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保险
去年3月,华夏银行迎来一位新董事长。
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金融老将”,不仅在证券、信托、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担任过高管,作为产权代表管理过保险公司,而且在实体经济企业也有丰富的任职经历。他就是李民吉。这些丰富的经历对担任银行董事长很有帮助,也让李民吉掌舵的华夏银行备受市场期待与瞩目。
李民吉也不负众望。履新后,在继承和发扬华夏银行良好传统的基础上,他结合自己在不同金融机构的实践经验,对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快推进华夏银行改革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集中广大干部员工的智慧,带领华夏银行出台了2017—2020年发展规划纲要,为华夏银行未来发展确立了明确目标和清晰思路。
2018年5月18日,在北京东长安街华夏银行大厦,李民吉接受了《中国金融家》记者的独家采访。“如果说以前的金融从业经历对现在的工作有什么影响,那就是对如何做好银行经营管理中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三者之间的平衡有更深刻的体会。”李民吉笑着说。半个上午的对话,让记者深切领略到这位“金融老将”守正出新的智慧格局,感染于他对金融工作的热情,瞻望到华夏银行的美好未来。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华夏银行实施四年发展规划纲要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华夏银行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走市场化发展道路。2018年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提升发展质量,推动六大战略重点实现有效突破。”谈到近期工作,李民吉语气坚定。
做“金融服务的资源整合者”
希望商业银行在多元化、综合化经营过程中,能够真正理解好中国金融、中国市场。
——李民吉
“银行发展不仅要大,更要强;不仅要稳,更要优。”李民吉告诉记者,在新发展规划纲要中,华夏银行确定了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强化零售业务发展、完善综合化经营布局、建设“京津冀金融服务主办行”、深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和打造绿色金融特色业务六大战略重点,都是为了追求“大而强”,确保“稳而优”。
这是李民吉经过深思熟虑和多方考量后提出的发展要求。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金融工作要回归本源,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李民吉表示,建设“京津冀金融服务主办行”、深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打造绿色金融特色业务几大重大战略,都是华夏银行从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出发,紧跟国家发展战略,依托自身积累的相对优势,坚持不懈地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努力要形成的业务特色和服务品牌。
李民吉认为,现在有两大力量正在重塑银行业的竞争格局,一个是强监管、去杠杆的政策约束;一个是金融科技的强力驱动。只有经受住去杠杆、防风险的考验,又能获得金融科技红利的银行,才能真正拥有未来。金融科技重塑着金融业态和服务方式,已成为银行竞争的关键因素。信息科技新技术的应用,使银行经营发展发生深刻变革,金融科技成为引领银行业拓展客户、改变服务、防控风险、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区块链、智能物流等科技的运用,将推动业务和经营模式转型,成为银行业新一轮竞争的主战场。
“在这种大变革、大转换的背景中,华夏银行把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作为六大战略重点之首,就是要瞄准金融科技的重大变革,强力推动以大数据、云平台、移动、互联、智能为基础的金融科技发展战略,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实现‘换道超车’。”李民吉说。
除了金融科技兴行,完善综合化经营布局也是华夏银行的一个重大战略。李民吉分析,未来几年,客户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特点,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需求升级将给零售金融带来巨大空间。同时,移动网络和金融科技的进步,也给零售金融带来低成本的、集聚式的发展“窗口”,轻资本业务和综合化经营在银行业务结构中越来越重要,商业银行的零售化、综合化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业务结构、收入结构以及盈利模式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记者了解到,华夏银行把零售金融作为全行业务转型的重要抓手,构建统一、高效、协调有力的大零售板块,不断完善零售金融业务体系,加快推进零售业务全面线上化,提升零售业务规模占比和盈利贡献度。
同时,华夏银行通过丰富综合化金融服务手段,进入非银行金融领域,加大与金融同业合作力度等各种方式,推进综合化发展策略,用李民吉的话说,就是做“金融服务的资源整合者”。
李民吉之前长期在直接融资领域工作,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他认为,“服务实体经济既需要直接融资的服务工具,也需要间接融资的服务工具。如果有可能的话,这两个工具都要用好。商业银行的客户最多,去做金融资源的整合业务,是有优势的,要发挥好这种优势。”他在采访中说道,“希望商业银行在多元化、综合化经营过程中,能够真正理解好中国金融、中国市场。”
