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财经要闻 > 鬻画资书——《半甲园丛稿》轶事│远水楼琐语-投资者日记

鬻画资书——《半甲园丛稿》轶事│远水楼琐语-投资者日记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

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鬻画资书——《半甲园丛稿》轶事│远水楼琐语

►2001年美国物理协会刊登的戈革照片

撰文│王树军(美国阿波罗企业图像公司)

编辑│金 屯

开篇小识

远水楼主在国内接受基础教育(厦门大学物理系学士,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史硕士),而立之年负笈北美。因跨文理两界、大洋两岸研学,又曾供职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多年,对具文化与科学内涵的对象保持不断的兴趣与积累。《远水楼琐语》即以作者所见所闻所藏的书画等物质素材为引,泛谈一些文化、科学、历史、人物、收藏等方面的知识碎片(fragments)。

系列以"鬻画资书"开篇,一是纪念已故科学史家、学者、石油大学教授戈革先生逝世十周年;二是彰显作者多年前获赐"远水楼"印章进而以之为书斋定名的嘉事。本文涉及戈著《半甲园丛稿》,推重作者的文化修养与艺术造诣,披露与其珍贵藏品和相关著作出版有关的若干鲜为人知故事。

已故石油大学物理学教授戈革先生(1922.1.22-2007.12.29)是中国现代卓有成就的科学史家,因后半生致力研究和宣扬伟大的物理学家玻尔的工作和思想,独自将12卷本的《尼耳斯·玻尔集》译为中文并出版,被丹麦女王赐封“丹麦国骑士”,授勋章。他同时也是诗词家、文章家、治印高手……。在为其盖棺论定的名篇《古道西风忆戈革》(载《科学文化评论》2008年5卷3期)一文中,戈的私淑弟子、学长熊伟写道:

先生的非学术文字,大都收集在他自费出版的《半甲园丛稿》中。《半甲园丛稿》由先生的好友王允然先生题署书名,2006年八月由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

戈先生晚年的一段时日,我与他保持着不断的邮件、电邮和电话的联系,同时对这部收官巨作《半甲园丛稿》的出版,还有些了解、建议以至介入,由是回忆写出相关轶事一二,以作先生去世十周年的纪念。

半生情谊

早在1985年春浙江大学的纪念爱因斯坦会议上,我就认识了个性分明的戈革先生。随后我参与编辑了中国科大《研究生增刊——1985》,并于当年6月出版,仲夏某天给他登门送去。该《增刊》中,由我整理的一篇导师在浙大研究生会的演讲受到戈先生的激赏。大约是爱屋及乌,此后戈先生和我形成了半师、乃至(后期的)半友的情谊。九十年代初,因出洋读书,与先生的联系中断过六、七年,待工作和生活安定下来,我依据旧址给他去函探问(其时email尚不普及,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两年才有助手成燕同学协助收发电邮)。从很快的亲笔回函中,可体会出先生对来自于我——“失联”多年的后辈——问候的欣喜心情。

恢复联系后不久,便得戈先生多次的航空品寄赠,以济我去国后的文化匮乏之饥渴,他戏言“近年所作诸短文,付树军兄杀时间(kill time)”。现在检索一下,还珍藏有先生的著作《史情室文帚》上下册、《一个时代的神话:爱因斯坦的一生》、《学人逸话》、《玻尔和原子》、《尼尔斯·玻尔:他的生平、学术和思想》、《尼耳斯 ·玻尔集》(数卷)、《哥本哈根:海森伯与玻尔的一次会面》、《渣轩小辑》等(大多题赠给我);有已发表的文章剪报十数篇;有影印文稿一厚叠,不知是否都发表过;有几幅他的字画,已裱或者未裱;还有浅蓝封面的铅印诗词集一册,即熊伟兄所述“自费印二十余册分赠朋友”的《红莩残吟》之一,珍贵可知——不过,我不谙此道(仅止见笑于先生的打油程度),况我们通信通话极少谈正业,即以往的物理学史或当今的电脑软件开发。对我在专业方面所作过唯独的“妄议”——“二十世纪初的那一批物理学家,就像恐龙一样绝迹,世不再有了!在人类思想史上,他们的地位不亚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那一批古希腊精英。”

戈先生回应:“此论甚获我心!”

