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央广网3月23日消息 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于22日至25日在海南博鳌召开。在23日下午举行的以“民营银行起步:生不逢时,还是生逢其时?”为主题的分论坛上,天津金城银行行长吴小平表示,民营银行有两个核心意义,第一是在整个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不管哪个行业,纯民营资本进入的时候都会给行业带来鲶鱼效应,给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第二是民营银行的成立,为银行界提供了成为职业经理人更多的通道,或者说一个通道的选择,这对金融改革和下一步金融发展非常有意义。
以下为吴小平发言实录:
吴小平: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我来的核心目的还是想来学习的,既然来学习,组委会给机会让我们分享一下民营银行的经验,我把一年以来的民营银行经验、体会,把我从国有银行、国有股份制银行到纯民营银行的心理历程跟大家做一个汇报。
民营银行生不逢时和生逢其时,我主张生逢其时,因为民营银行总有一天要生下来的。我在这里工作,特别感谢中央最高决策层在今天果断的决策下来,让前五家民营银行诞生了,后面会陆陆续续诞生一些民营银行。民营银行两个核心的有意义的地方,第一个问题至少纯民营资本来了,资本多元化,今后一起会激起一些活力。在整个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不管哪个行业,纯民营资本进入的时候都会给行业带来鲶鱼效应,给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个意义,这一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了一个概念,职业经理人,金融业要发展良好的职业经理人队伍的打造非常重要。我觉得至少民营银行的成立,为银行界提供了成为职业经理人更多的通道,或者说一个通道的选择,这对金融改革和下一步金融发展非常有意义。
为什么我认为更加生逢其时?除了中央领导集体和国家领导集体做出决策以外我有一个看法,大家对经济下行一直认为是民营银行生逢其时的情况,一是利差在收窄,不良资产在曝露,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我们又面临着大量传统的商业银行的竞争,使我们的生存有更大地压力,发展面临着很多挑战。
有一点我们还是有发展机遇的,我们的GDP是6%-7%,10年以后GDP的发展速度还是这样吗?10年以后再生下来,环境好还是坏?民营银行不可能生存在过去高增长的梦想里,我们要面向未来。这个时机是国家经济增速比较高的时期,国家整体金融风险是可控的时期,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有很多结构调整机遇,有改革发展红利可以把握,所以我认为还是有机遇的,而且这个机遇是大家均等的。
第二个问题,民营企业是什么特色?包括金城银行怎么样?民营银行创立的时候,银监会给民营银行四个方面的定位,小存小贷、大存小贷,公存公贷和区域性存贷,这四个定位。第二,这五家民营银行分两家互联网性质的银行和三家传统性的银行,基本从渠道定位给了一个定位。创立的时候对股东有准入的要求,也做了一些安排,对治理结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这些东西决定了什么?决定了民营银行除了在银监会提出来的,我们自己申报的特色以外,我们要基于特色做实我们的差异化经营。 金城银行创立开业以后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个银行应该怎么经营?
从战略选择来讲。现在战略选择分两步,第一步是活下来,第二步是往前发展。活下来在2-3年,甚至5年是我们的核心,往后走要逐步做出特色。大家知道我们国家金融业改革开放将近30年,所有银行在成长过程中不是诞生那一天就形成了特色,而是经营过程中不断地有特色的。从某个产业链的经营变成全产品经营,然后是国际化经营。
他们开始的时候找一个领域生存下来我觉得我们也是这样。我们要通过一种方式,生成两个问题。还有跟未来新兴业务结合的问题上我们要做得比较好。原来在金城银行大家在网上一搜知道金城银行有产品定位,也有银行的定位,我们想做成互联网化的公司银行,探索在这里就不说了。
从真正的情况来看,实际经营情况我们和上海华瑞银行相比相对比较传统,我们的资产规模、盈利和客户结构,可以在网上查得到,还是比较相象的,下一步会做出特色。民营银行未来会有什么特色?一是互联网化,五家银行会有四家考虑互联网化的问题,其中两家是完全互联网化的银行,我们和华瑞一直在考虑互联网化的问题。
二是创新的推动,我们和华瑞在投贷联动,我们设计出四个投贷联动的产品,我们希望立足于京津冀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服务中小企业,四是我们在收费上比较优惠,定价上,特别存款定价偏高。另外服务速度比较快。
我们的效率,做投贷联动,其他大银行的决策流程比我们刚刚创立的民营银行要低一些,这既是我们的特色,有些东西是我们的长处。我们跟传统银行比还有不足的问题,比如说网点。二是人才,一将难求,普通性人才对我们来说是稀缺的,找到合适的人也很不容易。
三是基础管理体系要花3-5年才能夯实。不管是品牌管理、风险体系建设,包括系统建设,还包括文化融合。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所有银行员工,我们银行来了30家金融机构,200个人来自30多家金融机构,重要的问题是文化融合。文化不融合,不同的银行文化会形成冲突的。所以这是我们薄弱的地方,我们下一步要消化。如果有鲶鱼的话,民营银行发展今后可能会形成鲶鱼效应。
打一个比喻,最近保险公司像华夏保险,有两家保险公司卖万能险的,花3年时候达到1500亿的规模,平安和泰康花了13-14年。就是一个产品,在大资管和互联网开放的平台支持下,他们用3年时间解决传统的寿险公司14年解决的问题。我不知道民营银行会不会有这样的发展态势或基于这样的产品发展,我知道同样有金融机构在这方面已经产生了鲶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