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理财保险 > 招行低成本资金优势或弱化-招行汽车贷款

招行低成本资金优势或弱化-招行汽车贷款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日期:

返回目录:理财保险

最新资讯《招行低成本资金优势或弱化-招行汽车贷款》主要内容是招行汽车贷款,本刊特约作者方斐/文7月24日,招商银行披露半年度业绩快报:实现营收1258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7.7%。,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成本收入比的大幅下降是招行零售业务风险回报率提升的主因,随着近年来存款成本的大幅提升,零售业务NIM持续收窄,未来招行零售业务低成本资金优势可能逐渐弱化。

本刊特约作者 方斐/文

7月24日,招商银行披露半年度业绩快报:实现营收1258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7.7%;营业利润587亿元,同比增长17.85%;归母净利润448亿元,同比增长14.0%;ROE同比增长0.47个百分点至19.58%;不良率则在一季度环比下降13BP的基础上进一步环比下降5BP至1.43%。

对照招行业绩快报披露的营收和营业利润同比增速和此前一季报披露的拨备提升幅度,光大证券预计招行上半年持续加大了计提拨备的力度。结合2017年年报可知,招行对公业务不良率经由前期充分暴露,高点回落的趋势已较为明朗,预计招行不良率有望在2018年三、四季度持续下行并释放出利润。

零售客户基础不同

招行和其他股份制银行不同的出发点是客户基础,主要表现为零售客户规模大,高净值客户比例高;招行能锁定优质零售客户的关键在于产品优势、服务优势及资产端的选择性配置。产品优势得益于招行清晰的零售定位和持续的高研发投入;服务优势体现在其高网均员工数;资产端选择性侧重个人住房贷款、工资卡等有助于绑定零售客户资源的配置。

客户基础的差异决定了招行与其他股份制银行有下述区别:基于零售存款的负债结构。虽然招行、兴业、浦发、民生、中信总资产均在6万亿元左右,但招行活期存款多1万亿元左右。基于零售存款的负债结构有益有弊,其好处可以归纳为盈利质量,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低付息成本。招行个人存款成本率较同业股份制银行均值低约50BP,低付息成本覆盖额外业务管理费后仍有明显结余;二是高同业利率环境下稳定的存款增长。招行零售主导的负债结构使其对派生存款依赖度低,在同业利率高企的背景下主动获取高息负债的需求少,成本提升幅度小。其代价在于不利于规模扩张,具体表现为零售不同于对公业务,难以反复加杠杆扩张。

从历史上看,在股份制银行中,招行的ROE长期保持前列,但自2009年起到2014年,投资招行的年回报率多数时间都不及同业其他股份制银行的均值。直到2017年,投资招行的当年回报率才明显跑赢同业。其关键在于此前银行增长在乎规模扩张而非盈利质量,反映的是零售立行“付出代价”的一面;而2017年后同业利率快速走高,低估值环境又限制了银行的有效再融资,派生循环失速,侧重对公的股份制银行盈利受到同业成本高企和存款增长乏力双方面的挤压,反映的是零售立行“有利”的一面。

2018年上半年,上海清算所数据反映3个月期限的市场同业利率整体维持4.5%以上高位,而6月末市场同业利率已快速回落了到3.4%上下,据此推测,招行净利息收入端相对同业股份制银行的优势或有所削弱。光大证券根据招行负债结构进行初步测算,下半年同业利率下行预计能为招行额外创造约17.5亿元税前利润。

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委贷等通道类业务和信贷承诺业务手续费预计将逐步下行,银行中收增长短期内更有赖于银行卡、结算等零售业务相关的手续费增长。招行高品质的零售客户基础决定了其在未来一两年内中收增长较同业其他股份制银行更有保障。此外,在2017年同业利率高企的大环境下,招行负债端所受的负面影响远低于其他股份制银行,因而在盈利上有更大的空间加大计提力度。

招行分别在2016年、2017年计提了622亿元和600亿元拨备,比照贷款分类计提标准,招行连续两年计提力度在股份制银行中首屈一指;2018年一季度,招行在资产质量明显改善的前提下,继续计提148亿元拨备,计提力度没有减少。通过分析半年度业绩快报披露的营收和营业利润同比增速,预计招行二季度或仍保持了较大的计提拨备的力度。