记者关注到,今年4月份,华夏银行发布公告,宣布拟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和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子公司。对此,李民吉在采访中表示,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是顺应监管政策导向、增强资产管理业务竞争力、实现有效风险隔离的重要举措。设立子公司可明确资产管理业务的主体地位,完善和优化组织架构,提高综合化经营能力。
2017年5月11日,华夏银行与15家北京市属国有企业签署战略协议。
建设“京津冀金融服务主办行”
“立足北京、辐射京津冀、面向全国”是我们基本的机构布局。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既是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客观要求,也是华夏银行树立和巩固区位优势、占据金融战略高地的内在要求。
——李民吉
华夏银行是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一家北京市属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是应有的国企责任和国企担当。据了解,华夏银行有六分之一的机构网点分布在京津冀三地,资产规模占全行的五分之一。“‘立足北京、辐射京津冀、面向全国’是我们基本的机构布局,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既是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客观要求,也是华夏银行树立和巩固区位优势、占据金融战略高地的内在要求。”李民吉告诉记者。
去年以来,华夏银行把建设“京津冀金融服务主办行”作为坚定不移的战略重点之一,在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要举措,成果显著。
李民吉介绍说,华夏银行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为指针,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移、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六大领域做好金融服务,形成首都金融机构的鲜明特点,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注入金融“活水”。
为融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华夏银行主动拜访了西城、东城、朝阳、海淀、丰台等区的区委区政府,以及首创、金隅等企业,主动上门对接金融需求,与房山区以及15家北京市属国企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覆盖16个区、47家市属国企一对一主办机构对接机制,并搭建了总分支三级行联动营销服务平台,全面推进服务深度和广度。至此,华夏银行与北京市80%以上国企、90%以上央企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实体经济多元化、多渠道融资提供优质服务,有力支持了北京地区一大批企业重点项目的落地。
“同时,华夏银行大力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通过加大资源配置和网点布局力度,积极申请设立城市副中心一级分行,今后将在信贷、产品、人员等方面给予倾斜。”李民吉告诉记者。
华夏银行在北京中关村设立了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打造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推出了“创业易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契合科技企业特点的创新产品,并参与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有力支持北京科技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华夏银行还成立了总行文创产业中心和北京文创产业管理部。通过加快机制建设和产品创新,积极对接北京文创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在中国文化软实力逐步建立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金融力量的强大支撑,华夏银行将以文创产业中心及北京文创产业管理部为新起点,守护创意的种子,让更多的文创企业枝繁叶茂。”李民吉说。
雄安新区的设立,标志着当前京津冀协同一体化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李民吉告诉记者,华夏银行“把支持雄安新区当成自己的事”,迅速响应建设雄安新区这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说到做到。2017年8月15日,华夏银行安新支行正式开业,成为雄安新区成立后全国金融机构在此新设开业的第一家金融服务网点。今年4月16日,华夏银行容城支行正式开业,同时华夏银行还在积极推进设立雄安新区二级分行。
“要靠专业提高效率,再靠效率深化服务。”李民吉告诉记者,华夏银行已与雄安集团开展战略合作,设立了规模200亿元的雄安新区建设专项基金。“在与雄安集团合作中,我们能更直接、更近距离地了解整个雄安新区建设的金融需求,及时跟进。”李民吉表示,华夏银行正积极探索供应链金融产品与雄安新区区块链平台合作模式,以便为雄安新区企业和个人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记者了解到,华夏银行总行与北京、天津、石家庄三家分行之间建立了联动服务机制,将紧紧围绕京津冀三地功能定位,做好产业转移、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环保、污染治理、自贸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的金融服务。
“下一步,我们还准备专门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办公室。”李民吉透露。他介绍说,近两年,华夏银行为首钢、北汽、北京焦化等企业外迁,以及北京锦绣大地、大红门服装城等迁移项目提供了有力的融资支持,还设立了规模200亿元的京津冀重点项目专项基金,在信贷安排上优先支持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治理和产业升级转移等具有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点项目。
