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理财保险 > 你被谁卖了?-个人信息泄露之殇!-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办

你被谁卖了?-个人信息泄露之殇!-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办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日期:

返回目录:理财保险

最新资讯《你被谁卖了?-个人信息泄露之殇!-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办》主要内容是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办,活在信息时代,许多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刚买了汽车,保险业务员第一时间来推销车险;新房刚住进去几天,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活在信息时代,许多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刚买了汽车,保险业务员第一时间来推销车险;新房刚住进去几天,装修的、买家具的推销电话一个接一个;刚生完孩子还没出医院,母婴、奶粉商品经营者便发来慰问;买个手机、去银行办个业务,那些办贷款的、卖理财、开假发票的就像浇了肥料的庄稼一样蜂拥而至;甚至去商场超市购个物,回家后东西还没拆包装,那些异业联盟的商家也就打过来电话进行亲切慰问。我们不禁要问一问,这个时代,我们还有没有隐私可言?又是哪些不要脸的把我们的精准个人信息给泄露出去的?

你被谁卖了?-个人信息泄露之殇!

其实关于个人信息泄露和被骚扰,从十几年前手机刚普及短信功能时就开始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通讯以及数码产品工具功能的提升,个人信息泄露后的街道的骚扰的方式是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性了。发展到目前,基本上有:短信、电话、微信、QQ、朋友圈、APP推送等等各种方式,简直是让大家不胜其扰。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这个关于个人信息泄露和被骚扰的的话题。

你被谁卖了?-个人信息泄露之殇!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54%的网民认为个人信息泄露情况严重,86.5%的网民表示自己有因为个人信息泄露而遭遇困扰的经历,包括姓名、学历、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及工作单位等全部泄露。尽管数年前,刑法修正案就特别增加了针对个人信息泄露的关于打击个人信息违法行为的条款,也为打击此类犯罪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时至今天,不但没有周密细致的法律规定足以执法,也没有专人专项的重组执法力量进行执法,盗取、买卖个人信息以进行牟利的现象仍愈演愈烈。所以目前看来我国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事项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你被谁卖了?-个人信息泄露之殇!

首先让我们看看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几个原因:

1、各行业内管理不力,工作人员为谋私利主、被动出售

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不会与世隔绝,我们频繁地与外界交往,进行不间断的、大量的交互社交与经济活动,这就造成我们的许多个人信息时刻处于被泄露的状态。我们去购物、去消费、去进行许多的经济与社交活动时,一般往往会留下个人信息的记录。而例如汽车销售商、房产中介、医院装修企业、银行、消费场所等等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就会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个人信息,这些行业虽然一般都有系统或行业内部出台的关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见和指导规定,但由于许多从业人员法律意识单薄、内部执行管理疏漏、部分工作人员为谋取私利等因素,导致这些行业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而我们生活在这个格式细致、关联交互性极强的信息社会,不知道要留多少次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甚至家庭的其他人员的所有信息。如果我们把这些信息留给商家或公共服务部门时,某些工作人员为了自己的私利,出卖了服务对象的人格信息,带来的必然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不但造成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被打扰,申银会造成因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人身财产安全的隐患,那么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

你被谁卖了?-个人信息泄露之殇!

2、缺少强有力的法律保护

根据目前罪刑的规定,只有非法泄露和贩卖个人信息的切用以牟利的,才有判刑入罪的可能性。最近几年类似案例确实也不少I。但是对于确实疏于管理而导致行业内工作人员泄露信息的,还没有有效的法律制约手段。比如对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处置,以及对受害人的赔偿等问题,均没有明确法理依据。且在对谢露个人信息人员的行为进行主客观故意与否以及如何区分上,也没有明确的规定。而且更进一步,一句目前刑法规定的处罚力度,即使对贩卖个人信息用以牟利者的法理处罚程度也比较轻,导致违法犯罪成本较低,收益高于风险,许多人存在侥幸心理。这就成为这种信息泄露现象屡禁不止且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目前这个没有诚信、人人自危且责任感普遍缺失,仅仅依靠相关人员道德自律、遵守诚信,那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引发质不健全执法力度不严导致缺少强有力的法律手段来保护,人们即使发现了自己的信息被泄露,也往往会因为担心维权的结果不尽人意而最终放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侵害人去追责。

你被谁卖了?-个人信息泄露之殇!

