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保险
沪港通即将来临之际,许多投资者抛弃创业板甚至主板市场小盘题材股,转买大盘低价蓝筹股。想当然认为沪港通之后,大盘股会大涨,小盘股会遭冷落。其实,炒股票没有这么简单,上半年两地交易所宣布两地通之时,沪港AH比价中,对H股有折价的大盘蓝筹A股,约40家上市公司,折价20%的有20家左右。而到目前为止,折价最高的万科,不到15%。折价总量不到20家上市公司,折价率高的只有10%左右。大部分银行股,尤其是中小银行,已经是H股对A股有折价。五大商业银行价格按港币与人民币目前汇价已经基本接轨。相反,许多小盘H股价格远比A股低,大幅折价。这说明,上半年当两地交易所宣布下半年会互通时,上海交易所大盘蓝筹股的平均价格上涨约15%左右,而香港H股的价格相对平稳。两地股价大盘蓝筹股按目前汇价计算,套利空间基本消失。对境外资金来讲,如果需要买大盘蓝筹股,在香港交易所可大量买入,而到上交所买,还会有数量限制,不是无限量的,如果套利空间大,当然会蜂涌而入。如今,两地价格基本接轨,不需要以套利为目的进入上交所。
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境外资金,准备通过港交所买上交所股票,是专门买银行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吗?问题在于其同样价格在香港交易所可大量买,何必经过汇兑舍近求远呢?所以,千万不要简单想像沪港通仅仅有利于大盘蓝筹股。近年来,境外资金在选股理念方面与境内资金其实非常接近。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结构中,传统行业,周期行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平均市盈率都比较低。而高科技、互联网、新能源、新技术等上市公司,不分盘大盘小,都有较高,甚至很高的估值及市盈率。阿里巴巴目前100多美元的上市价格,在上交所上市的话,什么价格,敢想吗?
由此,笔者推断,沪港通之后,大盘蓝筹股还是处在价格相对稳定的阶段。大涨大跌只是短期事件影响。真正受益的是那些没有到境外上市的高科技、新技术、新能源、软件开发、机器人、互联网等类似公司。这些公司一旦被境外资金所了解,其估值会大幅提高。另外,沪港通之后,境内投资者80%是个人、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每天成交量资金仍以境内投资者为主,境外资金只占很小比重,虽然有影响力,但绝对不可能成为上交所成交量的主力,就好比当年QFII资金进入沪深交易所,本来以为会改变沪深投资者结构和股价波动结构,最终发现,境外资金占比太少,根本难以主导市场。同样,沪港通之后,对股价结构影响大的资金,肯定是境内的机构和个人散户。千万不要把手中有发展前景的小盘题材股,过早恐慌性抛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