坚持做“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
要靠市场化的方式、靠金融科技进步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把银行被动地去支持变成主动地去服务。这个转变我认为是历史性的。
——李民吉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市场关心的焦点问题,也是个“老大难”问题。为什么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难以解决?在李民吉看来,“本质上是存在资本属性与融资需求匹配度问题。中小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造成商业银行对它们的未来预期存在疑虑。”
但目前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群体是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之一。“银行一定要跟着国家战略走,必须服务好国家战略。”怎么服务?李民吉表示:“要靠市场化的方式、靠金融科技进步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把银行被动地去支持变成主动地去服务。互联网、移动化、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应用,能够有效扩大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提升风险管理的精准度,降低银行运营成本,这个转变我认为是历史性的。”
作为我国第一家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的上市银行,华夏银行长期注重质量效益型发展,客户稳定而广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品牌是其多年积累的特色和亮点。
“华夏银行将服务小微企业作为落实普惠金融的着力点,坚持差异化和特色化经营,不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满意度。”李民吉介绍说,首先运用“互联网 ”和“金融科技”,推动华夏银行客群裂变式开发,打造华夏银行的“网贷”品牌。他举例说,华夏银行目前研发了具有业内领先优势的“年审制贷”、“网络贷”、“电商贷”等产品,构建了线上产品与线下产品相结合、适用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O2O特色产品体系。此外,还创新推出“房贷通”、“光伏贷”、“小微金融APP”等特色产品,并依托支付融资系统,为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专业化、有特色的综合金融服务。
与此同时,华夏银行高度重视小微金融服务的机制保障,在38家一级分行成立了小微企业金融部,持续完善“总行-分行-支行”的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和“专业化经营、流程化管理、个性化考核、立体化营销”的小微企业服务保障机制。
“我们正计划组建专门的普惠金融部。”对于下一步普惠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安排,李民吉告诉记者,将通过实施独立的信贷计划、资本计量、风险政策、授信审批和拨备核销等专项机制,进一步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打造“绿色华夏”品牌
努力提升全行业务的绿色含量,努力将绿色金融打造成华夏银行的一张名片、一个标识、一种价值理念。
——李民吉
绿色发展是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目前,商业银行纷纷布局绿色金融业务,华夏银行更是走在前面。
打造绿色金融特色业务是华夏银行新规划的战略重点之一。“2017年我们专门组建了绿色金融中心,建立了绿色信贷、绿色投资长效机制,在战略上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重点关注节能环保、生态治理、新能源、绿色交通、绿色消费等领域。”谈起绿色金融,李民吉要说的话很多。
“我们的规划目标是努力提升全行业务的绿色含量,努力将绿色金融打造成华夏银行的一张名片、一个标识、一种价值理念,形成绿色金融的品牌特色和差异化竞争优势。”李民吉接着告诉记者。
他介绍,目前华夏银行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方面起步早、有特色。华夏银行的绿色金融之路要追溯到2002年。那一年,华夏银行与世界银行在能效领域合作交流,开启绿色金融业务探索之旅。近年来,华夏银行连续承接多期法国开发署和世界银行的绿色金融转贷款项目,其中包括世界银行与华夏银行合作的业内首创、单体资金量最大的“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融资项目”。
有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17年末,华夏银行累计为该项目下的66个子项目提供了转贷款服务,配套人民币资金投放超过45亿元。这些子项目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近3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19万吨,相当于让北京市7万辆出租车停驶51个月。
亮眼的数据,让华夏银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绿色金融风采。李民吉告诉记者,华夏银行多次与法国开发署、世界银行等境外机构进行互访,派出专业人员参加巴黎气候大会并在中国角做主题发言,与世行共同开展绿色金融研究等。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华夏银行作为唯一一家商业机构,与国家发改委、河北省共同承接了全球环境基金赠款项目。”李民吉说到这里,充满自豪。
