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保险
荒漠戈壁深处的宁夏盐池县,在西北名气不小。一是穷出了名,二是其特产滩羊国内闻名。这里生态条件恶劣,种粮难;滩羊可以赚钱,但养殖资金缺口太大。
为帮助农户解决发展资金问题,近年来,盐池县把小额信贷作为脱贫攻坚的第一抓手。“小额信贷是脱贫致富的‘金钥匙’。”盐池县县长戴培吉介绍:盐池率先在全区全面推行扶贫小额信贷,完成了贫困户贷款全覆盖和金融扶贫精准统计和信息共享,破解了扶贫小额信贷10大难题,在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难、贷款贵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盐池县扶贫办主任范钧介绍:“全国金融扶贫培训会连续两年在我县召开,金融扶贫‘盐池模式’向全国推广。回顾几年来盐池的金融扶贫工作确实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政府发力,银行担当。《盐池县金融发展规划》《盐池县加快扶贫开发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在构建金融扶贫体系、制定优惠政策、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金融扶贫政策体系。同时,坚持党建带扶贫,探索建立党员“1+1”“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等助贷扶贫模式,把支部建到金融链、产业链上,充分发挥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党员干部的带动作用。
厚植诚信体系。近几年盐池县把完善农村金融信用体系作为推进扶贫小额信贷的“总开关”,改变原有评级授信标准,创新推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诚信度占60%,家庭收入30%,基本情况10%即“631”评级授信系统;根据评级结果确定授信额度,发放“金扶卡”。农户一次授信,3年内随用随取,不用时不产生利息,有效降低了贷款门槛和贷款成本;积极构建“四信平台”,按照“1531”的比例(即精神文明10%、信用情况50%、家庭资产30%、基本情况10%),将全县所有农户的信用情况由低到高分为A、A+、AA、AAA四个信用等级,信用等级越高,在贷款项目支持等方面享受的优惠越多。
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抓住国家实行金融扶贫的政策机遇,与信用社、农业银行、宁夏银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龙头企业进行衔接沟通,瞄准产业落实贷款,咬住滩羊、黄花、小杂粮等特色产业不放松。截至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存栏滩羊基础母羊达33.7万只,种植黄花2814亩、小杂粮14.9万亩。
创新实施融资撬动,建立扶贫资金“蓄水池”。县政府牵头成立了中民融盐扶贫担保公司,县财政拿出5000万元,引导社会融资入股5.5亿元,形成3亿元的扶贫担保基金和3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撬动银行30亿元的信贷资金,两年来中民融盐扶贫担保公司一家企业就向30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2336万元,户均贷款7.6万元。
“截至2016年底,全县扶贫小额信贷贷款余额已达31.4亿元,贷款户达2.8万余户。”范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