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抗战·秦人悍将 / “活地图”上将李达
陕西眉县出了个上将李达。从二野至志愿军,皆任“参谋长”。元帅们夸他“称职的好参谋长”,陈毅尤赞其“抱着电话机睡觉的参谋长”。将军则自谦,乃一名“站在首长身影里的参谋”。
“李参谋长”善用地图,桥梁、河流,地形风貌,过目而不忘。刘伯承称其“活地图”,邓小平赞曰,“李达这一手真了不起!”
抗日战争时期,神头岭战斗、白晋战役、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邯郸战役、上党战役、渡江战役……将军参议谋略,无役不与。
“活地图”上将李达
木闻 / 文
此李达,非彼李达。
中共元老李达乃建党者之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启蒙思想家,后来就任武汉大学校长。而上将李达乃解放军高级将领,师、军、军团,及至总参谋部,历任各级“参谋长”,长达三十年。
身为军中出谋划策者,李达身怀绝技——善用地图。昔者,荆轲刺秦,正是以献地图为诱,可见地图之重要。李达深以为然。红军时期,部队攻克湖南大庸城,城有石印局,李达闻之大喜,旋即翻印地图若干,分发部队。抗战时期,更亲率制图人员,爬山趟河,实地丈量,摸清太行山及晋冀鲁豫边区地形。一图在手,“土八路”,不“土”也。
地图刻在李达脑内。文革之初,造反派蜂拥而来,呼口号,动拳头,复蒙其眼,捆其手,押其上车,于北京城中绕绕兜兜,好几个圈子,终于拐进秦城。李达上将于车内默然无语,下车即问:“为啥送我来秦城监狱!”秦音赫赫。“小将”们一时哑口结舌。闻者皆啧啧叹服。
秦人之“胆正”、心细
抗战爆发之际,李达为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参谋处处长。将军尝言,做好参谋,须“四勤”:腿勤、笔勤、眼勤、脑勤。又曰,做好参谋,须胆大包天、心细如发、守口如瓶。胆大,秦地方言谓之“胆正”,若正气凛凛,浩浩岿然。
一二九师,刘伯承乃师长,徐向前乃副师长。卢沟桥事变后两月,李达随师首长率部由陕西韩城芝川镇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李达之“胆正”、心细,可举两例:其一,“胆正”于险中取胜。其二,心细于归纳反思。
是时,山西已成华北日军主攻,太原遭晋北、晋东两路贼寇钳击。李达随刘帅于战场中探察敌情,于长生口伏击,歼敌千余。此次险情不断,刘帅、李达于前沿两次遭逢日军小股部队,距离之近,须发可见。临危之际,李达指挥警卫排、参谋击毙日军数名,掩护刘帅脱险。神头岭之役,李达复于距日军最近之制高点刺探军情,以此提供参谋。
邯(郸)长(治)战役,李达参与指挥。历时一十八天,攻克黎城、涉县,拔除日伪据点近卅处,歼敌七百余人。战斗间隙,军队尚未休整喘息,李达即召集一二九师军事研究会,探究八路军战术得失,归纳六条经验:参战部队注意协同、游击战结合运动战、广泛组织游击小组形成“拳头”、发挥地雷威力,诸如此类。要言不烦,皆可实操。刘邓颇为赞许,下发各旅、团领会,又推荐至《新华日报》发表。
抗战爆发半年,李达代理一二九师参谋长,年末,正式就任。此间接连参与实施战斗:七亘村、黄崖底、响堂铺,乃至太行山反“六路围攻”、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皆有将军战绩。
尤其百团大战。战前,八路军总部下达作战任务,一二九师命李达草拟计划。李达即绘制情报地图,并遵刘帅之命,布置通信、侦察、警戒、防空、防毒之具体工作。战中,李达整理《破路经验介绍》,下发各参战部队,指导破袭作战。
百团大战开打,八路军总部任命李达为晋冀豫区交通司令员,负责维系晋冀豫、冀南、太岳区域交通,护送干部及文件物资。李达临危受命,忠诚可靠。
当年,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开创,刘帅决定创办一二九师游击训练班,李达受命任“班主任”,授课解惑。该班随后变身为随营学校,培养诸多军政干部。
多年之后,李达任志愿军参谋长,足迹亲至上甘岭,复于东西海岸勘察工事。志愿军代司令员邓华上将誉其为“诸葛先生”,以为李达之参谋建议独具见解。
一九四〇年四月,李达(左一)与聂荣臻(左二)、邓小平(左三)、刘伯承(左四)、蔡树藩(右一)、王宏坤(右二)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合影
活地图、“背”地图
军旅作家吴东峰所著《开国将军轶事》,描摹将帅极为传神。其文半文半白,简洁而阳刚,作家董桥称其“没有过分党八股的酸味”。吴东峰白描李达:见过将军的都说他,“大高个,枣红脸,相貌敦厚,性情温和,就像个菩萨。”
红军时期,李达即有“活菩萨”之誉:临大事而不惑,罹大难而不畏,菩萨心肠,极少动怒。据闻一旦遭遇不遂心事,将军唯轻吐三字:“乱—弹—琴!”