3、对个人的信息保护意识不强

(1)对个人信息泄露的手段和渠道途径不敏感,自身防范意识差。例如交换后的名片、购物消费后所留的电话与生日、办理各类会员卡时所留下的各类信息(这个一般很详细)、在网站上注册账号是留下的邮箱和电话号码、淘宝购物所用的信息、街头填写的问卷调查表以及处于对例如银行、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的信任与畏惧而很直接的无防范的留下个人信息等。

(2)很多时候,人们无法确定到底是哪些机构泄露了我们的信息。比如买了一辆汽车,个人信息泄露了。但到底驾校还是汽车销售商还是交管部门泄露的,这是一个非常难以确定的问题,即使通过警务部门也难以确定,这就造成造成不知道以谁为对象提起维权。

(3)、维权成本过高以及国人的潜意识里不愿意轻易述诸法律。原因在于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影响、诉讼的成本相对过高、诉讼程序繁琐以及部分基层执法管理部门的不作为和懒政。

应当说,这些因素和现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存在巨大缺陷有着比很大的关系。在无意识中,我们的信息已经泄露,被有心人加以利用,你还无处申诉,因为确定泄露源头很难,要成功维权更难,即使抓获泄露贩卖者,其面临kin的刑事处罚也很轻,违法成本过低导致屡禁不止。

你被谁卖了?-个人信息泄露之殇!

更有甚者,个人信息泄露不但招致被无限制骚扰,更会引法诸如电信网络诈骗、冒用他人信息骗取银行贷款和信用卡、敲诈勒索、绑架、性侵、抢劫等严重刑事犯罪,社会危害更加严重。

你被谁卖了?-个人信息泄露之殇!

我们或许不会十分反感真正的能帮助解决我们实际需求的精准营销,对对于无限制的骚扰甚至诈骗,会导致我们人身财产安全的个人信息泄露,是可忍孰不可忍。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下面是个人性质的防范手段:

你被谁卖了?-个人信息泄露之殇!

1、不随意丢弃快递等单据。随着电子商务与信息科技的发展,网购和快递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拆完快递后,许多人把快递单随受扔了。这就有可能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2、车票机票等作废票据要正确处理。目前火车票和飞机票都实行实名制,票面上均显示持有者姓名和部分身份证号等信息。因此在到达目的地后千万不能随意将票据丢弃,即使要丢弃也一定要无害化处理后在丢弃(例如撕的粉碎或烧毁后丢弃)。

3、个人信息不外流。总是莫名其妙能接到一些推销电话,而且还不厌其烦地骚扰,甚至影响正常工作和休息。其实,这些骚扰电话很可能只是无意间在什么地方留下一条个人信息开始的。(例如购物、消费、扫码关注、支付等)因此为了尽量不被骚扰,在外不要随意留下自己的任何个人信息。

4、复印打印后删除相关信息。这个没什么说的,打印复印外东西后,一定要I登出各种系统,彻底删除痕迹。

5、保护网络上个人信息。来路不明的软件不安装,不要随便参加注册信息获赠品和分享关注流信息后可分享等类的网络活动。到正规网站购物,网银、微信等支付密码最好定期更换。带有中奖或者是奖品认领等相关链接的邮件不要轻易打开,日常购物消费等必须留下个人信息的时候,做好相关记录收集资料和证据,一旦出现个人信息被泄露发生被骚扰甚至人身财产损失,也能尽量保留维权依据。

你被谁卖了?-个人信息泄露之殇!

其实以上只是个人防范手段而已,如果要真正在全社会范围形成合力,彻底铲除个人信息泄露、倒卖问题,还需要整个社会和立法执法者层面全策群力,联动处理。还是建议国家进行如下调整:

1、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打击不法行为力度

2、通过网络互联网技术手段监控监管,个人信息侵害与企业信用挂钩,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3、提高个人信息保护等级 ,加大执法巡查力度,一旦发现,严厉打击

4、互联网技术层面进行查漏补缺,以技术手段控制个人信息泄露

5、加强行业监督和舆论监督,普及个人信息保护防范泄露知识,提高个人保护意识 。

你被谁卖了?-个人信息泄露之殇!

在今年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通报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是两高院首次就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出台正规司法解释。而且我国刑法还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此前以及此次司法解释,非法获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者可获刑已经明确了法理依据。但目前我们所担心的仍然主要是执法力度和执行规范的问题。再次还是要呼吁一下,请相关管理和执法部门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还我们一个平静的生活。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