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保险
今年我们听到了太多的“寒冬论”,有人说互联网巨头们纷纷缩招、裁员,少则10%,多则20%,有人说房企在降薪赶人、中介关店缩减规模,有人说社会零售总额增速在下降,汽车销量在下降,说明消费端持续乏力。
大部分人仍然很难把这些现象跟楼市联系起来,毕竟,经历了过去十年以来的房价暴涨,几乎所有人都把楼市视为货币的蓄水池,最保值的资产之一,即便有所谓的“裁员潮”,又与房地产有何相干?
但是,社科院教授倪鹏飞告诉我们,如果裁员现象继续,会导致房贷违约现象发生,用我们熟知的一个词来说,就是“断供”。
12月29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授、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在中国住房支付能力指数发布暨纪念住房制度改革20周年研讨会上指出,目前金融机构的裁员率已经达到了10%,这些平时人们眼中的金融精英们,往往都用高收入撬动了多套房产,一旦他们也陷入失业,违约风险就一定存在。
倪鹏飞还认为,过去金融机构们认为首付比例高,所以违约风险很低,但是我们的房贷收入证明多数都是假的,尤其是金融精英这些高收入人群,本来月收入是1万,但是为了买更大、更多的房子,证明能开到月入两万,失业率增加后,支付不起房贷的人群相应的也会增加。
倪教授的观点,述说了一个再浅显不过的道理,任凭人们对楼市抱有多大的幻想,当裁员潮逐步蔓延,终究会传导到房地产当中,以前房价飙升过快,带给了很多人财富加速膨胀的虚幻感受,殊不知这只是镜花水月罢了。
如果买房时的收入并不真实,那就意味着失业时会迎来更猛烈的反噬,倪鹏飞用他所熟知的金融机构情况,来说明目前房贷违约的风险,我们不妨看看其他所谓高端的IT、互联网精英们,谁又不是处于“朝不保夕”的行业变化当中?当不稳定的收入遇到持续不断的房贷压力,当裁员遇到了楼市寒冬,断供就不足为奇了。
倪教授的观点是有相关数据支撑的,权威统计显示,截止2018年第三季度,互联网行业的招聘职位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51%,电子商务子行业的招聘需求同比下降达57%!而作为金融机构中的典型,券商的情况更不容乐观,自去年11月至今,经纪人数量在逐月减少,已经由2017年11月的9.18万人减少至现在的8.57万人。
当码农们、金融精英们都开始支付不起房贷,那些掏空六个钱包,非要在大城市里扎根的年轻人又该怎么办?这是摆在楼市面前的现实问题。事实证明,只有立足于“自住”的刚性需求,从自身财务条件出发,用脚踏实地的置业观念,才能够摆脱“断供”的困扰,那些寄希望于用高杠杆实现房产梦的精英们,迟早都会被房贷压的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