在不良的结构上,招行不良集中于对公贷款,尤其是制造业和矿业贷款。就2017年年报数据来看,招行上述两类不良已从前期峰值出现明显回落,但相较同业其他股份制银行仍有较大的下行空间;结合招行前期及2018年一季度计提充足,预计其不良有望在2018年三、四季度持续下行并释放出利润。

低成本资金是关键

近年来,金融脱媒、利差收窄和不良率攀升等因素挤压了曾经作为银行主要收入来源的公司业务,国内银行被动转型零售业务。

面对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崛起的双重冲击,银行业资金成本水涨船高,利差持续收窄,传统业务经受频频蚕食。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一困局将持续困扰整个银行业。作为银行业务的另一个核心领域,零售业务逐渐成为银行创收的重要引擎。国内领先银行已经意识到转型的迫切,逐年提高了零售业务收入占比。

在国内上市银行中,零售业务的收入和税前利润占比的中位数均超过30%,其中,营业收入占比中位数为35%,而税前利润占比中位数为36%,较2010年的数据分别提高9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可比口径计算值)。

从营收占比的角度看,2017年零售业务占比最高的银行是招商银行,零售业务对当期营收的贡献已经达到49%。而零售业务的税前利润贡献占比已经超过50%,达到53.4%。营业收入占比和税前利润占比分别提高12个百分点和34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均高于行业均值水平。

招行在2005年选择零售银行的一次转型,2010年开启内涵式发展的二次转型,再到2014年面对宏观经济增速下行、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冲击四因素叠加,招行确立了以“轻型银行”作为深化“二次转型”的目标。其中,“轻银行”导向的特色业务:私人银行、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信用卡、交易银行、投资银行、托管、票据、金融市场等领域。

2008年,招行零售业务的风险资本回报率仅为9.2%,到2017年,招行零售业务的风险资本回报率已经提升到了26.4%的较高水平,也就是说,金融危机后零售业务风险资本回报提高了17个百分点,招行零售业务是如何实现飞跃的?

2008年,招行零售贷款为2326亿元,2017年达到17853亿元,复合增速29.4%,零售贷款占公司总贷款的比重从2008年的26.6%上升到2017年的50.1%;2008年零售存款 3265亿元,2017年达到13385亿元,复合增速17%,零售存款占公司总贷款的比重从 2008年的42%上升到2017年的33%。

从零售贷款的结构看,虽然受阶段性贷款投放策略的影响,招行各类贷款的占比会有短期波动,但是总体趋势是,信用卡贷款和以小微企业贷款为主的其他个人消费类和经营类贷款的规模持续增长,占比分别提高14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

招行在控制资金成本上也做了很多努力,零售存款中活期存款持续上升,已经从 2008年的51%上升到了2017年的72.6%,提高了22个百分点,从而使得零售存款付息率从2008年的1.99%下降到2017年的0.8%。

招行营业网点和分支机构在2008年仅有669家,2017年达到1818家,其中,2012年、 2014年和2015年分别增加158家、375家和285家。从存贷款的增长情况看,分支机构扩张确实带动了贷款特别是零售贷款的增长。不过,零售存款并没有因为分支机构的快速扩张而出现大幅增长。过去9年,存款的复合增速仅为11%,而贷款增速为25%,贷款增速明显高于存款。在2015年年末,零售业务贷款余额已经超过零售业务存款余额,需要通过内部拆借来支持零售贷款业务的发展。

此前,超额的低息储蓄存款在满足个贷业务的同时,还大量用于内部拆借以支持对公业务和资金业务发展,并赚取相应的内部拆借收益(等同于银行间拆借利息收益),虽然拆借利率低于贷款利率,但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拨备也少。因此,只要拆借利率与存款之间存在正利差,上述银行零售业务的风险资本回报率就会增加。

2014年之前,零售存款规模持续高于零售贷款规模。从2014年开始,随着零售业务贷款余额超过零售存款,零售存款无法满足零售业务发展需求后,原本释放利润增加风险资本回报的内部拆借业务开始转为负值。

2008年,内部拆借收入对净利息的贡献达到47.3%。此后由于贷款规模的快速增长,内部收益贡献度持续下降。到2014年年末零售存款已经无法满足零售贷款需求,内部净利息收益开始转为负值。而截至2017年年末,内部资金的拆借成本达到187亿元,对当期净利息收入的贡献度为-26%。

