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保险
这几年来,总是众多的乡镇经销商感叹家电业的日子难过了,眼看着不少的农村家电实体门店,或关门歇业,或转行。其实,大量家电连锁大卖场的日子才真难过,他们关店速度更快、关店数量也不少。如今更面临着“店还在、人没了,钱从哪里赚”的新商业尴尬。
常伟||撰稿
这些年来,中国家电零售渠道的动荡与巨变,让众多处在乡镇市场上的家电经销商们,感觉日子比较难过,日子过不下去,信心缺乏、路也看不清楚。
不过,更多的现实情况 证明,当前日子最为艰难的,并不是乡镇市场上的家电经销商,比如夫妻店。而是,城市市场上的家电连锁卖场们,国美、苏宁、永乐、大中、五星,以及工贸、商社等等。
目前,这些堪称巨商、大商的家电连锁卖场们,最主要的压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的线下实体店店,越来越没有人气,从而缺乏销量和规模化收入,但门店的房租、水电、人员开支却是只涨不跌;特别是对于拥有千家、百家实体门店的连锁卖场们,当前更面临着“摊子铺的太大,却没有足够收入来源保障”。最终,结果就是大量实体店,从财富变成包袱。
二是,整个家电零售生态体系悄然生变,而且已超出家电连锁卖场们可以预期、把控的范围。大量的家电连锁卖场,在与电商平台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不是产品不够丰富,价格不够便宜,而是消费者拥有了其它可以选购的平台和渠道。自然就发生了这种消费场合的转移,这种转移正如当年家电消费从百货大楼向连锁卖场过渡一样,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走势。
一直以来,对于家电企业来说,总是认为,相对于众多的乡镇经销商,家电连锁卖场的抗风险能力强,以及与家电厂家的议价能力、谈判能力,普遍较强。但,正所谓“小有小的难处,大有大的痛苦”。
当前,家电连锁大卖场已经走到了新一轮发展的十字路口,再往前走:要么寻找到新的业务体系和平台,想办法支撑线下众多几千平方米、甚至上万平方的实体门店活下去;要么就是不断地收缩和调整现有的实体门店,保证一些优质门店的客流,砍掉那些“可有可无”的鸡肋型门店;要么就是成为商业资本的并购对象,与互联网电商巨头们达成利益同盟,或者战略合作。
早在2009年家电连锁一哥苏宁就启动转型,随后于2015年苏宁接受来自阿里的入股并让后者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双方还于第二年组建猫宁电商将苏宁的强势家电零售业务与阿里的平台流量优势结合起来;今年以来,阿里在拿下欧尚、大润发等商超主导权后,苏宁易购门店进驻大润发;
国美虽然迟迟没有与阿里、京东等互联网电商巨头合作,但是也一直在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和出路。除了收购电商平台库巴商城并改造成国美在线之后,还积极将线下的家电大卖场进行场景化和体验化改造,并于去年下决定启动从家电卖场向家居生活广场的转型战略。不过,面对多变的竞争环境,国美去年的转型令其今年上半年就遭遇数亿元的利润亏损。
曾经卖给美国电器零售巨头百思买的五星电器,在重新被本土一家房地产商接手后,日子也不好过。于今年与京东家电的合作,主动找到这个家电零售的新巨头作为靠山,并且借助京东探索线上、线下的发展新模式。而曾经的浙江家电代理一哥百诚集团,在迎来新股东供应链整合商怡亚通之前,就主动从过去的家电代理商模式探索家电电商运营模式,并且在最近两年取得不错的转型业绩。
此外过去五年来,大量的地方性家电大卖场、家电连锁商,要么卖给了全国性的家电连锁商场,要么就选择自主的转型突围。其中,在香港上市的扬州汇银电器,已更名汇银智慧社区,但公司营收一直陷入滞涨通道中,亏损成为常态。公司业绩最差的2016年亏损达7个亿之多。从去年底开始,公司创始人曹宽平先是辞去公司董事局主席一职,今年6月辞任公司行政总裁,今年9月又辞去公司执行董事及相关职务,告别公司。
这些年来,面对家电市场环境的持续变化,很多家电厂商都开启一轮转型变革。有的说,船小好掉头;有的说,大象也能跳舞;但是,面对众多农村经销商的痛苦,众多的家电连锁商们,做不负重的大象,如何能够轻盈飞舞呢?目前,家电圈并没有找到答案,但是作为一个时代商业的产物,如果不能适应新的时代发展和竞争需要,那只有被时代淘汰并抛弃一条路。
====
家电圈:覆盖产业面广阔、内容专业、观点鲜明的价值分享平台。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