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几乎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保险是银行客户购买心理障碍最大的一种产品,而且,这一产品的销售还是银行客户经理占比较大的考核,在一些银行,销售任务的风向标又常变,客户经理也因此经常处在进退两难的角色,为了促成“临门一脚”,很多客户经理反倒太过着急而错失了机会。以下将通过案例,给大家解析在最后的“临门一脚”,如何保持较好的状态,顺水推舟促成交易。
案例:(在以下案例中,笔者都会在各个重要节点处提出问题)
北京X行的理财经理小王常为了卖期缴保险感到头疼,这也是团队中其他人的问题,因此,银行外请培训师进行了一天培训,并且之后还进行了30分钟的一对一辅导。培训的过程中老师讲解了保险的理念和分类,小王和同事们很受鼓舞,在一对一的辅导里,在技巧方面,小王特别提出少儿险该怎么销售的问题。辅导老师建议不要从产品开始谈,而是请小王多询问一下已经购买的客户,总结他们买的原因,然后将老客户的故事讲给新客户听。小王听了茅塞顿开。
在积累了一些这样的真实故事后,小王准备在客户李先生身上做尝试,电话约访中,李先生说周一上午九点半他可以过来,过来换一张金卡,前面小王电话约过李先生几次,都是因为时间紧张李先生无法过来,这次好不容易约到了,所以小王立刻同意了。(请注意这里就出现第1个问题了:小王在约访中同意了周一这个时间,这个时间存在什么风险吗?小王为什么会同意这个时间呢?)小王通过客户档案,知道李先生有一个两岁的儿子,决定借这个机会对少儿险也做一次推荐。
恰逢接近年终,小王和同事们周日也没能休息,一起到一个企业做理财说明会,晚上八点才回到家,打了几场dota越打越精神转眼就到了12点半,不得不睡。周一上午7点半起床,洗漱之后,来不及吃饭,就赶到银行参加早会。(第2个问题:小王的这些经历会对和李先生的约定面谈产生影响吗?)
和往常一样,周一银行比较忙,小王一直在处理各种单子和系统上的行政事务,没想到的是,九点十五,李先生已经到银行了。小王一看,人都来了,但自己还没顾得上给客人拿号呢,感到有点急,不巧的是,两个柜台前,今天人还都比较多。(第3个问题:小王现在见到了李先生,两个人的沟通就要开始,小王沟通的状态,起点是正向的还是负向?)
小王赶紧帮李先生取了一个普通号和一个贵宾号,先排着队,请他坐下喝口水。李先生坐定后,小王解释,说没想到您来这么早。李先生说,因为怕排队时间太长,特意早了点,但是没想到居然还是这么多人,自己是偷着出来的,等下急着回去怕被领导发现。小王一听,看看前面的长队,也不由得内心焦灼(第4个问题:小王此时的状态,是向正向发展,还是负向呢?)。
尴尬中,他想起应该趁这个时候和李先生谈谈少儿险,于是就挤出微笑(第5个问题:小王为什么这时候笑得不自然?),说:“要么,您看现在正在等,我给您看一份我们这儿的少儿险吧,您可以为您儿子考虑考虑。”说完这句话之后,小王感到好像有点说得不太合适,是不是太直接了。(第6个问题:小王的这段话,是最常见的推销情境下的语言,课堂上培训师肯定不会这么教,但是为什么他还是说了呢?)
果然,李先生摇摇头:“噢,保险!整天有人给我和我爱人打电话卖保险,都被我挂了!”小王感到有点沮丧,但不由自主又说出一句:“要么我先给您一个资料看看?”这句话一说,他就后悔了。(第7个问题:为什么还会不由自主说出自己后悔的话?)果然,李先生拒绝了:“不用了,保险这东西没什么用。”小王悻悻然,不知怎么说,李先生这时倒仿佛来了情绪:“而且,那天北京卫视的理财频道上有个专家说了,就是买保险首要也不是给孩子买,还专门放了一个例子,说那属于保险公司的人误导,小王你们银行也卖保险,看来你们也不专业啊。”小王更加窘迫,(第8个问题:小王的窘迫,是因为客户提的反对问题,从理念到专业技术越来越多方面越来越难以应对,为什么客户会涌出这么多负面的“灵感”呢?)
为转移话题,小王对李先生说:“您说得对,李先生,的确是应该大人先买,我们这儿大人的也有,您是想给自己保一点是吗?”(第9个问题:小王的这个提问,是封闭式问题,客户的选择只能够二择一,是或者不是,他在这种情况下会做出什么选择呢?)
