行业务手续费收入,占比超过50%,受短期监管因素的影响,中间业务收入贡献或有回落。不过国内理财市场规模较大,即便面临短期的监管冲击和新进入者的挑战,只要银行加大金融科技的投入,通过不断产品的创新,仍有可能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优势,并且不断的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来源。
鉴于上述我们对招商银行零售业务的竞争优势分析,以及未来零售业务占比的提升对业绩的贡献度提高。我们将中期的估值假设中,中期增速8.5%,而永续增速在5%。对应的分红率分别为55%和70%。贴现率12%。DDM折现的2018年对应的合理估值为30元,对应的2018年的PB为1.50倍。另外,考虑到潜在的回表压力以及违约率上升的因素影响,我们测算招行目前暂不存在资本缺口。当前招商银行估值动态PB 1.41X,显著高于行业的整体估值水平,也基本隐含了零售业务竞争优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经济下行超预期导致资产质量恶化;监管趋严。
平安银行:手续费增速提升拉动业绩增长 资产质量优于同业平均水平
平安银行 000001
研究机构:太平洋 分析师:孙立金 撰写日期:2018-08-17
事件:8月15日,平安银行发布2018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2.41亿元,同比增长5.9%;实现归母净利润133.72亿元,同比增长6.5%,较2017年末上升3.89个百分点。
手续费净收入拉动净利润增长,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减少反哺利润。2018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133.72亿元,同比增长6.52%。其中,上半年手续费净收入为179.39亿元,同比增长13.91%,增速较一季度末上升8.47个百分点,手续费净收入增量/归母净利润增量的比值高达268%,是归母净利润增加的主要原因;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为222.98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4.18亿元,为归母净利润增长贡献了173%(减值损失增量/归母净利润增量)。
贷款规模增速企稳回升,存款增速连续两个季度增长。上半年末,银行贷款余额为1.79万亿元,同比增长15.83%,增速较一季度末增加1.41个百分点;存款余额为2.08亿元,同比增长8.73%,增速较2017年末上升4.64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末上升2.33个百分点。
不良率持续下行,拨备覆盖率提升。2018年上半年,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8%,较2017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公司拨备覆盖率为175.81%,较2017年末大幅上升24.73个百分点,但是在26家上市银行中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均有所上升。2018年上半年,平安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59%、9.22%,较2017年末分别增长0.39个、0.04个百分点,但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18年3月,平安银行发行260亿元可转债获银监会核准。发行可转债将为平安银行资本回血,提高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18/19年平安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为6.34%/10.09%,PB为0.62倍/0.57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严监管的政策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