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保险
2017年非挂牌公司买壳新三板蓬勃发展,数量达到11起,2017年Q1有2起,2017年Q1有2起,2017年Q3有7起。非挂牌企业买壳新三板企业持续增长,非挂牌公司通过收购获得其控制权,买壳目的明确,后续可能注入其它资源。
虽然新三板挂牌门槛比较低,但很多企业还是因为各种原因被挡在了门外,这样就产生了源源不断的三板壳需求。有需求有供给就会有交易,有交易就需要中介。
2015年的短暂牛市催生了新三板壳生意。2014年8月做市商制度推出后,“壳资源”开始持续升温,起初价格在500万至1000万之间,半年后翻至2000万,最高曾攀至3000万以上。最惊人的报价是3500万,当时卖方还要留10%的老股,想等着坐轿子再赚一些。在2015年一起壳交易中,因壳方股票代码带有“77”,壳价直接上浮200万。
据数据信息显示,而今年3月23日新三板单日摘牌企业高达23家,这一数量仅次于去年8月31日的30家,位列历年来单日摘牌企业数第二。
截至4月3日,新三板摘牌企业已高达304家,这一数据是去年同期摘牌企业数量的5倍不止。摘牌潮愈演愈烈,有业内人士称,这是新三板市场继2015年的狂热后,逐渐趋向理性的表现,属于正常现象。但在这一“正常现象”背后,投融君发现,另一种“异常交易”仍在发生—新三板壳交易。
事实上,借壳在新三板上已不是新话题。2015年10月28日,广东欧美城汽车文化有限公司借壳st鼎讯(430173)后率先恢复转让,意味着业界瞩目的新三板首例成功借壳案正式出炉,并成为众多希望通过借壳方式登陆新三板的企业以资参照的标杆。
此后,新三板借壳持续走俏。根据当时的报道,新三板壳资源的价格,从几百万元攀升到2000万元左右,期间最火的一段时间,三板壳资源交易价格曾一度高达3000万左右。2016年一整年下来,北上广壳价在2000万以上,而二三线城市壳价在1500万至2000万之间。到了今年壳价一路下滑,不断刷新着最低价,1300万、1200万、1000万……
当然好壳价还是坚持不降。2017年5月份,“北京文化壳,15年挂牌,股东6个,流通股50%,壳价1700万”,有人质疑是否太贵了,有人说这还真不贵。买壳到底要图便宜还是图漂亮,似乎难以说清。
尽管壳市场在冷下来,但进入这个市场的人却变得越来越多。“因为新三板门槛低,公司也多,只要手上有资源就能做中介”,文力说,券商、会所、律所、投顾公司都可以做。这样就产生了大量专职或兼职的新三板壳中介。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年至2017年,市场披露的收购报告书共有180个左右。剔除2013年前的零星交易,真正密集成交是在最近三年,每年平均每年60个。
据去年1月份统计的历史成交仅110个,而这个数字在去年7月已被刷新到180个。换言之,这6个月新增了70个项目。
那么什么样的壳标的会比较受买方欢迎呢?优质壳主要有五个特征:
第一、挂牌时间长,可流通股份多,收购方能较快拿到控制权,
第二、拥有某些特定资质,如高新技术企业资质;
第三、股权相对集中,股东人数较少;
第四、轻资产企业最佳,能避免负债带来的不可控风险;
第五、地域问题,由于资金方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相应地,这些城市所在地的壳标的价格相对要贵一些。
也正如上述目前新三板壳市场中,卖方远多于买方。“特别是比较明智的买方,把这个市场规则了解得比较清楚的买方,很少。”在新三板借壳潮中,也不乏操作失败的案例。“(它们)借壳之后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在这个市场做点什么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差不多算是失败的,像这种失败的原因,更多的是参与这个市场的主体,对整个的规则理解不够透彻,对这个市场的认识不够透彻。”
据投融君了解,目前,《非上市公众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非上市公众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以及证监会颁布的其他规定和股转系统公布的相关业务规则,尚未对新三板“借壳”作出官方定义以及特殊规范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股转系统曾于2015年8月6日通过其官方微信对新三板“借壳”发表如是意见:针对可能涉及“借壳”的并购重组行为,全国股转公司在审查中将保持与挂牌准入环节的一致性,避免出现监管套利;相关规则正在研究制定过程中,将择机发布。
既然对并购重组的审查保持与挂牌准入环节一致性,为何企业不自己独立挂牌呢?,大多数借壳企业最大的障碍就是公司经营时间还不够。因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挂牌条件适用基本标准指引》中规定,申请挂牌企业需依法设立且存续满两年。
毕竟新三板市场是最接近注册制的一个市场,它的门槛并不是那么高,与A股的壳不一样,成交价千百万,壳方的资产可能也只有千百万。
获取更多投融价值资讯,敬请关注云投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