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保险
文 | 林剑超 某合资品牌主观评价工程师
今天分享的主要内容是"主观评价体系"。它就好比我们用一个空白的框架做封面。而任何评价体系,就如同在这个封面里绘图,都是从零开始。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知道如何从零开始建立一个评价体系。
可能会有很多人说,你不用和我讲怎么从零开始做,直接把评价体系给我就行了。问题在于,你拿到了体系就真的会主观评价了吗?
我觉得可能并不是。
首先,得来太容易的东西,你不会珍惜。拿到了体系后,你就会把它扔在电脑里的某个磁盘,然后总觉得到时候临时查阅就行了。所以等了N年以后你也没有去翻,等了N年以后你还是不会。
另外,你并不知道列出这么多评价项目后面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以后要变的话,应该怎么改。
所以今天的分享大概分六个部分:主观评价体系的建立/评分/动态/静态/不断迭代/活在未来。
第一章:主观评价体系的建立
先来说一下主观评价体系建立时的思考方法。包括三个方面:
是先有评价能力还是先有评价体系
评价项目是如何产生及确定
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建立评价体系
这里说的以始为终,指的是评价清单是结果,评价能力是原因。其实主观评价筛检清单,是你了解主观评价以后,自然而然形成的一个东西。如果你以为有筛检清单就会做主观评价了,那你就错了。其实是你会做主观评价了,你就有清单了。这可能有点绕,大家一下子转不过脑筋来,没关系,大家可以多回味回味。
接下来,在评价体系建立的时候,这些这些评价细项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作为人和车交互过程中的体验,不外乎几种,好不好用(惊不惊喜)或者讨不讨厌(害不害怕)。
然后,随时记录你产生这几种体验时候的情绪就可以了,再仔细辨别这些体验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所以说道理都是共通的。
这张图片就告诉了我们怎么去细分体验产生的场景,但是这需要大量的车、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体验者以及大量的资源和时间,不过时间是可以通过花更多的金钱来缩短的。而对企业来说,时间实在太宝贵了,所以会说拿钱换时间,是最划算的买卖。
现在已经把评价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说了,这一页想说的可能会得罪人。其实很多自主紧凑SUV的底盘当年大部分都是逆向CR-V而来的。但是CR-V现在的底盘可能已经更新了两代了,而且我们很多SUV还是用的老了两代的底盘,只能慢慢的通过不断试错进行一些修改。大家知道以前老板对底盘工程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吗?"全部不要改,一个小数点都不要改。"这就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果,这就是不会"渔"的后果。
这一章的最后,想说的是评价体系建立的初期,尽量的需要充分的考虑,确定好方向(比如维度是按照感受来分还是按车身部位来分)。体系一旦建立起来以后,整体框架就不能再推翻了。如果返工的话,工程量太大,所以建立的初期不能最求快,一定要思考清楚。
第二章:评分体系
这是目前比较通用的评分方法,来源自SAE J1060 《Subjective assessment marking table》,由于翻译过来的细微偏差可能造成理解上很大的变差,建议大家去看一下英文原版。当然各家车企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定制自己的评分体系,适合自己就好,但是在自己企业内一定要统一。
另外,评价的时候是有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两种区别的,但这两者之间其实是有递进关系的,相对评价做的不够,车型经验不够多,就无法在心中自然形成一杆秤,这时候去做没有对比的绝对评价就有点勉为其难了。
现在就可以着手建立体系了。
首先是通过大量的BMC,对市场上车型的水平进行把握。
然后大家共同商讨,某个车型的某项表现是几分达成共识,比如大家普遍认为宝马3系2000年款的转向灵敏度的得分是8分,那这个基准就确定了。将这些评分进行管理,体系的数据库就建立了。
但是人类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会遗忘,当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你是无法准确回忆起当时的感觉,所以为了确保评价的准确性,也要定期的进行校准。
重新拿回当初的那台车,保证车辆状态的情况,重新回顾8分的感觉。
第三章:动态评价
动态评价的部分,我会先尽量用现实中比较能够理解的语句去解释,然后再告诉大家数据上的体现又是什么样的。但是时间和精力关系,我不能把所有的例子都举了,请见谅!
