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日前,腾讯理财通联合华安基金、鹏华基金、兴全基金在上海举办亲子财商课,邀请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金龟子”刘纯燕、少儿财商教育专家张帆、腾讯金融科技智库首席亲子财商教育专家王影等向家长分享儿童教育心得。
课后,“第一教育”小编专访了少儿财商教育专家张帆,请他讲讲作为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商”。
张帆研究财商教育已经十多年了,在《财经》等多家媒体开设过理财和财商教育专栏,并原创了中国首套财智教育为主题的系列童话《财富号历险记》。
财商教育到底教什么?
培养孩子的理性规划能力。
财商教育从钱开始。那么,钱到底是什么?
张帆认为,钱是一种资源,而且这种资源是有限的。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满足自己的需求,这背后其实是一种理性选择、合理规划的能力。
比如你只有100元钱,这100元钱你可以拿去买吃的,或者是去买书,或者买玩具、看电影,你需要在这些需求之间做出选择。所以,财商教育其实是教孩子更多的了解自己,更加理性的选择和规划。
同样的,时间也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比如周末有半天的闲暇时间如何安排?孩子可能想要睡懒觉,也想和朋友一起出去玩,还想玩游戏,又想看本书。这时候,你就要把各种资源和效用排序:哪些是重要而且紧急的,哪些是重要但不紧急的,哪些是不重要也不紧急的,还有哪些是像奢侈品一样的个人爱好与愉悦的需求……
张帆觉得,财商教育就是要培养孩子“在有限的资源里排序”这种思维习惯和能力,学会了合理选择,有效利用资源,那么他在今后人生的各个选择中都会受益。
“所以,财商教育并不仅仅是培养孩子理财。”张帆提出了一个“财商三角形”,将其分为道、法、术三个层面。
第一要让孩子对钱有一个正确的理解,知道财富怎么回事;第二要让孩子学会怎么合理、合法、体面地挣到更多的钱;第三要让孩子学会怎么花钱,这钱花到什么地方。
“比如很多大的企业家,他们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公司的股价高低,或者在富豪榜上的排名高低,还体现在投身慈善事业,把钱最有价值的花出去。”
考虑到孩子的理解能力,在帮助孩子理解财富的概念时,还可以采用一些游戏、故事等办法。
比如,此次亲子财商课,腾讯理财通就在亲子财商大富翁小游戏的基础上,设计了互动、理论、实践、思考四个线下体验环节,让孩子们一边玩游戏,一边在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中对财富有进一步的认知和理解。
要让孩子知道“产权”
我的≠你的。
如果说很多70后、80后的父母在童年时代还有一些物质稀缺的经历和记忆,那么今天这些00后、10后的孩子则大都是在物质富足的环境里长大的。在张帆看来,物质富足的时代,孩子也需要体验到“稀缺感”。
“我们先要明确产权的概念,让孩子知道,父母的钱不是他的,即使有一天父母不在了会作为遗产留给他,但在这之前不是他的。”张帆说,产权的概念很重要,“啃老”的现象就是因为很多人产权的概念不清晰。
张帆讲了一个让自己深受震动的真实故事。
“我一位做投资的师兄住在美国硅谷,他的女儿在剑桥上大学。上个月,她女儿的一个英国同学到加州去旅游,一路的旅费就靠自己每天到酒吧里去唱歌挣钱,住着每天只要七八美元的小破宾馆,每天就啃两个面包,水都是在公共场所接免费的饮用水。但事实上,这个女同学是英国贵族的后代,家里非常非常奢华。但是,他们从小就有这种产权的概念,觉得自己是成年人了,出来玩不应该要家里的钱。”
有了产权的意识之后,还要有意识地给孩子制造“稀缺感”。
现在很多家庭经济条件都很好,零花钱不限制,孩子要买个什么大件,家长二话不说就买了,这样孩子会觉得什么东西都来得很容易。张帆说,他给孩子钱的过程像一个投资人做投资一样。
“你让我一年给你一千块钱可以,但是你要先给我报个计划:这一千块钱会怎样花。”包括孩子平时要钱,他都需要孩子讲清楚这笔钱花到哪里,孩子会得到什么收获等等。
比如,孩子可能会说,我想拿这100块钱买什么书,这个书看了以后有什么好处。我想买一个游戏,通过这个游戏我可以学到什么,而且我保证每天最多只玩20分钟。
“这样家长跟孩子有一个契约,如果违背契约,那你会受到惩罚。”张帆认为,契约精神也是商业社会非常重要的一个精神,是财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穷养”还是“富养”?