如果剔除掉存款的扰动,招行零售贷款净息差在2016年之前基本处于持续上升态势。2016年后,随着零售存贷款差价的拉大,内部存款拆借费用大幅上升,如果简单的按照存贷款时点数据的平均缺口测算,内部存款的拆借成本一度达到5.5%的平均水平,显著高于零售存款0.8%的付息成本。因此,直接拉低了2016年到2017年零售业务的净息差57 BP和113 BP。

由于更高风险的零售贷款占比上升,以及公司严格的拨备计提,使得同期零售业务的资产减值损失/净利息收入的比例上升10个百分点,即从2008-2012年12%的均值上升到2013 -2017年22%的均值。而且,从招行公布的各类零售贷款不良率来看,个人住房贷款的不良率仅为0.33%,小微贷款的不良率为1.77%,信用卡贷款的不良率为1.11%,其他消费类贷款含商用房贷款、汽车贷款、住房装修贷款等的不良率为1.43% 。信用卡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明显高于住房贷款的不良率。因此,随着规模占比的提高,零售业务综合的信用成本率也随之上升。

招行零售中间业务收入的占比从2008年的27.6%上升到2017年的33.6%,上升了 6个百分点。零售中间业务过去9年的复合增速和零售业务分部资产的增速相当,均在25%左右,比净利息收入21%的年均复合增速高4个百分点。因此,零售中间业务的占比上升更多来自于息差收入增速的放缓。可见,收入端并不是推动零售业务风险资本回报率提升的主因。

从零售中间业务收入的构成看,银行卡手续费和零售财富管理佣金收入仍是零售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不过,由于过去招行充分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和客户,通过交叉销售等策略推动零售财富管理业务快速增长。2017年,零售财富管理佣金收入占比中间业务的比例已经达到52%,较2008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银行卡手续费收入也在累计发卡量快 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银行卡手续费的复合增速仅有20%,低于零售财富管理佣金收入28%的增速,因此收入占比有所下滑。

从成本端看,公司分支机构数量在2012年、2014年和2015年实现了大幅扩张,分别增加了158家、375家和285家。分支机构的增加带来了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且23%的复合增速显著快于业务及管理费用14%的复合增速,因此,成本收入比持续下降。招行零售业务的成本收入比从2008年的70%下降到了2017年的37%,降幅达到33个百分点。可见,成本收入比的大幅下降,成为了招行零售业务风险资本回报率大幅上升的主要推动因素。

总之,金融危机后招行零售贷款结构逐步优化,以信用卡和消费贷款为代表的高收益贷款占比持续稳步上升,同期活期存款占比上升22个百分点,但是由于近几年零售存款整体增速不及贷款增速,因此,招行净息差(NIM)受零售存款成本的制约开始收缩,再加上信用风险提高使得剔除信用风险成本后的NIM进一步下降。零售中间业务对零售业务的收入贡献提高了6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息差收入的增速放缓。

因此,收入端不是风险资本回报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再来看成本端,由于持续对成本的压缩,使得过去9年成本的复合增速仅为14%,显著低于营业收入23%的增速,因此成本收入比从2008年的70%降到2017年的37%,降幅达到33个百分点。综合来看,成本收入比的大幅下降为招商银行零售业务风险资本回报率提升的主要推动力。

未来竞争优势在哪?

目前,招行零售业务的成本收入比在37%的水平,与国有大型银行如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平均33%的水平已经非常接近。未来通过控制成本收入比释放利润的空间越来越小。预计未来零售银行的竞争必将体现在收入端,而收入端哪些因素可以给招行带来持续竞争力?

2014-2015年,大量的分支机构开业,从近两三年的经营数据上来看,成本并没有大幅上升,但是存款总量也没有大幅提高,分支机构平均的存款余额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即便考虑到网点的成长周期,但是理财对存款快速分流也使得未来存款的增速较为有限。

除了受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影响外,招行布局这些新网点均处在经济发达地区,而客户的理财意识更强,因此零售存款增量相对更低。从存款增量的构成看,近几年存款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公司存款的增长。

过去几年,招行对公存款的成本和零售持续拉大。目前维在70 BP的高位。考虑到表外资产回标的压力、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以及招行本身零售贷款已经超过零售存款等因素, 负债端成本将进一步上升。因此,招行低资金成本优势或将逐步弱化。

招行信用卡发卡量实现了快速增长,从2008年的2726万张,增长到2017年的10023万张,年均复合增速15.6%。而有效卡量从1694万张增长到2017年的6246万张,有效卡的占比维持在62 %的水平。同期,信用卡贷款余额占零售贷款余额的比例已经提升到了近28%的水平,过去9年信用卡贷款规模年均复合增速近36%,远高于发卡量增速。而从有效信用卡的卡均贷款余额看,也从2008年不到2000元的规模提高到2017年近8000元的规模。

