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在德令哈市以南的一棵树扎西曲林寺里,有一棵大树,在它的前方立了一块石碑,文字如下(节选):
民国二年,本寺高僧甘珠尔喇嘛从塔尔寺带来三棵杨树苗种在经堂旁边,他每天用供奉菩萨的净水来浇灌三棵树苗,后来其中一颗在这荒凉的戈壁滩上成功生长发芽,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当时也是整个柴达木盆地第一棵人工种植的树木。
生态:从一棵树变一片林
宛延的巴音河将上游的雪山融水汇聚成一体,送到了下游,在汇入可鲁克湖之前,浇灌并滋润着这里的草原,形成了高原上珍贵的湿地,给柴达木盆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注入活力。
时间倒退30年。1989年,在这片湿地和草原上坐落着一个村庄——一棵树村,村名就因甘珠尔喇嘛种下的那一棵树而得名。但是,地下水的上升,让农田变成了池塘,农民们穿着靴子抢收了将要成熟了的小麦,地下水的上升,也让村里用土块砌成的房子裂了缝,住房存在安全隐患,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于是,这个村庄面临着历史的抉择,是勇敢的搬迁,还是固执的留下?
经过周密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棵树村搬迁到了离市区不足10公里的地方,因这里地势平坦广阔,取名为平原村。农闲时节,村民们就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植起了小树苗,几年后发现这些树苗成活率非常高,小树苗茁壮地成长,昔日戈壁变绿洲。如今的平原村,早已绿树成荫。房前屋后的小树林里,有人拿着铁锹在给树木浇水;田间地头,忙碌了一阵子的庄家人围坐在大树底下小憩。经过二十几年风吹雨打的老树,见证了村貌的变化:整齐化一的大门和围墙将崭新的民居围了起来;侧面望去,连成一条线的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村子的每一条主巷道,商店、理发店、饭馆,一样不少,虽然繁华程度不及德令哈市有些城郊村,但比起刚刚搬来的时候,村子可谓变化巨大,尤其是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一棵棵大树,让平原村呈现出一派“村在林中”的美丽景象,也使村子里充满了勃勃生机,改善了人们的生态环境。
记者来到一棵树村旧址,这里已变成了草原和湿地,生态环境优美。而搬迁到新址的平原村村民,腰包鼓起,不愁吃穿,努力向小康的道路上迈进。搬迁的壮举,即减少了对原址草原的破坏,新址又让农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可谓一举两得。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来概括——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在变化当中的平原村,已经得到了初步的体现。
经济:从集体砖厂到自主择业
早在1973年,12岁的陈永兴跟随父母从海东搬迁到柴达木盆地,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在这里种起了一种制糖用的甜菜,及时供应给郭里木乡的一个糖厂,这个糖厂也就成了大家赖以生存的重要产业,在集体大生产的环境里,陈永兴慢慢地长大了。
大约过了五六年时间,因为土地的不足,引发原材料的不足,导致了糖厂的最终关闭。随着外迁户的逐年增加,村里的耕地捉襟见肘。改革开放早期,中国大部分地区选择砖瓦厂作为发展经济的首选目标。为了让乡亲们走上致富的道路,一棵树村也办起了砖厂,全村大部分村民皆成了厂里的工人。第一年,砖厂效益较好,砖厂按每人300元分红,陈永兴一家四口人,总共分到了1200元钱。“我长这么大从来都没见过那么多的钱,我们一家人天没亮就出发了,去德令哈市采购布料等生活必需品。”陈永兴沉思了片刻,面带微笑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一棵树村离城较远,村民们又没有任何的交通工具,陈永兴一家从村里步行前往当时的人民商场和向阳商店买东西,光花在来回路上的时间就接近8小时。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中国的广大农村实行了伟大的变革——包产到户,农民的积极性被广泛地调动起来,平原村的村民也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
搬迁后的平原村,带给村民最大的实惠便是耕地多了,一家人种上几十亩地,已不再是梦想。耕地多了,以土地为依赖的农民日子过得好了起来。搬迁后的平原村,带给村民的还有一个重大实惠,就是离城近了,意味着村民赚钱的方式也多样化。村民柴领兄在村里办了牦牛养殖场,目前存栏数达到100多头,她自豪地说:“前几天,我卖掉了40多头牛,河西菜市场上这几天出售的牛肉,有很多都出自我家。”如今,随着德令哈市的快速发展,平原村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城郊村,村里的很多年轻人在青海发投碱业、海西化建等企业当起了工人,下班还能开着私家车10分钟左右就到家了。也有年轻人开起了出租车、挖掘机和货车,年龄稍大一点的村民也在城里面打起了临工,村民的腰包慢慢鼓了起来。这几年,党的精准扶贫好政策,又让村里的贫困户摘了帽,脱了贫。
社会:从贫穷到应有尽有
陈永兴讲述了他上学的故事,当时一棵树村小学只有3名老师,分别教授他们语文、数学和其它学科,泥土浇筑的一间小房子是他和全校学生上课的唯一场所,一到五年级的所有学生都挤在这里。他们的课桌、凳子都是用土块和木板搭建起来的“不动产”。同样是泥土做成的乒乓球桌,在地上挖了一个土坑便是他们的跳远场地,足球踢得满村子跑,没有固定场地。上初中的那段历史更让他刻骨铭心,因为要到10公里以外的乡上去读书,陈永兴每天都起得很早,大约要花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学校,这一路上几乎是连走带跑,中午不回家,又吃不起食堂,就随便吃点装在书包里的干馒头,在冬日里,晚上回到家,早已经天黑了。而夏日里,最让他担心的就是下大雨。有一次,山洪下来,顺着巴音河而下,因为河上没有桥,将村子和学校的路截断,陈永兴被突然而来的山洪堵在了学校的一边,他只能再次借宿在同学家过夜。
现今的平原村大门不远处,一幢醒目的大楼映入眼帘,这便是新建的平原村小学,宽敞的教室里窗明几净,各种教学设施齐全,在校学生增长,各科教师力量配备完整。同时,幼儿园、村卫生室、文化活动场所等应有尽有,满足了村民的各种需求。
忆往昔,搬迁的秘密就在于听党话、跟党走,让群众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看今朝,平原村阔步走在幸福的大道上……
图片由记者省天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