我们之间的话题则多在书藏:奇书、珍版、妙品、罕签等方面。特别是,他得知我从不同途径“猎获”到了一些略可夸耀的签名本、题赠本,十分赞许,不仅予以点评,并给过许多的忠告和规劝,如建议我应考虑把上世纪初物理学革命的物理学家签名本都收齐之类。甚至惠赐他自己长期的数册珍藏来襄助(顾随诗、词、剧集六部等),所有都令我感激不忘!

"不计血本"印书

再来谈《半甲园丛稿》一书。先前,他的《史情室文帚》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虽具官方正牌名义,却仍是通过买书号、找编辑、自掏腰包的渠道来出的书,还大不如先生之意,用他的话是“印坏了!”

到2005年8、9月,戈先生告知宏愿,再出版一部:汇以旧文和新作,繁体竖排,大(开)本、硬装、软(护)封,字典纸精印。为此书——《半甲园丛稿》——将“不计血本”(戈的原话)。

我以为,先生放弃了原可作《回忆录》或写回忆文章的时间和精力,专门此凝聚半生心血的作品,它一定是一部奇书妙著,理应公主不愁嫁,值得有一等一的出版待遇。听他说尚未与任何出版方面洽谈,我便主动为之隔洋效力。遍寻国内出版、传媒界的同学和友人,两个月下来反应寥寥,结果是愧让先生等待。他得知我的联系一筹莫展,反而安慰道:

“你不必再花力气了。我清楚现今一切向钱看,只有官员、名家们出书才能够顺畅,我自己什么都不是,也不屑与他们为伍。”

这可由其自制名片印“教授(退而不休),被孤立的科学史工作者”窥其一斑。

“再说,更不想受出版条例和规矩的束缚,还是像前面的两册书,自费来印吧,这样所有文章、所有内容,都按我的主意,他们不能动。”戈先生对于此次成书的期许甚高,因为是香港的出版社,而且,出版商同他担保:不改一字!

自费,就得自己先拿出银子来。我告诉先生:预定十部,书款先付,也有同学朋友随后将加入。答:那远不够的,此书会是个大部头,据估至少得要十万元人民币的出版费。他又说:可以自己解决,我手上还是有两件值钱的东西……,打算拿出来,变换成能用的资金。戈先生告诉我,那两件东西,一是《钱默存先生诗册》;一是张伯驹、潘素合作的《寒菊图》小画,附以名家题词,制成手卷。

先说《钱默存先生诗册》,那是钱锺书先生为答谢戈革多次的赠印的雅礼——挥毫所成五十首旧作。1986年此册未装裱前,我在他的拜鞠庐亲睹过一次。戈题:

余生平服膺默存诗为当代第一博雅学者。丙寅新春谨以新作印章三方、短书一卷、拙文两篇、俚诗数首寄先生,为贽并附此册,乞先生墨迹,旋得赐函颇致奖勉,又数日寄还此册,录诗五十首,真可宝也。册末书余爬格生别号,尤不易得。丙寅小满前四日拜鞠庐主人戈革自记于北京之北郊。

钤:

戈革之玺、拜鞠庐、浩劫余生。

再说张、潘合作的《寒菊图》并名家题词手卷,据熊伟说:“1975年张老为戈先生画菊,潘夫人补红叶,成‘寒菊图’。以命救印的词人孙正刚先生又请了十几位名士为该画题诗,裱成一个长卷,是为‘寒菊图卷’。题咏者中有黄君坦、夏承焘等诸前辈。”(熊伟:《古道西风忆戈革》)

求售书画

电话里,听先生颇为郑重的交待,犹如昨日所闻:“你能不能给我帮这个忙,给找个合适的买主?……这两件我的开价:钱先生《诗册》,一万美元(或八万元人民币);《寒菊图》手卷,两万美元(或十六万元人民币)。”

先生的想法及述说,当时令我深感吃惊:一,如此孤注一掷,放手一搏,将镇斋双宝付出奉上,以成其著出版;二,此等重事,委托万里之遥的后学来参与、经办;三,对张-潘《寒菊图》的估值竟双倍于钱的《诗册》!

对此,我发问:钱的学问大于张,(世俗)声望亦隆于张,且是五十首的手书,标价应对换才是?