另外动态评价由于涉及到驾驶,在极限状态的评价中,可能会需要一点点的天赋。有些人有些现象就是感受不出来,更可能他都试不出来车的极限,即使你一遍一遍手把手的教他。其实,我自己的在动态评价中也只是出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还在不断的学习中
首先是动力性能。动力性能是评价车辆加速能力的绝对指标,它只管有没有加速能力,不管调教的好不好。大概的二级分类就是:起步加速/超越加速/爬坡/极速。所以通俗的解释就是跑得动、跑的起来。
起步加速和超越加速分别是评价车辆在低速和中高速个中油门开度下的动力性能,这里可以通过客户调研或者第三方数据公司的统计,获得一个客户最常使用的油门开度,作为着重的评价点。
我们现在来看看动力性能评价的某一项指标在数据上的体现,这只是一个为了说明道理的图,所以会和实际的测试数据有很大的偏差,希望大家能够了解。而且,这张图在之后的举例中会反复不断地出现,这是因为道理都是相通的。
如上图,虽然C车的加速过程比较曲折,但是A车和C车在动力性上面的得分是一样的,而B车在动力性方面的得分就会比较低了。
接下来是驾驶感觉的评价。这是评价车辆在纵向运动的好坏。评价驾驶感觉的时候,注重的就不只是有没有的问题了,还要考虑好不好。通俗的说是不是有给你"人马合一"的感觉。大概的二级分类有:起步友好性/油门响应/换挡顿挫/控制性等,起步友好性主要看正常起步时,会不会有冲击,顿挫,突然的动力涌现等,油门响应会看各个开度和车速下的响应。
那同样是这张图,虽然B车在动力性上会比C车低,但是在驾驶感觉上,B车的得分比C车高一点了,因为B车的加速很线性,控制性/顿挫/油门响应都会比C车好。
所以说,动力性和驾驶感觉的区别就是一个有没有和好不好的区别,这之间可能是存在一定的递进关系的,但是在评车的时候也不能绝对而论,要看车型的具体定位和性格曲线。比如超跑的顿挫就会特别大,买菜车的响应就会慢一点。
接下来是操稳。操稳是评价车辆横向以及三个轴向运动的好坏,如横摆角、俯仰、侧倾、转向等。
首先看能不能够根据驾驶员的操作去响应,响应是不是有多余的动作。如果收到外界的干扰,能不能维持住现有的车辆行驶状态,通俗的说不动的时候稳不稳,动的结果准不准,动的过程和收尾是不是都如德芙般顺滑。大概的二级评价指标有:转向灵敏度/直线行驶稳定性/控制性/车身姿态控制等。直线稳定性主要看能否直行的保持直行,且在收到外力干扰时保持直行的能力;方向盘感指的是是否有合适的阻力标定和合适的路面信息反馈。
这里还有一个评价操纵稳定性时候的小tips:
放松的姿态和整个身体紧贴车辆的姿态
手放松的握住方向盘,用五根手指尖去感觉
上图以评价转向时的横摆角举例,响应速度上A车和C车一致,但是响应线性度上C车就是最差的了。
乘坐舒适性,主要评价的是车辆对垂向运动控制的好坏。评价时主要看的是能不能够很好地过滤掉各种路面变化给驾驶员带来的不适的感觉。通俗的说低速坐船,高速又能贴地飞行。主要的二级评价指标有:垂向的车身姿态控制/减能力/路面复制感等。车身姿态控制,看没有明显的跳动,调的大小和快慢;衰减能力看的是悬架运动的衰减是不是线性,是不是够快,会不会扩散。这里也有一个评价操纵稳定性时候的小tips:
尽量穿薄底的运动鞋,以便能够感知到更细微的车辆状态。
上图以受到冲击后的减震器衰减举例,A车可能就是个性能车,比如宝马3系,B车可能是一辆比较均衡取向的车,比如丰田TNGA凯美瑞,C车可能就是一台舒适取向的车,比如奔驰E300L。
这里插播一下。其实在开发过程中,有很多性能指标是不可能兼得的,比如说动力和油耗,比如说上面两条讲的操稳和舒适,工程师们都会竭尽全力的力图通过各种调教取得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点。
但是一套系统的物理极限是有限的,当你真的需要两个都要的时候,可能就只能加多一套或几套不同特性的系统了,这意味着BOM成本也在蹭蹭蹭的往上涨。比如混合动力系统,比如空气悬架,比如变截面轮胎。