李达乘车,不似首长安坐后排,必坐前排副驾驶之位,盖因戎马一生方便察看地形情况之职业习性使然。将军外出必携三件宝:地图、指南针、放大镜。凡遇地形风貌,必察之甚详。过广东,问,主席诗曰“五岭逶迤腾细浪”,“五岭”者何?过云贵,问,“史迪威公路”何在?
李达记忆超人,尤善记人名、背地图。八十高龄,仍能逐一背诵全国两千余县名。至于人名,凡见面一次,即过目不忘。抗战时期,一二九师轮训班开学,将军手持花名册,每念一人,即目视之。半月后毕业,百人集结,将军台前点名,无一差错。
李达轮训参谋,温和而严格。教作战参谋识图、绘图,手把手,言辞温润,如沐春风。而“背图”,则不怒自威,学员无不谨慎行事。将军要求,不看地图,亦要将山川、城镇、村庄、道路、桥梁一一叙述,倒背如流,了然于胸。
一九三七年春,李达(前排右起)、刘伯承、张浩、宋任穷(后排右二)在甘肃省镇原县
李达此举,其来有自。二〇一二年出版《开国将军轶事》记载,抗战时期某日,一二九师司令部某参谋于一份战斗报告中,误将太行山区“来远”写为晋察冀的“涞源”。刘帅明察秋毫,于笔误处画上一条粗杠,退给李达。
将军旋即召集开会,且愧且恨,自诘道:“这是一只眼睛的人看出来的!为啥我们这么多两只眼睛的人都没看出来!”
世人皆知,刘伯承早年战斗失去右眼,忍痛不施麻药手术,被誉为“军神”。
刘帅极其欣赏麾下这员“高参”。一九四七年夏,晋冀鲁豫野战军进军大别山,李达率参谋先行设营,刘邓首长随后跟进。安营扎寨已毕,遍等不见刘邓。将军即嘱部下,翻某山,趟某河,穿某林,至某庄,即可接到首长。
参谋旋即急行,按“嘱”索“骥”,果见迷路的刘邓。刘帅问将军,怎知我迷于道中某庄?将军对曰,某庄于地图上有重名,一东一西,由此断之。刘帅赞曰:李达,真“活地图”也!邓小平曰,李达这一手真了不起!
“背”地图这一手果真了得。一九四二年夏,李达于边区遭遇日伪扫荡,深夜转移。遇十字路口,侦察兵不辨方向。将军策马于十字路口穿梭,忽指一大槐树,断然曰:“就走这条路。”遂于敌伪间隙穿插脱险。参谋问将军,为何如是决断。将军取地图,于密集标识中指一符号示之:“这是一棵独立树,由此识别。”地图“背”至于此,众皆叹服。
将军晚年,有次由湛江乘机飞昆明。途中遇雷雨,飞机绕行。机长嘱随行者,莫惊动首长。将军正闭目养神,忽问,为何一直向北飞。随从唯如实报告。
李达虽不善言,却善于不发言
大校吴东峰每每拜访开国将军,聆听轶事,逐一记载,竟有两百余位。杨国宇少将曾听命于李达,以为李达处事极其谨慎,细致入微。某次,李达布置行军任务,邓政委如何走,方向如何;刘司令如何走,方向又如何;掩护部队是哪支,每天到哪里;事无巨细,安排周详。最后叮咛一句:刘、邓分开行动,要保密!保密!
