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保险
这几天有关央行发布《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也就是扫码支付新规。相关讨论很热,我在今日头条看到一个人的发言,很认同他的观点,凌晨1点多转到微博,加了自己的评论。
没想到,这条微博招来一片恶意攻击。那我就好好把自己的观点整理一下,让那些动不动暴粗口的人,看看自己有多少能耐。
先看下新规的具体内容:
(一)风险防范能力达到A级,即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的,可与客户通过协议自主约定单日累计限额;
(二)风险防范能力达到B级,即采用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的,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0元;
(三)风险防范能力达到C级,即采用不足两类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的,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1000元;
(四)风险防范能力达到D级,即使用静态条码的,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
特别是第4条:单个银行帐户或所有支付帐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超过500元。
不知道,这条是否同时约束消费者和小商贩。如果连小商贩的静态码也受这条约束,那被央视记录片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扫码支付就嗝屁了。
我这一年大概只用了500块现金,至少有大半年出门没带过钱包,银行卡身份证统统不带。我想的是,明年4月之后,这个习惯恐怕得改改了。
许多人想当然的认为,在北京这种地方,超市都用扫码枪扫动态码,500块限额对你有影响吗?我用实例反驳你:我住的小区门口有个小超市,只能扫微信支付宝静态码,没有扫码枪,而且这个扫码支付只支持储蓄卡,不支持信用卡。周边200米处有个小菜市场,每个摊都支持扫静态码。
这位看客要说了,你忒么真是穷逼,尽逛这种小破摊子。忒么我愿意,怎么了。
一个月以前,我去soho现代城某相机店抢了个特惠的相机包,600块。只有静态码,而且仅支持储蓄卡。我没带钱包,如果央行新规当天有效,买这包就得费点功夫了。我得跟店员商量微信或支付宝转帐,反正简单扫静态码是搞不定。当时店里多少人在抢购呢?因为是低价打折,不大的地方至少围了10多个人准备排队付钱。
顺便说一句,有的商家不喜欢收信用卡,就算扫码,也只用储蓄卡转帐。道理很简单,用信用卡的话,商家会说,你得多刷1%的手续费。1万块的相机,就得100块。在淘宝买数码产品的一定知道这规矩:如果你刷信用卡或花呗,你得多交1%手续费。不然商家就关闭定单不发货。你说京东天猫从来没这规矩,你比价么,大多数时候,相机镜头这类高价低利润商品,淘宝比京东、天猫要便宜出至少一笔手续费。
那么线下店铺呢?他们为什么不用扫码枪扫客户的手机,而是用静态收款码?一样的道理,扫码枪的每笔交易要给银联支付近千分之四的手续费。你说这毛毛雨啊,呵呵,商家不这么看,小本经营的店铺很多,特别在3,4线城市。一个要拿千分之四分给别人,另一个无成本收款,商家自然会用静态收款码。
今天在大半个中国,你可以做到一部手机走天下。扫码支付,特别是静态收款码,作用最大:消费者习惯了不带钱包,商家再也不担心收到假币,钱款随时到帐,小偷劫匪都忒么快失业了。
作为消费者,这500块钱的限制,对你有没有影响呢?如果你在三四线城市的话,基层有大量静态码交易,而且商户对千分之四的手续费很敏感。影响可谓不小,出门办点儿事,3,5好友吃顿饭撸个串,手机扫码就不好使了。怎么办呢?跟店员商量,排队撸串的人太多,你不烦么?店主忍不下去了,QNNND,扔了静态码,“本店只收现金”,回到从前了。
至于本次新政出台最大理由是安全,说很多小偷替换二维码骗钱。这事儿发生过有多少?相对每天扫码交易量来说,完全可以被忽略不计。类似故事传出来,大家也就笑笑小偷智商低。移动支付背后的数据系统,分分钟配合警方把这种人抓了。解决这种风险根本就不是问题,支付宝不是推了到帐语音提示么。
新政出台,受影响最大的,就是那些很在意手续费的小商店,千分之四,真是挺大一笔钱,本来这些钱省下来,能给孩子报个辅导班啥的。微信和支付宝这两家巨头,也照样惹不起拿枪的央妈Y联:劳资是给你定规矩的,少TM跟劳资讨价还价。
接下来应该看到新的竞争形态,微信和支付宝得想新招确保自己的占有率优势。而Y联方面要借这机会猛推的晕闪付,反正我不会去用。爱咋咋滴,被人拿枪逼着接受他的条件,劳资不乐意。
你得感谢央妈给这个政策执行留下3个月的缓冲期,不然这个春节回家,你就该吃到苦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