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保险
美国项目管理大师马克思·怀德曼将项目风险定义为:某一事件发生给项目目标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性。通过合适的方法,我们可以增加对风险的掌握度,做到未雨绸缪,在问题发生时能够游刃有余。
1、风险控制要落实到项目计划中
风险识别出来了,没有落实到项目计划中,没有具体措施去执行,就好比敌人兵临城下,你的城门还在大开。
比如,项目中的一个模块开发给了一家新的外包公司,这家新公司的开发水平就是一个风险因素,我们在列风险清单时会将这项列进去,并在计划中增加“加强沟通,及时检查”等计划。但“加强”、“及时”这些词都太笼统了,没有分解成可执行的工作包,最好将计划分解,用量化体现,看一眼就知道该怎么做。
比如以前和外包公司一周开一次会,现在改成一周三次(两次电话会议、一次视频会议;以前只在里程碑节点进行验收,现在每一个任务节点都测试性验收,直至供应商的模块最终交付。
风险控制一定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用WBS体现,有时候项目完成依靠的不是别的,恰好是看似死板、规规矩矩的风险控制计划。
2、风险控制要有合理的流程和机制
风险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合理的流程和机制来支撑。
比如你要请一个国外专家来调试设备,专家口头承诺了你,但你意识到,如果专家不来,将对项目进度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这时候有以下两种解决方案:
- 尽量获得专家的正式承诺,并通过邮件等形式确定时间和行程。
- 把这件事写进风险清单,开会的时候进行讨论,并确定专家来不了的解决方案。
第一种是个人行为,可能比较高效。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专家请来了,得到了老板的表扬和认可,但风险也同时存在,万一到最后专家变卦了呢?这是个人行为,需要个人负责。
第二种是公司行为,我们经过开会,确定了专家来不了的解决方案,即使发生变故,也能拿出Plan B。
当你每天忙的昏天黑地的时候,很多事情会被忽略,合理的流程和机制才能保障项目经理的安全。
3、风险控制根植于周期汇报中
周期汇报是项目控制的一个基础过程,而风险控制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比如,在每周的例会上,我们把风险清单上的问题拿出来讨论一遍,虽然很烦琐,但一定不能忽略,保证有问题尽在掌握之中。没有新问题出现的时候用不了很长时间,即使有问题出现,团队成员也能及时知道。在一次又一次的风险讨论中,它们会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很多事情事到临头是没有解决方案的,但提前了解就会有解决方案。风险控制不能保证问题不出现,但可以保证在问题出现的最早时间就了解,及时做出应对。
我们虽不能让风险消失,但可以减少它的不利影响,把风险落实到计划中,遵循合理的流程和机制,在汇报中定期体现,在风险出现的时候,找到能替代它的Plan B。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QualityIn质量学院官网:www.quality-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