杨国宇一九六一年晋升海军少将。抗战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机要科译电员,后任机要科长。随刘、邓参加神头岭、响堂铺、百团大战诸多战斗。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五年任海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杨将军叹道,邓政委要求极严,然从未见他批评李达,刘帅要求极高,但对李达最放手。
吴东峰听闻另一轶事:一九三五年长征之前,陶汉章方于前线厮杀,忽接二军团司令部令,速回!陶急返,却无事,亦无人告知为何调回。陶不解,屡次询参谋长李达,我一没打败仗,二没犯错误,为何调回?李达“闷”着,不言。
近四十载后,一九七四年,陶汉章随李达将军出访非洲,途经巴基斯坦小住,一日闲聊,将军方缓缓道出缘由:其时,李达见陶年轻,素有文化,将来堪称大任,一旦牺牲于疆场,着实可惜,故请示任弼时同意将其暂时调离前线。
陶汉章是军中难得之将才,一九五五年授予少将,曾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广州军区参谋长。其著述颇丰,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军事问答百题》,抗战时著《游击战术纲要》。其著《参谋工作守则》遍行各野战部队。其著《热带丛林作战》,于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下发所有参战官兵。陶汉章晚年思李达,感慨曰:李达虽不善言,却善于不发言。
一九五八年,李达被批判为教条主义,自国防部副部长任内调国家体委副主任。文革初,将军入狱四年,称为“监护”。一九七二年复出,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一次,毛泽东遇李达,问,你是怎么坐的牢,又怎么出来了?将军答,我是糊里糊涂进去的,又糊里糊涂出来的。毛泽东曰,李达不糊涂。
晚年忆抗战:樱花时节,涣散日军意志
李达常年于刘帅麾下,晚年思忆,遂成著作《抗战中的八路军一二九师》。陕西省图书馆藏有一册,纸页漫黄,如历史陈迹。细细翻阅,可见抗战真实不虚。
一次,刘帅讲话,提及日军一伊藤少将所言,“八路军‘行踪飘忽,出没无常。我前进则彼逃散,我停止则彼出现’”。
李达引述日军一随军记者的通讯,颇为可读,乃另一视角看抗战也。此为日本当年《东亚日报》随军记者本多酒沼,于神头村战斗中侥幸躲在窑洞逃脱。本多写了一篇脱险记,登在报端。其写道:“先头部队要开始行进时,呼呼地飞来子弹,轰轰隆隆地炸裂的迫击炮弹,沉重的、使人心里不愉快的连续的重机关枪响声,盖过来了。
“我们连一点掩护的东西都没有。敌人兵力约有一两千,离我们不过一百五十米上下,他们的神色都可以清楚地看得出来。断然把指挥刀抽出来的笹尾队长叫喊着,大家一块死的地方就在这里,好好地干吧!他刚喊毕,敌人的迫击炮弹就在队长头上爆炸了,重机关枪的子弹也向他集中射击,队长完蛋了!
“这时候,同是青森县人的小山和成田,相视无言,只是在眼睛的深处,射出绝望的光——除了死以外,再没有旁的什么。此后战斗继续了七个小时,唉,多么激烈的战斗啊!”
日军大败。其统帅部将此役看作八路军“典型游击战”,从中分析如何应对游击战术。
既为参谋,李达注重战场之中各类信息,综合研判,为统帅部建言。一九三八年末,日军兵士厌战情绪已现苗头。至一九四二年,弃兵投诚者增多。
李达据此思谋一高见。一九四一年三月,一二九师政治部下发训令:《关于加紧樱花时季的对敌工作》,指出“三四月间,为敌国樱花季节,是日本人民生活习惯上重大的行乐例事。必须抓紧这一良机进行宣传,以引起其厌战及思乡情绪,涣散其战斗意志”。
此后,每年樱花之季,均为广泛群众运动。“日军将我军民送来的桃花、杏花等鲜花用水供养起来,暗暗落泪。”
李达写道:武工队通过伪军和群众送给日军的慰问袋,装了点心、日文传单和到我军来的通行证,有的日兵见了揣在怀里,就像收到远方来的家信,还说,“到边区去死了的没有,还优待的有!”