戈先生答:“这你可能不太懂了,在(传统)文化人的眼中,张、潘两先生作品比钱先生作品的地位高,手卷价目我也许还标得不够呢!当然在大众市场里,完全可能是倒过来的,我承认。”

先生接着道出更另我吃惊的两点:四,如果帮找到买主,成交后我要付你百分之十的佣金,“这是规矩!”(戈的原话)五,我建议你考虑自己把一件或两件都收下,你我间的deal你当然可减少百分之十。

不记得在电话中,我如何次第向先生表明了我的想法,而婉谢了他的这一善意。对于我常违逆其愿景,【我曾将国外藏书网站上的一些售品通告给先生。他力劝我收进玻尔签名的“三部曲”论文单印本。因当时只限于书籍一隅,且没打算在这类签名件上一掷(数)千(美)金,故未听进他的良言。】他倒从未为忤,总哈哈了之:“将来你看着吧”。

我的回复大致是:一,两件书画都是您的珍藏,得之极不易,记得有文曾述为“镇斋之宝”,应存留以为家传;二,我的收藏仅属“玩票”、自娱的性质,宝书宝画真要转到我手中,倘若闪失或者埋没 【这是文物文献在北美常有的结局。社科院政治学所前所长严先生曾告:唐德刚去世后,老友保延昭等帮助整理其遗物,将唐先生一生的数十册日记、笔记及文件(含张学良传记文献)等,留在唐宅,俟其子女来取。而后唐的女公子只将用具家私搬走,几大堆不能识别的东西——因不懂中文——一概投诸垃圾箱。令人扼腕!因是,和戈先生相反,严先生一再诫我“收藏无益(经济收益)”,亦是良言】,惟恐负了重托!三,如果必须要鬻画,一定协力成全;但,付我佣金可绝不行!先生听了便说:“那就看着吧。”

我给一位在江苏省从事拍卖的朋友,也是书画业中人,打去电话了解过程的可行与操作。他的意见十分中肯:戈老先生说得对,《寒菊图》更珍贵;但《默存诗册》有望拍出更高,远过人民币八万、十万。而且,现下拍卖界的潜规则是:至少一真一假送来,这样你我都可以多赚一笔。你一下拿两件真品来拍,会被业内笑话是傻子的!……他最后的一个建议:张、潘和钱先生是国家名人,送到国家级的拍卖行(如嘉德、荣宝、朵云轩)而非省级拍卖行,方可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价值。

朋友所告诉的我都照实转达给了戈先生。他听后,对于拍卖行的诸多手法颇惊诧:“这些旧社会弄文玩的下三滥伎俩,现在也都回潮了?”更不以为然,称:“我实际上就是想找一个有此喜好的、可以托付的、能出得起这数目的知识人,价钱并不在意,只要够出书就满意了”。

其时,国内富豪还多在开发商、煤老板的两个圈子,对先生而言此珍藏是避恐不及,怎会往那圈里送?于是想到海外人士,我先问:台湾某名家,文化功底厚、影响大,且很有一番收藏(常在电视节目中显摆),如何?戈答:“否! 我看他是文痞,跟权势现在是气味相投、越走越近……。”这样陆续pass掉了数位,最后我问:“那么,您看香港董桥怎样?他书里透露出有不少雅藏。”“可以”,先生回应:“我也想到了董桥……,而且我还有他的地址。”“那我为您去联系”,我自告奋勇接洽董,未成事就不告藏家名姓,双方皆有余地。戈先生嘱咐:先等我把两影印件寄给你,买主会要求看照片或者影印的。

书画得存

仅一周就收到北京空运挂号的邮件。打开一看,果然惊艳!《诗册》复印了四叶,令我遥想起当年观摩此书法的情形;《寒菊图》竟以彩色影印、接成长卷,透视出原作的冲淡和自然。所见戈不多的画作(受过他的两件赠画),风格品味均接近此画;《寒菊图》对他的艺术影响可窥一斑。再,先生对于张伯驹的为人行事、学问技艺非常仰慕,以至于“怕见”(南方都市报:《戈革: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张潘画页右侧,戈手添一注:“复印件不能显示原作之神采也”。此等认真的处理,可见他的殷切和郑重。我拟好一封给董的信,发前,电话里和戈先生报告了一下内容。听后他说:“这样可以。”