接下来是制动性能评价。制动的评价首先就是能够刹得住车,然后再这个基础上再去评价刹车时的体验。比如看有没有振动,有没有跑偏,有没有线性感,踏板力合不合适等。通俗的说又快又稳的把车刹住,就是一个不错的刹车了。踏板感觉会不会太软,会不会太硬,是不是有合适的空行程,制动效果不同踏板开度和速度下的制动效果,都属于制动性能评价。
以一个紧急制动来举例。从初期响应响应来说,可能A车最好。制动效果来说,可能B车最好。整体控制性来说,又可能C车最好了。
噪声评价。可能大家对噪声的感知就不像之前的各种评价指标那么陌生了。因为生活中的噪声无处不在。二级的评价项目大概有:发动机噪音/传动系统噪音/胎噪/路噪/风噪等。另外现在随着新能源车辆的不断增加,电机噪音/电池冷却风扇噪音/继电器噪音也在越来越受到重视。
评价NVH的关键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操作及利用不同的路面条件寻找出噪声源。
上图用100km/h车速时产生的噪音寻找来举例。基本的思路就是每次只更换一个变量,然后不断的反复,从而最终找到噪音源。另外,对于不同频率的噪声是什么样的,得有个大概的感觉,这里可以借用APP进行训练,推荐一个SOUND GENERATOR,好像6块钱,个人觉得还是很好用的。
动态的最后一个项目:座椅。座椅其实在动静态评价的时候都需要。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大部分的场景还是动态的,所以在说明时先把他放在了这里。其实最重要的是,要在各种运动状态下,能够尽可能维持座椅静态时候的性能。主要的二级评价项目有:缓冲感/包裹感/支撑性/异物感/表面滑动。缓冲感简单说,首先是够不够软,但是又要有足够的缓冲余量(即够厚);包裹感就是你的整个身体与座椅的紧贴程度;支撑性只要是在大腿两侧和肋部。
第四章:静态评价
静态的话,主要是用眼睛去看,用手去摸,有屁股去坐,用鼻子去闻,因为他没有动态那么难理解,所以就照着主要筛选项说一下。如果说,动态还需要一点点天赋的话,那么静态需要的是认真仔细的态度,只要用心就能发现出区别,就能辨别出好坏。另外静态的项目不会像动态那么的抽象,基本上看评价清单是能够明白什么意思的,所以我可能就不会做过多的说明了。我尽可能的提一些评价时的注意点,大家如果对图片中的条目有明显的不懂的话,可以再直播结束后问我。
外观品质和内饰品质,注意整体造型的评价,其实并不是要我们去评价造型的优美程度,这是艺术的范畴,可能真的评价不了。我们评价整体造型的重点在于,有没有明显的不合理处,比如可以不用形成明显段差对比的地方有没有优化的可能。有没有明显的该遮蔽而没有遮蔽的地方。
空间视野,这里需要注意尽可能的找不同体型的人来进行评价,尤其是该车型的希望的销售群体是男士,女士,还是全家庭的用户。
座椅性能,与动态时候的评价不同,静态的适合更多关注的就是操作的感受(把手会不会夹手),扩展功能(可调节的方向数,有没有按摩功能)等
操作便利性,实际的去使用车上所用你可能会用到的功能按键,看看会不会有不好的感觉,这里写了很多件,大家可能不知道怎么很好的区分,我用下图解释一下:
这下大家应该清晰一点了,其实分类不重要,主要保证不要漏了就行了。
空调,这个在特定的条件下,我们会进行专项的主观评价,但是在进行综合主观评价时,也要例行对空调进行评价,注意保证车辆条件一致即可。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舒适性,这个是仪器测不出来的。
到以上,对评价体系的大概介绍基本完成了。说实话,以上的举例,实际上目前没有一本书或一本教材能够全部教你,我自己也是不断地评车,不断的去加深认识后,逐渐总结出来的,如果我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可能能做一个完整版的出来。但是,我觉得意义不大,真的还是需要自己去试车对这些现象有自己的感悟。所以,去在自己的脑海里建立关于你自己的专属评价理念吧。
