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财经要闻 > 互联网电视来势汹汹 遇“寒冬”应寻新出口-寻陆鸿渐不遇

互联网电视来势汹汹 遇“寒冬”应寻新出口-寻陆鸿渐不遇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

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最新资讯《互联网电视来势汹汹 遇“寒冬”应寻新出口-寻陆鸿渐不遇》主要内容是寻陆鸿渐不遇,据奥维云网(AVC)的监测数据显示,在猴年春节促销期间,国内彩电市场微跌2.1%; 2015年彩电线上市场零售量1302万台,同比增加65%,占整个市场的28%,而且大尺寸电视的销量也继续攀升。然而线下市场零售量3373万台,同比下降8%。线上的销售渠道俨然成为销售主力。,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据奥维云网(AVC)的监测数据显示,在猴年春节促销期间,国内彩电市场微跌2.1%; 2015年彩电线上市场零售量1302万台,同比增加65%,占整个市场的28%,而且大尺寸电视的销量也继续攀升。

然而线下市场零售量3373万台,同比下降8%。线上的销售渠道俨然成为销售主力。虽然本土彩电企业纷纷踏足互联网,但是整体环境的压力依然存在,人口红利带来的互联网猛增不会一直持续。

互联网电视来势汹汹 遇“寒冬”应寻新出口

互联网电视攻城略地 竞争正在不断加剧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看电视”融入了数以亿计国人的生活,曾经电视被列为“三大件”之一。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涌入,有线电视正面临巨大危机,不断下降的电视“开机率”就是最明显的证明。

然而,随着互联网、智能元素的注入,更注重观看舒适度、节目观看便利度、智能化、联网化等软性迭进的互联网电视,正把人们拉回客厅的电视机面前。

主导这场客厅革命的互联网企业,深谙互联网思维,从卖内容到卖软件、卖服务,各家都在圈地。早在2013 年,乐视便推出起自有品牌的超级电视,其做法是打造“内容+终端+应用+平台”的垂直产业链。

小米则从手机向电视、空气净化器、智能空调等智能家居产业链延伸。暴风则在完善内容制作、内容播放、生产制造、销售配送、售后服务等产业链,打造娱乐生态圈。

如今,新的互联网品牌还在不断涌入电视领域,如风行电视、微鲸电视等,至今国内互联网电视品牌已增至13个,还有后来者。

这种新型的互动式电视体验为互联网电视赢得巨大的市场。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互联网电视占比达9%,而去年同期是3%。有机构预计,2016年互联网电视销量将达1010万台,份额将达到22%。

事实上,我国的彩电市场已经属于存量市场,一年的彩电内销量为四千万台左右,近两年这个市场的容量还在萎缩,在互联网电视的企业越来越多了之后,市场竞争难度也加大了,企业的生存压力也更大。

互联网电视低价难续 应开启硬件高端化

绝大多数互联网品牌把彩电市场想的过于乐观,在互联网电视的企业越来越多了之后,市场竞争难度也加大了,企业的生存压力也更大。

互联网电视想要生存便要靠抢夺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然而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像乐视一样可以烧钱,酷开品牌也是靠创维在其背后做强大的支撑,同时低价竞争也无法再度赢得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选择在硬件上谋利的方法基本已成强弩之末。

最近,新推出的几款互联网电视品牌,就其硬件配置而言,基本都已经将价格压在了最低线。回头来看,乐视电视、暴风电视和小米电视等品牌,都在靠内容付费来赚钱,比拼谁有更好的节目源,谁的片源内容更“海量”。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介绍称,互联网电视凭借超低硬件价格进军电视行业后,传统彩电企业的产品无法在价格上与其比拼,后者最终选择推出自己的互联网电视品牌参与竞争,包括创维、TCL、海信等彩电巨头先后推出自己的互联网电视品牌。

对于互联网电视,如今重要的一步,就是硬件进一步高端化。不在硬件牟利,但是高端的硬件,如55+、超轻薄、曲面、高色域、OLED等特色与功能就将变成“标配”,在硬件的基础上才能将内容差异化。

互联网内容质量尚需把关 内容+硬件成未来发展“套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去年80.4%的互联网电视用户使用过点播功能,但频繁使用点播功能的用户仅占36.3%。这意味着,我国大多数互联网电视的用户还未形成付费习惯。

互联网电视产业主要的盈利模式就是“服务付费+广告收入”。据统计,互联网电视付费价值至少为每年百亿元,远高于视频网站的广告收入。从全球看,其互联网电视的61%收益是付费,这也是欧洲互联网电视40%的收益来源。

由于目前互联网内容,良莠不齐,许多作为“盈利”的内容,不过是免费内容的集合,用户所需要的高质量很多在缴费的基础上还不能被满足。

那么,用户要的高质量内容从哪里来呢?目前,国内互联网企业有3种途径。

一是买。但现阶段由于缺乏版权定价机制和公平交易平台,高质量的综艺节目、电影、电视节目都是自己定价,这让部分互联网企业甚至因版权大打出手。

二是合作。互联网电视目前的相关媒体业务如电影、电视剧等,都是依附于传统媒体或者互联网,但这些资源是否合法,是否被授予版权,是否会引起版权争议,都是未知数。

三是自制。由于能力有限,这方面的数量、质量目前很难满足用户要求。

就目前情况来看,建立健全互联网电视监管的法律体系是重点,这样才能使现有条款、条例、规章拥有系统性、权威性、体系性的基本框架。

互联网电视都在标榜靠内容赚钱,未来以软件补贴硬件的模式将成为主流。产业观察家梁振鹏分析:“当负利的电视销售到一定的数量之后,依托内容赚钱的模式,盈亏就会达到平衡,继而逐渐实现盈利目的。”如何制作更多健康的、高质量的内容,这或许是互联网电视经营者下一步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在注重内容质量提升的同时,也应提升硬件的质量,将高质量的内容与硬件结合,才是未来互联网电视的发展方向,一味的重视硬件或者内容都难以持久的支持企业走下去。(葛炫煜)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