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保险
近日,股指期货贴水加大。市场再度兴起“交割日魔咒”,如社科院研究员易宪容认为“因为上周五是股指期货结算日,肯定会有股市淡仓者通过打压股指期货引导现货下跌,即所谓的‘结算日效应’。”
看待所谓“交割日魔咒”的问题,需要先了解交易交割制度,以及市场整体发生了何种巨大偏差。此外,还需要遵守基本的研究方式,如果仅仅把两个现象同时出现就看成是影响市场的重大因果关系,这种研究是不够严谨的。
只有操纵股市现货 才能操纵期货
理论上看,只有操纵股市现货,才能操纵期货,决不是相反。股指期货对应标的是全场三大指数,即上证50、中证500、沪深300指数,结算以“股票现货交割日最后两小时交割价”作为期货结算价。单独操纵期货结算价,如果故意打低期货价格以达到操纵期货结算价的目的,实际却不能决定股票指数价格,反而会产生贴水损失。这种所谓操纵,实际上是给市场送钱。
操纵市场更是猜想之谈。想要达到操纵股市的目的,首先需要有足够资金去操纵股市全场。目前中国股市市值约40万亿,每天成交量1万亿上下。除了政府资金,其他资金想要达到这个量几乎不可能。从这个方面来看,如果一家投资机构拉抬或者打压期货,将对股指形成很大的升贴水,相当于给他人送钱。比如在近期贴水的情况下,有融劵或者长期持有大量股票的机构可以卖出股票,再以低价买入等量的期货;待价差回归,再卖出期货,买回等量股票,获得收益。市场所谓的操纵,实际只能给市场不停的送钱。
易宪容等学者提出的“肯定会有股市淡仓者通过打压股指期货引导现货下跌”的说法也是对市场交易机制不了解的表现。首先“股市淡仓者”并无内涵定义,在此推测“股市淡仓者”是指“在股市现货做空,期望股市下跌而获利的投资者”。
中国股市几乎并无可行的股票现货做空手段。首先,融券卖出的数量非常少,最高总量才100亿上下。因此,靠融券手段使股票大跌获利,数量非常有限。其他的做空方式,需要先买入股票,再向下打压低价卖出。可是,谁愿意自己持有高价买入,低价卖出呢?第三种模式,故意打压股指期货,期望在低价买入股票。但是把等价于现货市值1000亿的期货低价卖出,再在国内买入更大数量的股票这是极其困难的事情。此外,在卖出国内期货的同时,卖出新加坡,美国期权,共同操纵国内股市,就是更荒唐的想象。资金流转一个很大特点是留痕明显,大资金转移、关联等信息都可以查询的到,在中国公安部介入的情况下,想要瞒天过海以几千亿规模操纵市场,基本不可能。
如果为了救市为了消除远期贴水,去干预贴水幅度,只会让救市资金承担更大的压力。事实上,救市偏差是贴水偏差的根本原因,期货贴水实质是“现货升水”。
期货高贴水是偏差现象,根源是股市出现了巨大偏差。万亿计的救市资金进入市场,抬高了股指现货的价格,救市只能买当下的股票,而不可能去买未来股票。而期货代表未来股票。结果必然是被买的股票(股指)涨或少跌,不买的股票(期货)不涨或者跌。这就是期货贴水的根本原因。
从IF/IH/IC三大指数与期货升贴水比较看,IF历史较长(2010年上市)在此次救市之前,贴水较小,救市之后期货贴水出现大幅度上升。历史上贴水基本就在10~20点,偶有几天上50点左右,但救市后当月贴水常见到70点上下,高点到100点以上。。2015年4月上市的IH/IC也在7月初国家队救市之后,出现了更大的期货贴水。
罗列部分救市资金进入之后产生偏差体现
一是救市时低价买入,上涨之后通过期货卖出。这种卖出套保,看似期货对当下的股指贴水,对其买入的股票价格比较还可能是升水盈利的;
二、机构长期持有股票,并且需要不断换月卖出期货对冲。由于远月量少,近月量大,套保卖出只能先卖近期,再转卖远期,于是呈现远期贴水不断加大的过程。
三、对未来看空的投资者,目前可以选择的做空工具只有期货、期权、融券。融劵较为麻烦,期权交易量还太小。期货交易便利,交易量较大,即便贴水,他们也愿意卖。
而期货交割制度可以保证贴水回归。即使是很大的贴水,也必然在交割日收敛,这保证了交易者可以用股票指数作为最后的锚点,用作套期保值。股指期货从2010年上市至今,从来没有发现过期货交割日不能收敛。那么,只要股票现货市场不被操纵,期货就不可能被操纵。股市的问题,需要从股市解决。问题被错误的引导到期货方面,无助于管理部门发现问题核心,有效解决问题。
分析股市,还需要认真诚恳的态度,深入了解市场真实情况,以严肃的方式去研究。被市场情绪裹挟的研究方法,对市场稳定并无帮助。
(作者:资深股票期货投资者,机构管理人员 胡晓辉 )
【更多精彩资讯首发于第一财经财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