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财经要闻 > 西部利得公募路尽?-利得财富

西部利得公募路尽?-利得财富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日期:

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最新资讯《西部利得公募路尽?-利得财富》主要内容是利得财富,近日,成立满六年的西部利得基金公司祸不单行,踩雷*ST八钢投资失误的负面影响还未消淡,紧接着大股东西部证券半年报的披露,又将西部利得上半年再度亏损的尴尬曝光。,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西部利得公募路尽?

近日,成立满六年的西部利得基金公司祸不单行,踩雷*ST八钢投资失误的负面影响还未消淡,紧接着大股东西部证券半年报的披露,又将西部利得上半年再度亏损的尴尬曝光。早在2014年,西部利得(原纽银梅隆西部基金)就因连年亏损遭遇外资股东抛弃,而今变身内资后西部利得依旧颓势难改,这对于大股东西部证券来说恐也是一种拖累,未来西部利得的公募路该如何走下去,也引起市场人士的探讨。

踩雷*ST八钢遭巨赎

退潮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日前,公募基金二季报的披露,让西部利得旗下产品重仓踩雷*ST八钢,惨遭巨额赎回的事实浮出水面。

二季报数据显示,西部利得踩雷*ST八钢的基金为西部利得成长精选混合型基金,截止到二季度末,该基金持有*ST八钢的比例已占到基金资产净值的47.6%。由此也意味着,西部利得成长精选混合也触发了公募基金投资的“双十约定”,即单只基金持有单一股票市值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

对此,西部利得成长精选混合基金也在二季报中解释称,由于*ST八钢一直停牌,二季度基金又发生大额赎回,股票无法卖出,使得自6月13日起被动超标“双十约定”。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正如西部利得成长精选混合二季报所述,二季度该基金遭遇了大规模的净赎回。二季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西部利得成长精选资产规模仅剩0.53亿元,较一季度末的26.81亿元,净赎回比例高达98.03%。彼时,西部利得成长精选混合已沦为一只迷你基金,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若下半年该基金无申购则极有可能面临清盘危机。

事实上,遭遇净赎回的直接原因,则在于*ST八钢宣布重组失败复牌后个股的大跌,引起了基金净值的大幅回撤。今年6月底*ST八钢宣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7月5日,*ST八钢在复牌后的六个交易日里连续跌停,股价从复牌前的6.06元直接跌至4.46元,跌幅达到26.4%。由此,持股市值比例占基金资产47.6%的西部利得成长精选混合的净值,也同步从1.049元跌到0.932元,跌幅高达12.7%。

连年亏损成拖累

除了受踩雷*ST八钢负面影响外,西部利得今年上半年再度陷入亏损的现实恐也让公司雪上加霜。

根据西部利得大股东西部证券最新披露的2016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西部利得净利润亏损幅度高达1422.4万元。对于2015年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大,据西部证券披露,2015年全年西部利得的净利润亏损955.67万元,2015年上半年亏损额度为569.97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利得的前身“纽银梅隆西部基金公司”就曾因连年亏损遭遇外资股东抛弃。公开资料显示,纽银梅隆西部基金成立于2010年7月20日,其中,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比例为51%,纽约银行梅隆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出资比例为49%。在以中外合资股东环境下运营的四年多时间里,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数据显示,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纽银梅隆净亏损分别为4248.49万元、1331.27万元、4338.04万元和3725.07万元。

由此,在2014年上半年,外资股东纽约银行梅隆资管便萌生了退意。5月26日,纽约银行梅隆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向上海利得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让其持有的纽银梅隆西部基金49%股权。“西部利得连年亏损的状况,无形中也会拖累股东方的发展,因此遭遇外资股东抛弃也并不难理解。”沪上一位基金经理坦言。

2014年10月,上海利得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收购的原纽银梅隆西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49%股权事宜顺利完成,公司正式更名为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这也意味着,纽银梅隆西部基金正式由合资基金公司变身为内资公司。

