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保险
从股权激励、公司理财、资本并购、战略转型、恶意做空说起!(二十三)
(接上)
当然,探路者团队敢这么写,也算“师出有名”,他们以为,之所以净利润出现了大幅下滑,是因为:
“公司董事会于2017年11月底完成换届,新一届管理层基于可持续发展规划,调整了原先过于激进的销售规划,对过季货品清理力度较上年同期有所放缓,导致报告期净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较上年同期大幅度增加约6533万元(报告期公司净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3800万元,而上年同期存货跌价准备净冲回2733万元。请记住这三个数),从而使得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较大“。
真的如此吗?
这段来自中报的解释,有2点含义,一是说货品打折力度有所放缓;二是说存货减值力度有所放大,事实真是如此吗?
1、如果货品打折力度放缓,毛利率肯定会上升。
那,探路者的主品牌毛利率是否上升了呢?
►根据母公司损益表中的数据(应该就是探路者品牌的数据),2018年上半年,探路者品牌的毛利率为42.5%;而上年同期为41.9%。
感兴趣的朋友,自己可以算算:毛利率从41.9%,上升至42.5%,上升仅1.4%,终端产品零售成交价会上升多少?
呵呵,这点毛毛雨式的改变,也被冠以“对过季货品清理力度较上年同期有所放缓”,真有趣。
2、如果营收增长,存货势必也会增长,对存货资产进行较大力度的减值,倒也符合“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
那,探路者主品牌的实际经营真的如此吗?
►根据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存货余额的数据,截止期末,探路者存货3.98亿,同比增加16.7%,而同期营收是狂降31%。
哪怕以母公司损益表中的数据计算,2018年上半年,探路者(品牌)的营收为4.1亿(即411,824,240),去年同期也为4.1亿(即411,286,483),不增不减几乎完全一致,呵呵。
首先,主品牌营收实现了很不容易的零增长。这当然不容易,不知道考验的是销售部门的实力、还是财务部门(和董秘)的“能力”?!
同期,存货则增长了16.7%。
不说营收不增增存货合理与否,对多增加的存货进行减值是天经地义的,这又怎么能成为影响利润的理由呢?
其次,根据资产负债表及备注数据得知,期末存货原值5.57亿(期初4.78亿,净增0.79亿),减值1.58亿(期初1.37亿,净增0.21亿),账面价值3.98亿(期初3.41亿,净增0.57亿)。
其中,存货减值净增数是这样计算的:
本期净增4055万(财报备注提供的数据算)-本期转回或转销705万-其他减少1227万=2123万。
净减值增加了2123万(对净利润的影响也就这个数),哪来的净增加6533万、净增加3800万、净冲回2733万这三个数?
就算有,净增加和净冲回之间,也不是加法关系。当然,也就是根本就不存在6533万这个数。
注:你知道存货减值额和冲回额之间是什么关系吗?存货减值后的转回是滚动常态,所有的转回额都要成为当年的净收益,计入损益表。
两个半年,把生意额做得是一样一样的(都是4.1亿),不得不说是牛逼!
存货增加了16.7%,净增额为5700万,净减值为2123万(同上),力度也不算小。只是,被董秘(一般财报都是董秘审核)或财务总监们写成了一锅乱粥,“鬼”才看的明白,也难怪,虽然这家公司有8.91亿股东呢?!
呵呵,哈哈哈……
二、有趣的其他经营数据。
其他经营数据,除上面提及的存货数据外,便是主品牌的店数和店均销售数据最有趣了。
报告期末,探路者品牌线下店铺1253家,如果按母公司半年4.1亿营收计,半年店均营收贡献值为32万。这个数,不含其他品牌的线下店铺数,也没有扣除探路者品牌线上销售数。
还有半年,你认为全年数会是多少?
老实说,探路者的压力不小。
三、简单回顾一下盛老板的辉煌往事。
2016年,股灾后的盛老板意气风发、运气更好,记得那时很多企业老板都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毕竟当时的A股是价值重塑期,大家都在找机会、都以为只有自己能找到机会。
盛老板就以15.88元/股轻轻松松的非公开卖出了8000万股股票,圈到12.56亿现金。不得不说盛老板牛逼。
只能说,盛老板和他的探路者命大运气太好,搁今天,如果没有这笔钱,盛老板的日子还真的不知道怎么过?
