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保险
作者 / 首席金融分析师 徐承远
金融业务部 李柯莹
前三季度,受资本市场震荡下行影响,上市险企投资收益率普遍下滑。但保险业务收入的稳健增长和准备金计提压力释放,一定程度上对冲了投资端的负面影响,上市险企利润增速大幅分化。其中中国人寿投资收益拖累净利润增速为负。产品端,上市险企寿险业务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续期保险产品对保费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主要得益于非车险业务的快速增长,上市险企财险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同时,上市险企偿付能力较为充足,均远高于监管水平线,为其业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业绩综述
上市险企2018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与净利润整体平稳增长,中国人寿投资收益拖累净利润增速为负
2018年前三季度,受资本市场震荡下行影响,各险企投资净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波动剧烈,但保险业务收入的稳健增长和准备金计提压力释放一定程度上对冲了投资端的负面影响,使得上市险企营业收入整体增长平稳,但各家险企经营业绩大相径庭。同期,四家上市险企合计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17047.3亿元和1196.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5%和9.7%。其中,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和新华保险分别实现归母公司净利润198.7亿元、127.2亿元、794.0亿元和77.0亿元,分别同比变动-25.9%、16.4%、19.7%和52.8%。中国人寿受资本市场的波动影响较大,业绩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人寿投资收益为838.7亿元,同比下滑15.5%;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由45.6亿元转为-54.1亿元;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较多减值损失影响,中国人寿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同比增加155.6%。
寿险
上市险企寿险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新单增速逐季回暖,续期业务拉动效应明显
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和新华保险寿险业务保费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1%、14.2%、21.2%和11.3%,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其中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转型较早,占比较高的续期业务拉动效应明显,保费收入增速处于行业前列。2018年初,在万能险不得以附加险形式存在、快返型产品被监管停售、理财产品收益上浮等负面因素影响下,上市险企开门红承压,新单保费增速下滑幅度较大。二三季度上市险企发力保障型产品销售、加强保障型产品代理人素质培养和销售能力提升,上市险企新单增速逐步回暖。
上市险企建立了“以个险渠道、长期期缴业务为核心”的业务发展模式,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其中中国平安保费收入增速领跑上市险企,主要得益于前三季度公司加大了长期期缴“守护福、爱满分等年金+重疾产品”的推广。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554.25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第三季度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0.9%,较第二季度的同比增速提升了1.0个百分点,新业务价值增速持续改善。前三季度中国平安新业务价值率42.1%,同比提升4.3个百分点。
中国太保亦主动控制价值率较低的利赢年年系列产品销售,并强化终身寿险和重疾险等长期保障型产品的销售。已披露数据显示,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续期保费增长较快,续期拉动效应明显。新华保险续期保费三季度同比增速为29.4%,较去年同期提高10.1个百分点,其在总保费结构中占比达78.26%,推动总保费实现11.3%的同比增长。中国人寿前三季度实现续期保费收入3162.85亿元,同比增长28.7%;其产品多元化策略深入亦不断推进,长期险首年保费中前五大险种保费收入占比同比下降17.4个百分点。
财险
上市财险企业行业龙头地位稳固,综合成本率处于较低水平,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财险公司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的分别为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车险业务占财险业务的比重约为七成,随着商业车险费率改革进一步深化、险企拥有更大的条款开发权和自主定价权,上市龙头险企的定价、品牌、服务等优势更加明显。受益于此,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老三家市场占有率呈增长趋势。2018年1~8月,上述三家财险市场原保费收入市场份额为63.70%,较2017年上升了0.21个百分点。
2018年前三季度,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和平安财险三家龙头的原保费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分别为2937.07亿元、889.83亿元和1811.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3%、13.5%和15.0%,主要得益于非车险的快速增长。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太保财险和平安财险非车险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0.8%和44.4%,车险分别同比增长8.0%和6.6%。在商车费改不断深化导致的价格竞争日益激烈和新车销量增速下降背景下,车险保费收入增速承压,非车险业务将是财险业务增长的推动剂。
综合成本率是衡量财险公司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近年来,凭借规模成本优势,龙头险企综合成本率始终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太保财险综合成本率持续改善。
投资
受资本市场震荡下行影响,上市险企投资收益率普遍下滑
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资本市场震荡下行,上证50指数下跌8.87%,沪深300指数下跌14.69%,中证500指数下跌23.20%,创业板指下跌19.47%。受此影响,各险企投资收益率均同比下滑。总投资收益率方面,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分别为4.0%、3.32%、4.70%和4.8%,其中新华保险总投资收益率下降幅度较小,表现相对较好。中国平安由于实施IFRS9会计准则,造成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浮亏增加较多,若按照旧口径,中国平安总投资收益率为4.9%,优于行业。
资产配置上,上市险企把握上半年利率相对高位窗口,加大对长久期固定收益资产的投资力度,在资本市场震荡的背景下对权益类资产的投资则呈现更为保守的状态。从三季报看,仅有中国太保披露了各类资产的占比情况,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中国太保的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为83.7%,较2017年末增加了1.9个百分点;权益类资产占比为13.3%,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主要降低了股票和权益性基金的配置。全行业的资产配置亦呈现更为保守的状态。截至2018年8月末,保险行业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占比为12.4%,较年初下降了1个百分点。
虽然三季度各险企投资收益率均同比下滑,但对于险资的投资收益不必过于悲观。10月以来,监管层不断释放保险资金运用的积极信号,引导设立不纳入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计算投资比例的专项产品、取消险资股权投资行业范围限制,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发挥保险资金大资金、长资金的优势。上市险企有望加大股票与基金的投资比例,股权投资行业范围限制亦将被取消。而且目前整体市场的估值已经接近历史底部,部分优质蓝筹股投资价值显现,险企后续的投资收益率或将有所改善。
偿付能力
上市险企偿付能力较为充足,均高于监管水平线,为其业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上市险企偿付能力较为充足,均高于监管水平线。2018年9月末,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73.25%和262.17%。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未公开集团偿付能力充足率。从业务板块来看,中国太保寿险和财险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53.0%和273.0%,中国平安寿险和财险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27.80%和219.0%,偿付能力较为充足,为其业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声明:本文是东方金诚的研究性观点,并非是某种决策的结论、建议等。本文引用的相关资料均为已公开信息,东方金诚进行了合理审慎地核查,但不应视为东方金诚对引用资料的真实性及完整性提供了保证。本文的著作权归东方金诚所有,东方金诚保留一切与此相关的权利,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授权不得修改、复制、销售和分发,引用必须注明来自东方金诚且不得篡改或歪曲。
编辑:Lee 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