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首先我想告诉你,信息不对称是无法完全被解决的。有「落差」就会存在,比如「光」与「暗」。看到这你一定会很生气,因为你是来找答案的,而我告诉你这可能是无解的,失落感产生了。其实我可以更好的换成,解决信息不对称的N种方法,没准阅读量也大大提高呢!
当你看到一些方法论始终还没找到方法的时候,请相信,无限可能性。
- 你需要获得比信息不对称更重要的东西
- 我是如何关注信息的?
- 你是如何掉信息坑里的?
你需要获得比信息不对称更重要的东西
当你想去买某样东西,还是去研究某个领域,某门课程,甚至更小的一件事的时候。你是如何跨出第一步呢?
- 买东西:随便买、熟人推荐、看到广告等等。
- 研究某个领域:买教材、买书籍、看公众号、听人讲解、看入门指南;学习某门课程,报班,付费知识,在线学习、MOOC等等。
这上面我们能获取的信息就已经如此之多,往下做的选择还要多,买书籍买什么样的?哪本好?学习课程报哪个?信息差一下子变得如此大,信息不对称就加剧了,那肯定有优质的和质量不是那么高的。挑最贵的买一定是对的? 还是你在犯傻。
最初的时候,我是从整个市场相关的产品了解,也就是整体的概念,这也就是我后来接触到的「全局认识」的思维角度。
如何判断是否要进行「全局认识」?
研究或钻研某样东西,这是要花时间,花精力的,但在决策是否要了解一个新领域的全局认识可以用一下标准,这是我后来接触到「信息分析」获得了一个更完善思维框架,之前的是萌芽。
- 7/2/1:将70%的时间放在自己的主业上,20%的时间用来在兴趣范围进行探索,10%的时间探索未知领域。
- 100篇:当对某个感兴趣领域的文章,收集数目超过100篇时,可以考虑对其建立全局认识。
- 4/20:在20个感兴趣的领域中,找到自己花时间最多的4-5个进行钻研。
这是一个思维的框架模型,旨在让你能建立起在你认知范围内的一种「全局认识」。上面的更适合你在研究某个领域。
我举个例子,我是花了一年时间,对保险行业有了一个「全局认识」,可能我有点不务正业,当初在这上面产生了某种认知意识的后,我就想去了解这个行业,当然我没有去哪一家保险公司去工作,去卖保险,直到后来,我意识到,我那时候想要对保险行业整体的了解,就是在建立一个「全局认识」。尽管保险公司招人都是巴不得你来,从来都没受此影响,我去过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友邦保险、太平保险等现场。感受着这些公司业务员说的内容,公司的氛围,但这都不是我想要的。因为我通过不同人的说法,去佐证了一些想要「信息」,有的人说的内容完全的不靠谱。有的业务员就是被不靠谱的培训师培训出来的。但是业务员都会积极的去卖,这没有对错,每个人的选择方式不同罢了。
那时候明白,保险产品是有差异的。有的差异还很大,然后深入分析就是差异在哪里,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内容用得着在意吗?如此下来。
后来写公众号,后台会收到反馈,我发现一种人,那就是「猴子下山」式思维的人,他们不断的在进行比较,最后混乱,还是不会去选择,有一部分人底层思维是不具备逻辑分析能力的,一直再比,也没有自己的思维意识,然后就掉坑了,还有的人刚从坑里爬上了,有掉入另一个坑里了。
这就是没有用逻辑思维去分辨的事物,永远就是要么在坑里,要么去坑里的路上。因此就成了死循环。
这一part总结一下,建立「全局认识」,要在有逻辑的基础上。
我是如何关注信息的?
现在互联网发达了,或许信息的渠道有很多,其实说实话,万变不离其中,除了一些主流的媒体之外,还有一种叫做自媒体的,在自媒体中信息的质量参差不齐,或许原来一些高质量的自媒体,在得到流量的支持后,变得不善良了,但仍有一些依然善良。
我分享一些,我关注信息源的诀窍吧!
- 学会信息交叉求证
在新闻类的内容源上,主流的一些媒体,自媒体中找一些有独立见解,有趣灵魂的人,尽量筛选掉洗稿、制造焦虑、听着有道理实则经不起推敲的。方法类分享的没什么实质和质量内容。还有交叉求证的目的不是让你毫无目的的去比较。
- 头部信息源关注需谨慎
比如一些大V,我自己关注的一些大V中,删除了一大部分,因为开始不善良了,这点上如果你深有体会的话应该很快就明白,我不反对自媒体打广告,如果这个广告恶意满满,或者背后纯属忽悠的,可见接广告的自媒体,一个是因为变现心切,第二个连最起码的核实,研究下的做法都没有,没啥原则。
就像做代理,你是当代理之前去做一个功课分析一下,还是因为某个产品代理给你的利益高,就去当了,都是由自己决定的。
财经类信息源,这是会交一些方法类的自媒体,有些财经号也会开设一些理财课程,那么就产生了质量好和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我自己是退订了很多,因为很多时候学不到什么好的方法了,各种标题党、吸人眼球的东西很多,我到是转为一些券商、机构的原创分析内容关注了,因为从P2P开始,到最后起雷,财经号的一些态度就反映了。转向注重理性,也减少焦虑的一种方法,还有很多房地产相关的财经号,更加的不善良,这些都要学会分析,每个人都会说不要当韭菜,结果还就是当了韭菜。
- 信息关注做减法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把我看到的优质内容,做一个替换和过滤,尤其是大数据时代,你越关注什么,越推送给你什么,寻找优质的内容更新迭代。
比如,丁香医生揭露权健保健品是一件正能量的事情,但是反过来,丁香医生会不会变得不善良,肯定一时间不会,因为有许多人盯着他,使点坏就要被说了,而且相对丁香医生的内容质量也是不错的,这种我是会在关注之类,同时我还会关注两三个与丁香医生同质量的内容号。
你是如何掉信息坑里的?
这个时代,信息可以用一个快字形容,快到我们不能专注下来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我们真正需要什么,很多时候都在被周遭影响,让你忘记了你的初衷和需求。
- 未保持专注
你无法保持专注的话,就会被影响,可以当你有某种需求或者想法时,用纸笔写出来,对照着去做,不要因为原来想这个,后来接触了不同的内容只有,跑偏了。
- 缺少阅读与经验
越是容易掉进信息坑里的人,其实越是没什么判断能力,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全凭自己喜好,或跟着情绪走,信息的坑不为你挖那为谁挖?
- 未减少无关紧要的信息获取
信息获取的越多,掉进坑里的纪律越大,所以你要减少无关紧要的信息获取,有句话说的好言多必失,在这里也适用。
这是我们自我的一个总结,也是完善自身信息分析系统的一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