注:当然,盛老板之所以这么干,是因为他得到了一大批“钱多者”(各类基金、机构)的蛊惑,如果没有这批人,盛老板也许不会这么干!(事实上,盛老板早就想干,战略转型的思考应该是股灾前即2014、15年间产生的)
这群“钱多者”也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但真正牺牲的,无一例外是那些购买他们理财产品的韭菜们。
简单算一下,这8000万股在2017年被“10送5”,即1.2亿股,按2018年8月16日(本节完稿日)收盘价3.45元/股计,账面市值4.14亿。期间,2017年度得到“10派2元”的分红,即8000万股*0.2=1600万,累计价值为4.14亿的账面市值+1600万元现金分红(合计4.3亿)。
可以理解成花了12.7亿(含发行费)现金,现值4.3亿,缩水66.1%。如果这些钱都是以基金的形式进来的,那,这些产品将全部爆仓!
不过,话说回来,手中有粮终究是不慌的,这个当下,真正发慌、着急的不会是盛老板,而是那些曾经很有钱的基金们,想想他们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截止2018年8月16日(本节完稿日),探路者股价3.45元/股,公司市值仅30亿(约高峰时一成多点),正好和2017年的营收数据一致,真有趣。
盛老板“圈”这么多钱到底怎么花的呀?
►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累计已使用 23320万元(其中探路者云项目累计投入5964万元,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入17354 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为102345万元,加上累计取得的利息收入和理财收益4800万元,共计107146万元;其中购买理财产品募集资金80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0000万元,期末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7146万元。
注:这笔本该专款专用的钱,最终,将剩下8.71亿,怎么花也将考验盛老板的智慧与胆魄。补充流动资金的钱,大概率就不要想着回来了,原计划要投5亿的云项目,只投了6000万不到,会有什么效果呢?天知道……
当然,这并不是盛老板原先花钱的计划,且按此计划,盛老板也不可能募集到这么多钱的。
盛老板原先的计划是:
1、整个“探路者云”,需要5个亿(具体数字是5.172628亿,也不知道这个数是怎么算出了的,精确的800元)。
2、弄个户外旅行O2O,得花2亿(具体数字是1.99786亿。这个项目到目前开销为800元)。
3、再整个户外垂直电商玩玩,需要1.87亿。
4、再搞一个服务平台,得投入1.78亿。一个1.87、一个1.78,不要误会,数字没有弄错,只是很巧合而已。
5、补充流动资金1.7亿。
如上所说,除补充流动资金这一项达标外,其他项都没有完成,其中有三项是零启动。
终于,盛老板说:“从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立项之初到非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之日为止,历时一年之久,基于产业政策、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影响,公司出于审慎使用的原则,经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决定终止绿野户外旅行O2O项目、户外用品垂直电商项目、户外安全保障服务平台项目三项目。目前公司正在积极积极筹划新的募集资金项目”。
呵呵,轰轰烈烈的战略转型,就这么结束了?
估计,没那么简单,毕竟,账上还有8个多亿,等待的将是盛老板的“踌躇满志”和投钱机构的“思绪万千”,相信,一定还有好戏在后面……
注:还是有必要看看探路者干的“荒唐事”,估计,会让你大跌眼镜。
1、公司投资项目业绩未达最终预期及商誉继续减值的风险
2013年-2016年间,在构建户外用品、旅行服务和大体育三大业务协同发展的社群生态的过程中,先后对绿野网、图途、易游天下、行知探索等公司进行了战略投资,并在冰雪运动、赛事运营、体育传媒、体育培训、智能健身管理、体育社区等领域进行了项目投资布局。
探路者与被投公司在经营风格、企业文化、管理方式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且部分被投资公司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并不理想。201年度、2017年度公司均已计提了足额商誉减值,但,报告期内控股子公司易游天下、参股公司图途公司等部分被投公司的经营状况仍然未有好转,不排除继续减值给公司整体利润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
2、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风险。
公司已终止了绿野户外旅行O2O 项目、户外用品垂直电商项目、户外安全保障服务平台项目等三项募集资金项目。
公司将积极筹划新的募集资金项目,但仍存在后续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风险。3、易游天下经营持续恶化及现金流出现危机的风险。
由于易游天下在2015年-2016年加速业务扩张且管理层未能对外阜分公司实施有效的管理控制,存在部分外阜分公司负责人以子/分公司名义签署旅游合同收取团费、保证金后恶意不履行合同等情形,由于当地分公司财产不足清偿,类似诉讼事件逐渐追溯至易游天下本部。
导致截止2018年7月末易游天下因类似诉讼事件累计先行代赔付的金额高达2500万元以上,及因诉讼被冻结资金约955万元。
因涉案游客的不理智情绪推动西城区法院执行厅法官及法警在2018年6月中旬到易游天下办公区域采取划款的强硬措施。
虽然易游天下后续已把涉案款项存缴至法院指定账户,但此过程让正在办理业务的合作伙伴及供应商产生误解及不良扩散传播,导致易游天下现金周转面临断裂的风险。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