变身内资颓势依旧

西部利得成为纯粹的内资基金公司后,也曾有分析师指出,西部利得的公募路可以走得更宽了,全内资公司有利于西部利得基金结合本土市场制定新的战略,之前外方股东可能在投资理念及中国本土情况结合上有所欠缺。

但事实上,在转为内资基金公司的一年零8个月里,西部利得的公募基金业务也并没有一帆风顺,颓势依旧很难扭转。数据显示,2014年末西部利得基金公司规模仅剩2.35亿元,2015年好不容易凭借发行新基金规模扩张至93.86亿元,但今年上半年又遭遇了近乎腰斩的净赎回,截止到上半年末规模又回到47亿元。

数据显示,晚于西部利得成立的财通基金、安信基金、鑫元基金、前海开源等均已将西部利得远远甩在后面,其中2013年1月成立的前海开源今年上半年规模已突破300亿元,而2011年成立的安信基金规模也达到165亿元,鑫元基金和财通基金的规模则分别为130亿元和97亿元。

从投研业绩上看,西部利得也没有太大起色,偏股型基金方面,2015年以来西部利得旗下可比的两只偏股混合型基金——西部利得新动向混合和西部利得策略优先混合均跑输24.46%的平均收益,业绩分别为18.82%和-13.27%。债券型基金中,西部利得稳健双利债券2015年以来收益也出现亏损,A、C份额收益分别为-1.02%和-0.36%。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西部利得连年亏损,公司的净资产也一再缩水。西部证券半年报数据显示,西部利得的注册资本金为3亿元,2015年公司的总资产规模为2.655亿元,而净资产规模为1.1亿元,但是到了今年上半年,西部利得的总资产规模缩水至1.598亿元,净资产规模则缩水至9591.5万元。

缺乏激励投研紧靠新人

在“业绩为王”的公募基金领域,基金公司惟有通过稳健的业绩和较强的投研实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纵观西部利得旗下投研团队却是菜鸟经理扎堆。

晨星基金数据显示,西部利得旗下共有9只基金,7名基金经理,看似人手充足,但基金经理的任职资历却较短。7名基金经理累计公募任职期限仅有314天/人,其中公募任职年限超过两年的仅有付琦一人。事实上,菜鸟基金经理扎堆也与西部利得常年的人事动荡不无关系,数据显示,股东方变动后,西部利得前后有三位基金经理陆续离职,分别为傅明笑、刘吉林和原泉。

此外,西部利得频繁的高管变动也不逊于投研团队的换血程度。2012年12月,担任西部利得基金总经理仅有两年的胡斌宣布辞职,2013年3月由陈喆接任,但陈喆也仅任职一年有余,便在2014年5月从西部利得挂靴而去。此后,西部利得总经理一职悬空了长达一年半之久,2015年11月总算迎来了新任当家人贺燕萍,贺燕萍原为国泰基金原分管销售副总经理。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贺燕萍担任西部利得总经理后,对公司产品线做出了积极的拓展,先后成立了西部利得新盈混合、西部利得行业主题优选、西部利得天添鑫货币等多只基金。不过,若公司的投研实力跟不上,即便是扩充产品线也很难实现规模的稳健增长。

上述沪上基金经理认为,西部利得主要缺乏相应的人才激励制度,如今很多新基金公司都在试水事业部、股权激励等来吸引和留住人才,若西部利得没有从制度上根本改革,恐难扭转局势。而对于西部利得接下来的发展布局,是否打算引入人才激励制度等问题,截至记者发稿,尚未与公司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

北京商报记者 苏长春 许晨辉

相关阅读

  • 西部利得公募路尽?-利得财富

  • 百色金融新闻网财经要闻
  • 利得财富,近日,成立满六年的西部利得基金公司祸不单行,踩雷*ST八钢投资失误的负面影响还未消淡,紧接着大股东西部证券半年报的披露,又将西部利得上半年再度亏损的尴尬曝光。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