第二个特点是华夏银行在绿色金融业务创新方面不断探索、契合需求。李民吉举例说,为支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环境治理,华夏银行设立初始规模为100亿元的京津冀碧水蓝天产业投资基金;为充分发挥绿色金融作用,助推长三角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华夏银行在湖州设立了100亿元的绿水青山基金;为支持珠三角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华夏银行参与设立了规模约2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基金;为推动国务院新批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绿色产业发展,华夏银行与相关省及试验区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与贵州省政府签署了600亿元战略合作协议⋯⋯重视产融结合,深耕绿色金融,如今华夏银行已形成立足北京、服务全国的绿色金融辐射网络。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从管理机制、审批流程等方面不断创新,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大幅度提升绿色资产占比和绿色金融客户数量,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李民吉说。
华夏银行支持污水处理,建设美丽厦门。
让“不怕风险”掷地有声
只有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到位,才能使“不怕风险”不成为一句空话。
——李民吉
“华夏银行是一家企业,一家上市公司,要对广大股东和投资人负责,要对所有存款人负责,要对全行所有员工负责,要推动实现股东价值、银行价值和客户价值的统一。”在李民吉看来,“发展是硬道理,但我们要的是有质量的发展。有质量的前提是防控好金融风险。”
李民吉告诉记者:“华夏银行有一个非常优良的传统,就是始终坚持依法合规、实事求是。我们在表内的信贷资产,坚决不因为风险质量变化而出表规避,坚决不以非洁净出表的方法掩耳盗铃。”
风控是关乎金融机构生死的“生命线”。李民吉认为:“只有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到位,才能使‘不怕风险’不成为一句空话。”
“我们对风险管理非常有信心。”李民吉阐释了华夏银行在防控风险方面的“三个坚守”,即坚守风险底线,坚守制度规划,坚守内部员工道德风控。“当前最主要的工作要提高我们对整个市场风险的判断能力和识别能力,信贷风险控制、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一定要扎实。” 他告诉记者。
2017年以来,华夏银行风险管控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总体实现安全平稳运行。说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李民吉还认为要突出“六个重”:
一是重政策。“服务和贯彻国家政策与化解金融风险是统一的,要坚决落实国家宏观调控及相关产业政策,顺势而为。”李民吉表示,中央近几年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华夏银行把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制定全行政策的根本性要求,持续调整全行信贷资金投向,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对实体经济服务能力。
二是重文化。李民吉解释,世界金融史上无数案例表明,对利润的无限制追求、合规管理不到位往往是重大金融风险的直接导火索。当前华夏银行正在积极贯彻落实中国银保监会统一部署的金融市场乱象整治工作要求,重点就是要规范员工业务操作行为,树立“事事合规、人人合规”的合规文化。
三是重机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绝不单是风险条线、风险人员的责任,也是银行全员的责任。”李民吉告诉记者,建立风险防范的三道防线,不仅是监管要求,更是银行惨痛教训的总结和实际业务的需要。具体地说,就是要将董事会对全面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监事会的监督责任、高级管理层的实施责任、业务条线的直接责任、风险条线的管理责任、审计条线的审计责任,全面落实到位、切实落实好。
四是重预防。李民吉直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防患于未然,抓准、抓小、抓早,就事半功倍,否则风险积聚,小问题可能演变成大风险。为此,“我们坚持实施严格的全面风险管理,加强全面风险识别,及时提足风险准备金,增强资本的风险吸收能力,持之以恒打造银行业的百年老店。”他说。
五是重技术。近些年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进步飞快,华夏银行尽快适应形势变化,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开展风险防控。目前,华夏银行正在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等新手段开展风控,探索建立风控模型创新实验室,积极建设智能风控平台。
六是重队伍。李民吉强调,“风险管控的水平最终取决于专业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能力。”为此,华夏银行确立了“讲党性、有德性、有悟性”、“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市场化”的干部培养和选拔标准,逐步实施重点条线专业人才序列管理,着手建设自有培训基地,打造和锤炼一大批风险管理专业队伍。
正是对风险防控的坚守,让华夏银行的发展以稳健著称。成立至今,华夏银行走过了奋勇拼搏、成果丰硕的发展历程。截至2017年末,华夏银行总资产规模达2.5万亿元,在2017年英国《银行家》全球1000家银行排名中,华夏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和总资产分别位列第67位和第70位。
采访临近结束时,记者问李民吉对华夏银行未来发展的愿景是什么,他表示,华夏银行将以存款立行、科技兴行、人才强行作为根本的战略导向,坚持特色化、数字化、综合化、轻型化的发展方向,努力建设成为“大而强”“稳而优”的现代金融集团。
相信李民吉凭借丰富的金融实践经验以及高屋建瓴的格局意识,将带领华夏银行继续砥砺前行,续写华章。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