李先生摇摇头,“不需要,我单位已经有了单位的保险,社保还有,不需要。”小王彻底崩溃,只好频频请李先生喝水,李先生的水也喝得很难受。
故事先讲到这里,接下来笔者为以上案例做问题分析:
1.现象:案例中标记有9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9个问题的共性是,反映出小王在这次和李先生的销售面谈中处处被动:小王明明准备了话术却说不出来、说话时又常失去自控,明知道会被客户拒绝还是说傻话、未能预防客户反对问题反而激发出客户的情绪。
2.原因与后果:从问题1到问题9,小王被动的状态实是层层递进、一步步发展扩大,前后失误之间互为因果。由于整个交流过程处在应激反应的状态,所以小王并没有发挥出自己的应有水准,多次随机讲出不过脑子的话,在这个案例中,小王只是销售遇到障碍,而在实务中,由于口不择言,常会出现更严重的合规风险,例如错误承诺、忘记KYC里的关键要素等。
3.问题本质与对策:在日常工作中,小王是无数客户经理的缩影,“怎么从学话术转化到会说话?”,是无数客户经理和他们的领导心中的顽疾。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需要改变关注重点,即从关注话术,转到首先关注“销售状态”。
销售状态,指客户经理在和客户的交流中的状态,包括,是否感到自如,是否可以占据“主导”,是否达成了预设目标。这是顾问式销售面谈的核心。
基于对销售状态的重视,顾问式销售面谈有三个特征:
1)从结果出发,经营过程
2)三个要素:为你、决定权给客户、主导权在自己
3)根源:自我经营包括“自我管理+良好沟通”
1)“从结果出发,经营过程。”是指在销售面谈中,必须预先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得到什么信息,在何时推进到何种进度,阶段性达到什么样目标…即带着洞察力去开始一次交流。
在面谈过程中,强调“为你”就是要摆脱下意识地“为我”的冲动,克服推销的本能,在交流中,时刻能站在高处分析自己和客户的行为;所有行为前的第一思维是对于我这样的举动,客户可能会产生什么感受,以做到及时调整,最终给客户良好的体验。
2)“主导权在自己”,是指沟通过程中,顾问的心理定位应处在客户的什么位置。这里面包含两个部分,第一,为减少买卖双方之间天然的对立和误解,销售顾问,需要首先站在客户的旁边、朋友的角度,说出朋友的话,加强亲和;第二,在谈及专业问题时,又必须比客户高一点,能够预先给出各种可能性的方案,供其参考,创造专业的感受,即会出选择题。
朋友和专家的集合体,即是顾问。虽然争取“主导权在自己”,但是“决定权给客户”。银行的交易中,无论是未来的盈利还是损失,客户最终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所以,即使客户经理有再强烈的销售冲动,也不可以替代客户做决定,这是合规的严格要求,这一点不是只体现在认购产品流程中的签字部分,更包括沟通中的语气和感觉。
所以,真正的顾问,是帮助客户并相信客户的。
3)“自我经营”是什么?在上文的案例中,小王出现这种状态:“想笑但是笑不出来,客户来早了,偏又赶上人多的情况”。这不是今天运气不好或者自己的沟通能力不佳,这是前中后的不同节点的状态在互为因果影响着自己的发挥。
作为一名客户经理,有时候会感觉,今天顺了,一切都顺,运气好,今天背了,一切都背,起起伏伏。但在这个现象背后,极为重要却极少有人关注的是,运气背后的可控因素,每一个可控因素都影响着销售状态的起点和转折点。
例如小王和李先生的见面,李先生提前到了,让小王措手不及,如果在李先生到来之前,小王井井有条呢,则可以避免很多随机反应。小王在和李先生见面前的状态本身就未达到最佳状态,主要受到了三个要素影响:休息、早饭以及约定的时间点(周一早上)。小王前一天晚上休息很晚,所以今天早饭没吃;周一上午又很忙!这三个本可掌控的因素,都起到了负面推动,就极大消耗了他的精力。在这个时候,不可控的因素又来了,李先生居然提前15分钟到了…
李先生到了后,和小王面谈的起始点是另一个状态关键点。通常客户经理和客户初见面会遇到两种客户状态:偏正向或偏负向,如果是负向,客户经理必须积极引导,走出负面情绪,如果是正向,客户经理要趁机顺流而上、推动交流温度。在案例中,李先生见到小王时表示时间紧促,有些焦虑,小王听了李先生的解释后,看看排队的人群,内心也焦急起来。此刻,双方都处在负向的情绪里,接下来的交流自然就容易进入一个负循环。如果,这时候小王洞察到李先生的负向状态,但不跟随,而是有意识地调整自己不受影响,主动赋能李先生,会怎么样呢?有没有机会使得双方沟通的走向奔向正循环呢?
综上所述,客户经理的销售状态与“自我经营”息息相关,“自我经营”虽是一个宽泛的范畴,但具体到顾问式销售中,要求客户经理具有洞察力,能够清楚认知销售沟通的前中后各个环节中影响自己状态的关键点,进而主动控制自己、引导客户,掌控局面,保险营销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