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保险
从股权激励、公司理财、资本并购、战略转型、恶意做空说起!(二十七)
(接上)
先看第一家公司:
贵人鸟公司的故事太多,要说的还真不少。在开启揭秘之前,还得先简单说说上述的那则关联交易。
2018年6月13日的那则关联交易,按理本身很简单,说穿了,就是林老板把自己名下(其他)公司的房产卖给了自己控制的上市公司,套了点现而已。
如果就这么简单,涉及到的最多是价格问题,比如,交易价格是否有失公允?这个问题,交易所或者证监局(省级)会监管的,只要不太过分,一般都没问题。
显然,这次,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公告发布的第二日,《每日经济新闻》就发文报道了这件事(也够快的),披露了二个细节:
►“海浩文化对资金十分渴求”;
►“海浩文化并未实际开展经营业务”。
注:贵人鸟此前公告显示,截至2014年11月30日,海浩文化资产总额1.11亿元,净资产2432万元;2014年1~11月,海浩文化的营业收入为0元,净利润为0元。贵人鸟最新公告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海浩文化资产总额增至3.33亿元,净资产却为-1547.47万元;今年1~4月,海浩文化营业收入依然是0元,净利润亏损299.26万元(以上数据未经审计)”。
但是,贵人鸟给于的解释是:
►“海浩文化资信状况良好,具备偿还能力,具有良好的抗风险能力。未来还款来源主要包括经营收入、投资收益及其他收入等”。
真有趣,这家由林老板控制的公司不仅没有任何营收,而且还是亏损的,连净资产也是负的,怎么就成了“资信状况良好,具备偿还能力,具有良好的抗风险能力”了呢?
这难道是公司版的“反话正说”吗?
(资本)市场真正关心的是,一家完全没有业务的公司,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林老板这种打擦边球式的做法,必然会引起很多猜测:这到底是一家正常公司的正常行为?还是别有它意?
今年稍早些,贵人鸟公司就间接给这个海浩文化提供过巨额资金,其控股股东贵人鸟集团于:
►3月16日将其所持的3500万股公司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5.57%)质押给渤海国际信托,贵人鸟集团质押系为海浩文化向渤海国际信托的借款提供质押担保。
►5月4日贵人鸟集团将其所持有的贵人鸟300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77%)质押给浙商金汇信托,这笔股权质押同样是为了给海浩文化的借款提供质押担保。
那时,贵人鸟公司的股价约在25元/股上下徘徊,大致算算,仅这两笔质押,质押的股票价值高达16亿,你猜猜,林老板能“套”多少钱给海浩文化?
这还不算林老板过去质押、发公司债等融到的钱,相对贵人鸟公司的规模与盈利能力(也就是实力),这本身已是一笔天文数字,但是,林老板却不这么以为!
注:一直以来,林老板俨然是一位身处传统行业中的金融高手,截止2018年一季报披露,林老板对贵人鸟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仍高达近80%,这完全不同于传统行业企业上市后的传统打法——靠发售股权募集资金(股权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手法不同且差异万千。企业如果考虑不清楚,很容易会导致“灭顶之灾”的)。
当然,林老板也有发售股权的做法,IPO后(2014年IPO募集净额8.8亿),随后2016年,又募集资金净额3.8亿。估计这些钱不够,林老板是有更大野心的人。
林老板靠股权质押和发公司债等手法融资(为主),这种做法的成本要高于出售股权,在同样并不失去公司控制权的前提下,这里面会有什么“小名堂”与大秘密吗?
预知更多内容,请参加“经营者大学堂”的线下课程。
搁在过去,一笔仅两千来万的关联交易,极可能会“被蒙混”过关,只是,此刻的贵人鸟已不在是过去的那只幸运鸟了,稍有风吹草动,则立马草木皆兵。
只是,这次(持续股价下跌)受伤最深的,毫无疑问是林老板自己。他这种看似太平的融资方式,在危机时刻,会轻轻松松把他压垮,搞不好,真的会被“清零”的,这种事在成熟的资本市场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如果林老板不懂经济学与金融学的基本规则与套路,请问,他身边的那些狗头军师们去哪了?
注:从这个意义上讲,林老板的玩法远不如探路者的盛老板和搜于特的马老板,虽然都是难兄难弟,但同样在遭遇危机时,盛老板和马老板手中握有大量现金,任你股价怎么跌都和他没啥关系(起码短期如此),且企业控制权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里。
而林老板就不一样了,大量股票被质押在机构手里,股价如果大跌,必须增加更多的质押股票(包括在股票不够时,增加现金保证金),是有爆仓风险的。
海浩文化会是导火索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