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后EMBA创办人、世界科技创新论坛发起人、战略和商业模式研究专家崔巍
不同于央企、国企具有天生机制优势享受政府照顾,也不同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就享有多重政策优惠,中国的民营企业一直存在融资难、融资贵和一些行业准入的困境,甚至负担更重——2017年约2/3的税收收入增加额来自民营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对税收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不到12%。
2018世界科技创新论坛
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现在被认为正经历“最差”时刻,面对资本经营困境,很多企业家已经无暇顾及管理和发展,如何重新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重新唤起民营企业家的信心是这个时间点上必须正视的问题。
后E企业家走进哈佛大学副本
对此,后EMBA创办人、世界科技创新论坛发起人、战略和商业模式研究专家崔巍先生有着自己的深刻见解。崔巍先生于2011年创办后EMBA商业领袖项目,7年来已先后开班21期,吸引了3000余位企业家入班学习,所以,他对企业家群体有着深入的观察和思考。以下内容来自崔巍先生的分享:
金融出路
中国企业的融资手段单一,融资难、融资贵是众所周知的现状,民营企业更是饱受困扰。
尽管2018年4月央行降准,7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等,但事实上真正涉及到民营企业的地方并不多。
后E企业家走进麻省理工
但中央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政策,一定程度给民营企业在金融上提供了一些机会。如果没有相关遏制房价的政策,资金会首先流向房地产业。
后E企业家走进剑桥大学副本
在房地产之外,资金的第二大流向是国企和央企。作为最不具有创新性的主体,央企和国企却最容易拿到钱,而且拿钱成本低。这些企业拿到钱后无处可投,再一次将钱放入银行或通过类金融机构转嫁到民营企业身上。
第三个大的资金流向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由于后者贷款一般由地方财政担保,即使没有担保,因为是政府项目,商业银行还是愿意贷款。
融资难、融资贵,是否代表真的没有钱?答案是民间还是有钱的,但比过去少了很多。
2015年资本市场经历股灾,近两年的资本市场一片冷清,很多人都在亏损。资本市场不好,大家都捂紧钱袋。且近年,整个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收益太低,总体经济形势不好,加上P2P不断爆雷的情况,大家都认为钱在自己手里或存到银行最保险。
除此之外,中国人做投资还有期望回报率高、希望赚快钱的特点。尤其是风投“5+3”,一个封闭期五年,再三年退出。所以现在遇到经济形势不好,大家不愿意出来,募资难有现实基础。
种种原因共同导致民营企业当下的经营困境。
但金融开放是一个机会。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十九大宣告要打开国门搞建设,第五次全国金融会议更是部署包括扩大金融开放在内的具体工作任务。之前最盈利的都是金融机构,如果金融机构最盈利,实体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状况可能就不理想。如今,随着中国金融业开放的脚步渐行渐快,民营企业如果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金融手段实现并购重组,对上市公司来说是一条可行之路。
科技创新
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目前世界市值最高的多为高科技公司,而且,8月2日苹果一度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突破万亿美元市值的科技上市公司。这对转型升级中的中国企业而言,或许是一条指引。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企业都在喊创新转型,但转型前要知道哪里是制高点,找到如何在传统行业升级转型的方向。
从2014年起,后E每年都会组织企业家学员去哈佛、麻省理工(MIT)、剑桥等创新高地深度游学,建议企业家学员去全球最具有创新的地方,而不是只学管理。管理从来都是一种实践,中国的企业家可以在多年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合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但当下最重要的是科技驱动力。
中国自2011年申请专利数首次位列世界第一,此后一直保持惊人的增长速度,但质量与数量并未同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很不理想。除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学术氛围也变得浮躁,顶级学府的毕业生因为优秀的教育背景被风投追捧,毕业即创业,流失很多本该潜心投入学术研究的人才。
这也是发起“世界科技创新论坛”的缘由,2018世界科技创新论坛邀请了20位诺奖科学家齐聚北京与中国商业领袖和学术大咖对话交流,这在中国国内是前所未有的规格。
世界科技创新论坛致力于打造成世界科技成果、新技术、新产品发布、展示、交易、转化的平台。一方面,我们通过多年教育经历积聚大量企业家资源,他们是企业跟资本方的代表;另一方面,这些年不断地链接前沿科技的资源,希望能够像国外的科技成果有专门负责科技转化的办公室那样,把中国转型升级中的企业家的科技需求对接起来。邀请这么多诺奖得主共同参与论坛,希望这里能成为科技转化的平台,科技能够为人类所用、推动人类进步,它是普惠普世的。
民营企业家是最具嗅觉和敏锐眼光的一群人,只要能够发现方向,他们一定能用自己的方式找到人、找到技术。他们的优势在于,只要能够找到方向,有些是可以适度冒险的。
企业的竞争力已经从过去的资源导向转为创新驱动,这是构筑护城河最大的一个壁垒。
过去的房地产企业、能源企业等都是走要素驱动、资源驱动的规模效应。但未来,企业长远发展的因素一定是科技创新,并以此来构筑企业强大竞争能力的核心要素,中国民营企业正在发生这样的改变。
来源:http://world.huanqiu.com/GT_European/2018-11/13422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