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进入10月以来,A股市场加剧震荡。截至10月18日收盘,沪指10月以来跌幅达11.87%,深指跌幅达14.45%,创业板指下跌14.62%。
(数据来源:wind;截止日期:2018年10月18日)
股市的下跌让我们感到些许凉意。如何寻找“御寒佳品”,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今年以来,债券在各大类资产中表现优异,其中短债基金相对于普通债券基金而言,久期更短,流动性更高。所以说,在我们等待股市春天的过程中,短债基金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低风险、高流动、收益可期
短债基金是纯债基金的一个细分品类,因其主要持有久期较短的债券品种而得名。由于不去投资股票等风险等级较高的标的,短债基金的风险相对可控,安全性更高。
收益方面,Wind数据显示,2018年之前成立的15只中短债基金今年前三季度的收益率均在3%以上,平均收益率为4.09%。
具备低风险、收益可期等特点的短债基金还具备灵活申购和赎回的优势。基金合同约定,短债基金赎回后实行T+7日到账。但为提升投资者体验,目前短债基金在赎回后实际到账时间为T+2日,部分产品可以做到T+1到账,这就满足了很多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
总的来说,短债基金适合有闲钱理财需求的投资者,利于满足其低风险、高流动、收益可期等多方面要求。
利率下行将利好短债基金
截至10月18日,央行今年以来已经实施了四次定向降准,而低于预期的宏观经济数据也为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环境营造了条件。10月19日,央行行长易纲就近期股市情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央行将继续执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前瞻性地做好相关政策储备,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促进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
综合来看,预计四季度金融市场流动性将继续保持宽松。值得关注的是,利率政策的预期也将利好短债基金。
根据基金合同规定,短债基金的80%资产需投资各类债券。而利率下降将提振债券价格的上涨,主要投资于债券的短债基金也将因此受益。
此外,受制于中美利差收窄和通胀预期升温,长端利率下行或将有所缓慢,中短端资产投资价值有望逐步显现,短债基金或将持续受益。
总体而言,短债基金在当前的市场下体现出了良好的避险属性。那么对投资者来说,短债基金应该怎么选呢?
看持有标的
短债基金虽然都是投资于短期债券,但券种不同,评级不同,风险也就不同。一般来说,评级较低的债券收益会相对较高,但是风险也较高;而评级高的债券收益虽然没有那么高,但风险就相对较低。
看投研实力
基金业绩跟管理团队的投研能力直接相关,所以,关注基金公司固收团队的投研实力十分重要,投资者在选择基金之前除了要看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过往业绩之外,也要关注基金公司固收类产品的业务规模和投研团队的整体实力。
看产品业绩
具体到产品的选择,建议投资者关注产品的收益、回撤、波动表现等数据,看其是否一直保持在同类靠前水平,比较分析之后再入手为宜。
所以综合上述标准,小编向大家推荐嘉实超短债基金。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超50%
嘉实超短债基金成立于2006年4月,是市场上成立最早、运作最久的超短债基金,并蝉联晨星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三年期、五年期五星评级。
基金2018年半年报显示,嘉实超短债基金自成立以来累计涨幅达52.34%,同期业绩比较基金累计涨幅为35.49%;2018年以来累计涨幅为3.2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0.74%。成立以来至报告期末,嘉实超短债基金规模为8.62亿元,累计分红118次,分红总计5.92亿元。
债市利好下投资更灵活
嘉实超短债基金通过控制投资组合的久期不超过一年,力求本金稳妥并保持资产较高的流动性,来降低基金净值波动风险,从而取得超过比较基准的稳定回报。
具体到投资策略方面,该基金将大部分资产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保持基金资产的高流动性及稳定的收益;另一方面,通过价值挖掘,将一小部分资产投资于收益率较高的固定收益类投资工具,为基金资产提供超额收益。
在货币政策宽松、债券融资需求增加或供给压力缓解、利率下行、通胀上行开始出现拐点等利好债市时,嘉实超短债可选择投资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券种来捕捉市场机遇。
金牌团队实力护航
作为业内领先的基金公司,嘉实基金固定收益类基金长期以来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风险调整后的超额回报。自2015年起嘉实基金固定收益体系升级团队架构,已经形成由基金经理、交易员和研究员构成的“三足鼎立”动态协调决策框架。在这种动态且主动的决策管理基础上,嘉实基金固收团队以深度基本面研究为驱动,通过主动管理和全面有效的风险控制,力争为投资者获得有竞争力的超额回报。
兼具稳健收益和高流动性的短债基金已经成为理财市场的一大亮点。如果您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时常惧怕股市的波动,那么一只靠谱的短债基金,或许会给您带来相对满意的回报。
(*风险提示:文章来源嘉实基金。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的产品。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