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保险
自5月初监管部门要求行业自律,清理按日均规模分档计息的活期存款产品,多数民营银行悄然下架作为“揽储利器”的智能存款。那么,这些民营银行的近况如何?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随着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降,及“互联网宝宝”类产品收益率连续多日步入“2”时代,民营银行储蓄存款逆势杀出重围,占据互联网流量平台核心“C位”。
“高调”的存款
近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对多家互联网金融销售平台进行梳理发现,多家民营银行储蓄存款出现在平台“新手推荐”、“热销榜”等显眼位置,颇受关注。
例如,8月26日,记者打开京东金融“银行精选”栏目,赫然映入眼帘的便是蓝海银行、亿联银行等民营银行储蓄存款的产品推荐。在产品推荐排行榜上,前5名均被民营银行占领。
具体来看,第一名为金城银行-金慧存03期,最长可存5年,储蓄存款利率4.15%;第二名是蓝海银行-蓝贝贝,3-5年存款利率为5%;第三名新网银行-半年得利,最长可存5年,储蓄存款利率4.6%;第四名是富民银行-富多利,5年期存款利率为4.8%;第五名亿联银行-利添利,5年期存款利率为5.68%。
记者注意到,仅在第10位及11位才显露出“股份制大行”的身影,分别为平安银行-现金宝(7日年化收益率3.17%)和民生银行-安邦安增益2号(7日年化收益率3.67%)。
从收益率来看,在该平台热销的51款产品中,民营银行产品的收益率多数集中在4%-5.68%区间,相比其他银行3%左右的收益率要高一些;从投资门槛来看,多数产品仍然可以50-100元起投,并支持随存随取、分档计息。
值得注意的是,民营银行存款利率一如既往保持“高调”。在个别民营银行产品说明中,显示利率调整记录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例如,新网银行今年利率调整的次数最多为4次。以该行某产品为例,利率调整记录显示,从今年3月19日利率变更为4.3%,5月22日利率变更为4.3%,7月1日利率变更为4.4%,8月12日利率变更为4.8%,产品期限360天,每期返息收益率为4.8%。
除此之外,记者还注意到,度小满金融APP的理财栏目与银行相关产品也仅显示存款类,难觅银行理财产品的身影。在显示的20款储蓄存款产品中,涉及5家民营银行,多数产品期限为1个月-1年,收益率普遍集中在3.9%-4.95%。
反观传统银行APP的营销模式,其更多的在显眼处营销基金、净值型理财等多种类别的金融产品,较少出现个别产品独占“鳌头”的现象。
多重诱因驱动
那么,为何会出现如此迥异的营销风格?在业内人士看来,是多重因素驱动所致。
“这一定程度上源于第三方互联网销售平台对银行理财产品代销资质的匮乏。”融360大数据研究院主编殷燕敏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资管新规中明确规定,要求非金融机构和个人未经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许可,不得代销资管产品。“从监管条例来看,多数代销平台是没有销售银行理财产品资质的。”
同时,在业内人士看来,民营银行存款占据流量平台重要位置也属于正常现象。“在资管净值化转型大趋势下,银行理财收益率下跌早已是共识,毕竟一款能够兼具流动性、收益不输于理财的存款本身便有很高性价比,能够起到吸引客户、相互引流的作用,并且随着监管对此类产品管控趋严,也一定程度加剧它的稀有性。”某国有大行相关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据悉,今年5月初监管部门召开会议,要求行业自律,清理按日均规模分档计息的活期存款产品,随后,多家股份银行开始着手清理或者收缩智能存款业务,还有大银行部分智能存款产品到期不再续约或者计划停售。
另据融360研究院监测数据,2019年8月19日-8月25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1717只,较前一周下降251只。从收益率来看,上周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1%,较前一周下降1BP(基点),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仍在迈进。
为何民营银行对高息存款难以割舍?对此,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民营银行不能像传统银行那样拥有密集的物理网点及庞大的销售队伍,所以在揽储上仍主要以线上作为主要阵地。他们在自身流量及营销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借助外部平台合作,主要看中的是互联网平台庞大的用户流量及品牌声誉。因此,会出现民营银行在个别流量平台扎堆的情况。”
“受到地域和网点的限制,获客难度较大,民营银行不得不利用高息产品来吸引用户。而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有较大的流量,可以为银行导流。存款产品通过开设类电子账户,即可完成用户的资金转入转出,实现获客,因此在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看到的导流产品都是创新类的存款产品,而非银行理财产品。”殷燕敏表示,从银行的购买协议来看,此款产品依然是存款,50万元以内受到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
“此外,近年来民营银行资产规模快速扩张、净息差收窄等特征较为明显,民营银行亦期望通过规模效应的积累,来获得长期持续的业务增长。”苏筱芮表示。
(国际金融报记者 马嘉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