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保险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一提到怀古词,首推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他怀念的就是一人一事,就是年轻有为的周瑜在赤壁大战,辛弃疾的这首怀古词不再怀念一人一事,而是缅怀、回顾多个历史人物,借用多个历史典故,再上豪放词顶峰。第一个缅怀的人物:孙权。孙权字仲谋,东吴政权的巩固者,后来成为东吴的开国皇帝。他任用年轻的周瑜在赤壁大破曹操,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础。这里的“京口”就是江苏镇江,赤壁之战后,东吴曾经在京口建都,曹操为报赤壁之仇多次南下,孙权在京口沉着应敌,曹操不能得逞。第二个缅怀人物:刘裕。刘裕小名“寄奴”,南朝宋国的创立者、奠基者,他不仅消灭了南方的割据势力,还不断的北伐,消灭了南燕、后秦等国,又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词人之所以想到刘裕,除了他的不世功业之外,还有一点是因为“京口”是刘裕的家乡。本词还有辛弃疾不大喜欢的人物,第一个就是刘义隆,即南朝宋国的元嘉皇帝,也是刘裕的儿子,他曾经多次北伐,但无一成功,特别是公元450年的北伐,因为准备不充分仓促北伐,大败而归,反而使得北魏长驱直入,损失江北六州。另一个辛弃疾不喜欢的人物就是拓跋焘,小名“佛狸”是北魏皇帝,是异族入侵者,他打败北伐的元嘉皇帝之后,在江北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佛狸祠也就成为汉族人被异族统治的标志性建筑。再看看词人所使用的两个典故。第一个,封狼居胥:狼居胥,即今蒙古国境内肯特山。西汉大将霍去病率军大破匈奴,把匈奴赶回漠北后,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宣大功告成。第二个典故,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往往用来表示老当益壮,但报国无门。廉颇在赵王的使者面前能吃下一斗米外加十斤肉,轻松上战马,但使者受了廉颇仇人郭开的贿赂,并没有如实向赵王汇报,说廉颇饭量还可以,只是一会的功夫去了三趟厕所。赵王认为廉颇已老,不再重用。
南宋朝廷安心于偏安江南,并无北定中原之雄心,南宋诗人林升曾写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直言南宋皇帝忘了国仇家恨,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辛弃疾是坚定的“主战派”,积极主张北伐,但皇帝总是不能拿出正确的北伐决策,辛弃疾深感失望,曾登临北固亭,迷茫之中不禁怀念先贤的丰功伟绩。他首先想到的是孙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登高望远,江山依旧,但像孙仲谋这样的英雄再也找不到了。孙权雄才大略,不仅巩固江东基业,三分天下有其一,而且多次图霸中原,就连孙权的对手曹操也曾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东吴曾短暂的在京口建都,词人还是想寻找一下当年孙权留下的遗迹,结果发现的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当年宏伟的行宫不见了,一切的丰功伟绩都随岁月流逝了。“舞榭歌台”不能简单认为是唱歌跳舞的舞台,而是宫殿豪华的一种代指,更是建功立业的标志。词人又想到了一个在京口长大的人,就是南朝宋国开国皇帝刘裕,“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静谧的夕阳映衬着花草树木,这是一个平常的村庄,曾经孕育出刘裕这样的大人物。其实,词人还是想找刘裕留下的遗迹,可惜也只是剩下了“斜阳草树”。于是开始缅怀刘裕的功业“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回想当年刘裕带在京口起兵,军队严整,装备精良,荡平江南,大举北伐,收复失地,纵横万里,如同猛虎下山,这是何等的气魄与功业。此时的词人应当陷入了沉思,我们要恢复大宋江山,不能光靠回忆啊!
众所周知,南宋从来不缺乏勇冠三军的武将,如:岳飞、宗泽、韩世忠等,但由于皇帝对武将的不信任,也没有北定中原的决心,北伐总会仓促了事。皇帝总会在“主战派”与“主和派”的斗争中取得平衡,岳飞蒙冤致死后,“主和派”占了绝对上风,但皇帝必须照顾一下“主战派”的情绪,除了为岳飞平反外,也组织了几次北伐,但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走过场,本词的背景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开禧北伐”,由宰相韩侂胄主持,辛弃疾认为本此北伐太仓促,准备不足,于是用了一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来借古喻今。元嘉帝刘义隆就是好大喜功,想建立封狼居胥的不世之功,草草北伐,结果弄了个大败而回。这个典故是有很深刻的历史教训的,具体是这样的:刘义隆听取了彭城太守王玄谟的北伐之策,有封狼居胥之信心,然而,北魏早有军事准备,急于事功的刘义隆,轻启兵端,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胜利,反而招致北魏拓跋焘大举南侵,弄得国势一蹶而不振了。由于辛弃疾对本此北伐充满质疑,自己也没有得到重用,回忆起自己的抗金历史“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四十三年前在扬州抗击金军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辛弃疾的抗金历程是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开始的,22岁的辛弃疾从北方南下,率领50多人袭击几万人的金军大营,并成功擒获叛徒张安国,血战扬州,来到健康。辛弃疾回想当年的事情,至今(宋宁宗开禧元年的1205年)已经43年了,当年的军民抗金如火如荼,而如今的抗金斗争却是不温不火,使得词人深感忧虑。于是感叹道“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现在不愿意往北看,看到的是北方百姓在“佛狸祠”烧香献贡,完全忘记了“佛狸祠”是异族入侵的建筑物。“神鸦社鼓”指的是祭祀,言外之意,此时的北方汉人已经安于金人的统治了,与43年前的烽火四起形成了鲜明对比。此时的辛弃疾虽然已经66岁,但雄心不减当年,依然报国心切,仍然不会失去北伐信心,对朝廷发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呐喊。意思就是,皇帝啊!你应当来问问我啊!我真的老的吗?其实,只要您一声令下,我就能飞身上马,驰骋疆场!辛弃疾用廉颇自喻,有着自己遭到党争迫害,不能大展手脚的埋怨。
本词作于1205年,第二年朝廷进行了“开禧北伐”,和“元嘉草草”的结果是一样的“赢得”了“仓皇北顾”,各路北伐军纷纷败退,金军大举南下,攻占了四川,南宋朝廷不得不再次屈膝求和。1207年辛弃疾病逝,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真的是壮志未酬身先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