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保险
◎本报记者 杨喜明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已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2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沟通合作,及时改造接口,开发系统软件,完成了网络对接,强力助推执行难问题的解决。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牵头,人民银行、中央组织部等44家单位联合签署的《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对外发布。《备忘录》共提出55项对“老赖”的惩戒措施,拓展和丰富了对“老赖”的限制领域和惩戒措施。
针对农村的金融生存环境现状,日前记者在基层进行了采访,了解到各地信合系统借此东风展开了相应的清欠行动,并取得了较大成效。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农村诚信环境亟须改善,还存在征信建设指导管理不到位、公众诚信意识薄弱、对失信行为惩戒缺乏硬性约束等诸多现实问题。故而改善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记者获悉,为了解决“老赖”的不良贷款,河北迁安农信联社与当地法院联手,掀起“清欠风暴”。据该联社一位负责人介绍,清收不良贷款是农信社甩掉包袱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农信社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建立起现代金融企业,只有通过组建农商行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而组建农商行存在最大的量化差距就是不良贷款问题。只有通过压降不良贷款,才能符合或达到组建农商行的各项指标与条件。因而,迁安农信联社和当地政府、法院沟通成立了金融法庭。
金融法庭成立伊始,就对农信社原有积案进行了整理,进一步摸清了底数,对积案未执行终结的拉出清单,灵活变通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另外,金融法庭对需要起诉的案件逐项进行把关,提出合理化建议,杜绝败诉案件和无理缠诉案件的发生。同时对来农信社办理业务的客户,金融法庭还积极地提供法律援助、咨询服务等,增强了客户的法律观念和责任意识。
在清收中,该县农信社首先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建立“一户一表”台账等前期准备工作后再将案件移送到金融法庭。碰到特殊案件、疑难案件,随时上报,以便领导小组及时协调调度。该法院还要求干警务必保持高昂的战斗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在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的基础上,对农信社借款纠纷案件实行从快、从严审执政策,穷尽法律手段,坚决执行到位,以达到清收一案、威慑一片、教育一方的目的。
记者在基层采访中还获悉,为了达到诚信的信贷环境,各地采取的方式多种多样。
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是山区农业县,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投入的资金有限,但他们没有有效的抵押物不能取得贷款,而诚信问题又成为影响和制约当地农商行不敢放贷的主要因素,造成了贷款难和放贷难的矛盾。
如何破解“两难”?该县农商行董事长康福民告诉记者:“我们行从2004年起,就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信用农户’评选活动,被评上信用农户的农民凭信用证,就能直接贷到不同额度的小额贷款,缓解了‘两难’矛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是不是像康福民董事长说的那样“两难”矛盾得到了缓解?记者来到基层找到一位当地农户进行了采访。“因为我家是农商行信得过的信用户,所以贷款很容易,就像是取自家的存款那样方便。”御道口村村民张娣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张娣所在的村子有天然的优势发展“农家乐”旅游。但是,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让很多村民力不从心。不过最近当地农商行通过对农户信用评定,为农户发放支农信用卡、贷款授信证等,为农户的贷款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张娣自家的“农家乐”宾馆现在已经有50多个床位,年收入10多万元。
而江西省靖安县农信联社打造诚信信贷环境的方法非常有特色。该联社一位办公室人员称,他们在当地行政村选出由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教师、老代表、老干部、老劳模组成的“五老会”,按照《靖安县农村道德建设百条公约》的具体要求,开展“文明信用农户”评选活动,采取自评、初评、互评、总评的四个程序评选出道德高尚家庭、道德良好家庭、道德合格家庭三个信用等级。不同的信用等级有不同的贷款额度,还有不同的利率优惠。农民高兴地称其为“诚信也有价”。
在采访中,多家信用社人员还向记者反映,虽然农信社在极力“绿化”农村信贷环境,但状况仍然堪忧。河北涿州农信联社主任刘国鹰向记者反映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一些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参与主体单一。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缺乏全局观念和积极性、主动性,尽管也在参与但实质性措施不多,或只关注放款而不重视评级授信质量。二是征信建设指导管理不到位,相关部门对征信建设缺乏管理,深入指导、现场指导少。三是公众诚信意识薄弱,部分客户诚信意识差,还贷意识差,导致信贷资金无法按期收回,影响了信用社信贷投放的积极性。
河北省农信联社廊坊办事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十年前我们下辖一个联社在一个村投放了2000万元的小额农贷建大棚,到现在已过了十年了,全村的本、息都收不上来,给我们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还有人反映对失信行为惩诫普遍缺乏硬约束。尽管一些地区,在人民银行和监管机构的领导下,建立了对失信客户的联合制裁制度,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难以真正执行。“现在不良贷款很大一部分是诚信问题造成的,但清收也没有很好的办法,都是老一套,你要是诉诸法院,他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更难收回来,你还得花起诉费什么的,到时候两手空空。”谈起农村的诚信问题,一位联社负责人一脸苦笑。
河北省联社办公室人员闫顺奇来电称:“农村的诚信环境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光靠一家机构解决远远不够,这是一个综合治理工程,需要人行、银监会、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携手打造农村诚信环境。首先,地方政府要切实成为信用工程建设的主导者,制定具体措施,将此项工作列入政府年度考核内容和重要议事日程;其次,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信用工程建设的长效机制。人行和银行业监管机构应成为信用工程建设的促进者,引导、规范银行、企业、个人的信用行为。农村信用社要定期与当地政府沟通,增进其与信用社的感情,共建农村支农惠农的良好环境。”
针对农村信贷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孔祥智指出,打造诚信的县域经济信贷环境任重道远,贵在坚持。他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好比在干旱的沙漠中植树,必须坚持,还必须提供足够的水分,只有不断地灌溉培育,树苗才能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