下面讲一讲评价体系的维护,简单说:就是有原则/有节奏/可回溯,我们一个一个来讲:
有原则的更新,评价体系的更新,一定是要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的,不能经常性的推翻重来。这样的话,一是大家用重新适应这个体系,二是以前评价车辆的结果可能就不适用了。比如评分体系不能今年是10分制,明年是5分制,后年是7分制,大家会凌乱的。
有节奏的更新,不能期望一劳永逸,汽车的技术在不断的更新,消费者的口味也在不断的更新。所以,同理我们的评价体系也要适应时代而更新。周期的话,可能一年一次会比较合适。
可回溯的更新,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笼子里猴子的故事,有这样一个实验,就说笼子里放了五只猴子,然后呢,隔一段时间会把一根香蕉塞进那个笼子里面,这样的话肯定会有猴子往上窜去拿香蕉,那如果有一只猴子去窜的话,那其它四只猴子就会被电击。这样的话,慢慢的就这样,五只猴子都不敢去拿香蕉了。等到五只猴子都不敢去拿香蕉了以后呢,就会换进来一只新的猴子,然后变成一只新的四只老的。那这个时候又重新把香蕉伸进去,然后那只新的猴子,因为不知道前面电器的事情,所以它看到香蕉肯定就往上去窜了,但是它这个时候会发现,其他四只猴子就会使劲地把它拽下来把它一顿暴打,但是其实这是新的猴子,它是不知道为什么。它去拿香蕉会被打,只是它知道它只要去拿香蕉,就会被打,拿香蕉这件事情是不能做的。所以它也被教育成了不能去拿香蕉,拿香蕉就会被打这个观念。然后慢慢的话就把原来的五只老猴子全都换掉,但是呢,新的所有的五只猴子都不敢去拿香蕉,而且他们会继续教育后面的猴子,但是它们永远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去拿香蕉。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有没有讲清楚,说一个可回溯更新版本维护的重要性。
所以,如果我们的评价体系没有做好版本维护的话。一旦变更这一条目的人离开了,后面的接受者,就会变成笼子里的猴子。他只知道要这么做,不知道为什么,甚至不知道现在可能已经不用评价这个项目了。
最后一章:活在未来
篇幅很短,想简单说一下主观评价未来可能的演化趋势
我想到的比较确定的点有三个趋势及一个可能会逐渐边缘化的评价项目
如上图,我认为未来越来越重要的评价项目可能是:车内交互/智能网联/智能驾驶 车内交互:不管自动驾驶会不会普及,只要人类还使用汽车作为交通工具,人还坐在车里,就会产生人车交互,而且车内空间会越来越趋向于一个单纯的乘坐空间。所以驾驶员驾驶车辆的评价权重会逐渐下降,在车内娱乐办公休息的权重会越来越高。关于智能网联和智能驾驶,大家的评价方法都在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的更新,包括传统大厂也是,这可能使我们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说一个可能会逐渐没落的的评价项目,我先问下,即使是作为汽车工程师的各位专家们,有多少人在工作以外,会对自己的车换轮胎换机油?我的主观臆断可能不会超过10%,放在普通消费者群体中可能超过3%都没有。所以,维修便利性,可能以后会慢慢的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至少,评价的侧重点肯定是和现在不一样了。而且在以后智能交通实现以后,车子就会自己跑去修理厂了,修理厂修理车的也不一定是人了。
OK ,终于全部说完了。感谢大家听完了我的唠叨,希望听完以后,能够让大家对主观评价体系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