冀南军区于一九四三年春节向日军发出大批慰问信,得到日军回信、回礼五次。冀鲁豫军区某次攻下一据点,全歼日军一班,将尸体送回,附上宣传品,日军中队长特地写了回信,对八路军人道主义致谢。
而投诚者更多。李达著《抗战中的八路军一二九师》记载,一九四二年,日军第三十六师团随军摄影记者三三木及金井伊太郎二人,携带轻机枪一挺、子弹七百发和摄影机一架向八路军投诚。该师团阿部工兵联队一名叫大正的士兵,杀死中队长荒田,然后投诚。次年十二月,驻潞城一名日军小队长也向八路军投诚,他受到热情接待之后说,日本大大的不好,这边大大的好。
一二九师在冀南军区对敌工作,建立一个“和平日军据点”。小队长津金少尉致信八路军,“谢谢贵军对我的慰问,祝你们快乐,八路工作员健康。”他还对送信人说,“我的眼光是向远处看,不只看手心这一点。八路每天每天多多的,十年二十年的打不完。八路的打不完,回国的希望的没有。”
一九四〇年四月,一二九师领导人在辽县。左起为李达、邓小平、刘伯承、蔡树藩
李达名言:“没过过士兵生活的将军当不好将军”
李达乃陕西眉县横渠人。宋代理学家横渠先生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李达戎马一生,军纪严明。
一九四六年,李达于晋冀鲁豫军区高级干部练兵会上提出,军队不能只打不练,须以临战姿态练兵,射击、刺杀、投弹、土工作业四大技术,官兵平等,皆要熟练。遂组织与会者进行刺杀射击,刘帅带头打靶。
李达教练射击,常引刘帅名言:“与其有百发一中的兵百名,不如有一发一中的兵一名”,又说:“什么叫‘以一当百’,这弹不虚发本身就是‘以一当百’。”
一九七二年,李达官至副总长。上任伊始,即组织“全军教导队长集训”。人称“孙胡子”的总参军训部副部长孙毅将军任总教练。
集训期间,所有高官全部“降级”:大军区干部当连长,军级干部当排长,师级干部为战士,吃连队伙食,过士兵生活。有人颇有微词。
李达引经据典,曰,刘帅讲,领兵人夏不挥扇,雨不张伞。兵圣孙子也说,士兵没进帐篷,将帅不要进;士兵没吃饭,将帅不要吃。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说,没过过士兵生活的将军当不好将军。
闻者印象深刻。
一九四六年五月,李达在晋冀鲁豫军区高级干部练兵会议期间组织射击训练(本篇图片均翻拍自《李达画传》、李达著《抗战中的八路军一二九师》等书)
文革中,李达将军组织全军展开训练,各部队上下遍吹打坦克之风。某次,李达至河南,见部队用炸药包打坦克,即止之,曰,现在武器发展,坦克装甲加厚,炸药包不过推它一下,不能再这般打法。有人对将军说,这是某某领导倡导的。将军即大声说,这样提倡是要害人,一切从战争实际出发。李达遂被扣上帽子“反对人民战争”。
二〇〇八年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记载,一九七六年,邓小平在反击右倾翻案风中被免职,李达处境困难,一度被称为右倾翻案分子。有人说风凉话,看起来李达在监狱里关了几年,不但没关错,还没关够。
李达将军坦然一笑,对为其担忧的夫人说,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不了再关我一回,我反正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他对老部属说,那几个人是纸老虎,总有一天要垮台,你们不要性急,要沉住气,要顶住,千万不能腿软!
【李达简介】
李达,一九〇五年四月十九日生于陕西眉县横渠区崖下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一九二六年加入西北军,一九三一年参加宁都起义,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二方面军、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晋冀鲁豫军区、中原军区、第二野战军参谋长,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志愿军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国家体委副主任、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顾问等职。
先后参加湘鄂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参与创建湘鄂川黔苏区和晋冀鲁、冀南、太岳等抗日根据地,参与指挥进军大别山、淮海、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和抗美援朝战争一九五三年夏季战役等。李达沉着果敢、多智善谋、正直务实,向以“好参谋长”著称。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一九九三年七月十二日,李达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八岁。同年十二月,《李达军事文选》出版。
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秦人悍将
小人物大人物特别报道
假如感觉这个故事还不错
欢迎点赞,感谢打赏原创
【原创声明】
这里的文图均为记录者木闻写摄
感谢关注,欢迎转发,授权转载
445595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