招行消费信贷余额也有一定的增长,不过由于增速较低,占比一直保持在8%左右的水平。从贷款总体结构看,住房抵押贷款占比已经下降到50%以下,贷款结构更加多样化。对比其他银行,近80%的住房按揭贷款以及信用卡和消费信贷占比之和仅20%的零售贷款结构来看,招行的零售贷款的创新仍走在行业前列。

如果对比发达国家零售贷款结构,美国银行业零售贷款中信用卡和消费贷款的占比均在 20%左右,而住房抵押贷款占比在60%。金融危机后,信用卡贷款的占比提升较快,上升了 8个百分点,而消费贷款的占比也上升了3个百分点。

过去几年,大零售项下的不同业务增速各异,预计个人贷款项下的消费贷和经营贷以及小微企业金融、信用卡、财富管理等零售业务收益增长和预期增长较高,将成为未来几年中国零售银行业务收入的增长引擎。因此,招行零售贷款的均衡结构,使其零售优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存在。

招行凭借自己的强大渠道优势和客户优势,零售财富管理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也实现了快速发展。2017年,零售财富管理佣金收入占比零售中间业务收入的例已经达到52%,较2008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已经超过了银行卡手续费收入的占比。财富管理业务也更加多元化,以2017年为例,代理保险业务收入占比28%,受托理财和代理基金收入占比27%,代理信托计划收入占比18%。虽然资管新规的落地以及行业整体保费增速下降对行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招行财富管理业务收入短期内随着财富管理业务规模的收缩而下降,但是中长期来看,面对国内旺盛的理财需求以及巨大的理财市场,招行凭借自己渠道优势和客户优势仍可实现较好的增长。

截至2017年,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达到6.74万户,私人银行客户资产总规模达到 1.91万亿元,户均资产达到2826万元。招商银行私人报告中也表示,未来资产的配置以及传承将成为私人银行业务的重点方向。

零售业务的手续费收入占比已经超过30%,财富管理业务的佣金收入也占到零售业务收入的比例超过50%。受短期监管的影响,零售业务的财富管理收入将有一定的下滑。但从中长期看,无论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还是招行本身在产品端的创新能力,仍能维持其对客户的竞争力。

国内以蚂蚁金服、腾讯等为代表的互联网融企业对传统银行业务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从理财、贷款、支付三个方面渗透传统银行的业务。理财方面,大量银行理财分流到互联网理财。2017年年末,互联网理财规模超过3万亿元;其中,余额宝的规模达到1.58万亿元。贷款方面,互联网信贷井喷式增长。2017年,P2P网络贷款的交易规模已经突破2万亿元,微粒贷规模已经超过 1000亿元。 第三方支付全面抢夺银行阵地。2017 年,第三方网络支付超过100万亿元,移动端支付占比超过90%。

从上述现象看,这些新进入者基本都是聚焦细分领域市场,基于移动端创新技术手段把握端口优势,不断降低成本并提升客户体验,从而与传统银行分羹。目前这些新进入者的业务拓展范围已经从上述零售业务逐步拓展延伸到对公业务,如中小企融资贷款、机构资产管理等。

国际银行业调研数据显示,领先银行将税前利润的15%投入颠覆式新技术的布局。而招商银行2017年核定的2016年税前利润1% 即7.9亿元投入到金融科技,并专门成立了金融创新项目基金;2018年又提高到上年营业收入的1%,即22.1亿元,并表示,如果需要,未来投入力度还可以加大。

从2017年的数据看,金融科技已经开始带动招商银行客户数的增长。零售客户数突破 1亿户,公司客户数超过157万户,招商银行APP、掌上生活APP用户数合计也过亿,月活跃用户超过4500万户。从数据上看,金融科技的发展最直接的效果就是通过各种场景应用,降低获客成本并提高户黏性,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沉淀低成本的资金并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来源。

万联证券认为,未来银行通过控制成本收入比释放利润的空间将越来越小,零售银行的竞争必将体现在收入端。从收入端的角度分析,招行低成本资金优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但是这种优势可能逐渐弱化。不过,招商银行在贷款创新方面走在行业的前列,零售贷款结构优于其他银行,在未来国内银行转型的大环境下更加受益。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