鬻画资书——《半甲园丛稿》轶事│远水楼琐语

►张伯驹、潘素作《寒菊图》,手卷影印件局部

未几,董桥先生的回函收到。手书一纸,行文典雅、简约,字体老辣、力透纸背。寒喧两句就直入主题:

钱锺书先生抄诗册页自必精妙,价格也必不低。我有兴趣者则是张伯驹与潘素二位之寒菊图手卷,不知藏者开价若干?劳神一询,以便考虑。我的电邮如下......传真是 ...... 便中请赐复,当更便捷。

遵董先生指示,我将两件影印件寄上,并电邮告以索价。他应是于收到的当天,将决定电邮通知给我:“兩件文物都極珍貴,一般文化人雖會喜愛,但因目前大陸書畫市場紅火,價格一定無法負擔......我會將影印原件空郵寄回,到乞查收。”

我随即将其意电话通报给戈先生。听上去他并无所谓,说:“噢,他嫌贵了。”接着又问了一句:“董说要把影印件寄还么?”我给他肯定的答复。

作为一个半调子中介,从董所询《寒菊图》到戈所询退件否,能感到些两位文化大家隔空过手的力度和趣味。

鬻画资书——《半甲园丛稿》轶事│远水楼琐语

►董桥复笔者函

此番出让不顺,我的感受则是半喜:先生的镇斋书画得保存;半忧:先生的情绪,及至出书计划将否延误?过两月,他忽告:不须找买主了,出书费用已解决。我没细问,只是连声祝贺,期望早日出版......。几年之后了解到,这部压轴巨著的出版费,可能还是来自他在台湾去世的兄嫂留下的一笔遗产。

鬻画资书——《半甲园丛稿》轶事│远水楼琐语

►戈革题赠笔者的《半甲园丛稿》书影

出书过程还是用了半年,直到2006年8月方才问世,总印数200。先生惠意,先快递给我两部,一部是报酬为书名题署的导师,另一部则是犒劳我为求署之事而穿针引线,所尽的微责。(编号001至020为戈自留,021号赠给书名题署人王允然先生,与赠我的022号一并邮给我,代为转交。)我注意到,《半甲园丛稿》内外环衬页均以《寒菊图》手卷的图片为装帧。

后续

戈革先生西归后,我陆续又收入一些必令他大呼wonderful的签名件,如玻尔、海森伯、伽莫夫等的签赠本,德拜、泡利、海森伯、狄拉克、李、杨、汤川、朝永、英费尔德等的签名封、票,惜再无他那样的知音鉴赏,无他那样的高人点评了!另方面,无缘见先生于蓟门烟树之北,重睹他的书画和收藏。

几年后,我出乎意料地从孔夫子网站中“雅昌2009春季拍卖会”的广告上,看见名“《钱默存先生诗册》册页”拍品一件。根据说明及图片显示,原件无疑即是戈先生镇斋之宝!由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上拍,估价人民币18~30万元,最后以56万余元成交(加佣金为62.72万)。当时我为戈家感到十分高兴,他们兑现出此件的价值,得到了至少的回报,如果说不算太低的话。五年前,倘我直接得之于先生,我则有愧;倘转让操作成功,先生则有亏。此结果甚好!

在同先生的女儿戈疆大姐的一次通话中,我向她表达了祝贺,并告知前些年曾“助推”此诗册,仅仅索价8万。大姐说:“我们也只得到这个数,诗册被他们(拍卖行或者中介?)给包去了。”

鬻画资书——《半甲园丛稿》轶事│远水楼琐语

►戈革赠予笔者的曾用印《远水楼》印拓

行文到此,上网核查拍卖的有关数字,见“2017北京匡时春拍,畅怀——近现代书法夜场”中,赫然又现此《钱默存先生诗册》册页,再由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上拍,估价人民币200~300万,最后,成交价为人民币368万元。

张、潘合作的《寒菊图》,尚未见有任何拍卖记录。企望它长存于戈家;如是,便可为先生感到些许的宽慰了。

2017年岁末作于德州达拉斯远水楼

原载《科学文化评论》2017年14卷6期

制版编辑: 核桃林|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科学春秋

在科学中寻觅历史

在历史中思索科学

微信ID:kexuechunqiu

投稿kexuechunqiu@sina.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科学春秋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