就照着父母的生活水平养。
现在很多观点认为孩子应该“富养”,以免在内心留下“匮乏感”长大总也填不满;也有人认为孩子应该“穷养”,以免让富裕的生活磨灭了孩子的斗志,让孩子目标缺失。
对此,张帆认为,穷和富都是相对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资源却总是有限的。因此,相对人的欲望来说,再富裕的家庭也会面临资源的相对不足。没有人的欲望可以一直得到满足,从这个角度来说,“稀缺感”或者“匮乏感”总是会存在的。
“其实我觉得不管穷与富,让孩子跟父母过差不多的,也就是一个家庭最平常的生活就可以了。”
比如说家里条件不错,平常父母出去一直是住五星级酒店的,那没关系,带孩子出去也住五星级酒店,没必要住大通铺。“孩子可以享受好的物质条件,但要让他知道,现在这种生活不是你的,是父母的。”
反之,如果家里条件一般,为了让孩子长见识就要打肿脸充胖子,非要超出家庭条件去富养孩子不见得是好事,孩子也未必得到很大的满足。
总之,在张帆看来,不需要刻意“穷养”或者“富养”,在明确产权的前提下,就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没必要特别苦着孩子,也没必要特别娇贵着孩子,就让孩子过和父母差不多的生活,就可以了。
零花钱到底怎么给?
定时、定量、给任务。
大的原则确定后,还有很多实践层面的问题。比如,该如何给孩子零用钱?
有的家庭把零用钱和孩子的家务挂钩,有的家庭把零用钱和孩子的作业挂钩,有的家庭每个星期给一次,有的家庭每个月给一次,还有的家庭孩子开口要就给一次……
亲子财商课给家长的建议是,给孩子零花钱要有固定的金额,固定的时间,这样才能让零花钱的作用发挥到最优。
具体给多少钱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市场”行情和家庭条件来决定,但年龄越小的孩子,给零花钱的频率也应该越高,每次给的钱也要少一点,随着年龄的增加,再不断提升零花钱的金额,拉长给零花钱的周期。
比如10岁前的孩子可以一周给一次零花钱,10岁以后可以半个月给一次或者一个月给一次,一直延长到一个学期给一次。当孩子到了可以做兼职的年龄,就可以考虑削减给他们的零花钱以鼓励孩子去寻找兼职工作。
张帆赞成把零花钱和家务活挂钩。“我儿子小时候需要做家务挣零花钱。他的工作是每天到小区门口去打水,每个月可以获得100块钱的零花钱。”
张帆还和儿子签了一份合同,其中明确了如何界定工作完成,如果没有按时完成工作如何扣钱等。甚至还规定,如果儿子做了一段时间半途放弃了,张帆可以扣他三个月的零花钱。“这是违约的代价。”
张帆说,如果没有这些明确规定,比如只是简单规定,洗一次碗给2元钱,那孩子今天不缺钱花可能就不肯洗碗了。“所以,我们要形成明确的契约,这是工作,不能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不干。”
当然,还有一些家务活是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必须做的,不能和零花钱挂钩。这个界限可以家长和孩子商量决定,比如张帆父子商量下来,叠被子是儿子必须做的,没有做好也属于违约,不能拿零花钱。
这样坚持了一两年,孩子的责任感也慢慢建立了,管理零花钱的能力也慢慢形成了。
除了定时定量的零花钱,如果孩子特别想要买什么大件,还可以设定一些具体的小目标,让孩子有个“攒钱实现目标”的经历。比如完成哪些任务,“六一”的时候就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车。为了一个目标不断努力,这种过程也是对孩子很重要的成长经历。
本文来源于第一教育 吴华,版权属原作者,若侵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