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保险
新疆网讯 贫困大学生,在我国属于极其特殊的一个社会群体。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们有着高等学历,却因为出身贫寒,而长期被经济问题所困扰。头顶光环闪耀,脊梁上却始终背负着重重的壳——那就是一个等待着他们去“救援”的贫困家庭。他们就是以这种蜗牛的姿态,担负着家庭的命脉,肩负着报效国家的使命,行走在当代社会,成为一个极其特殊的社会群体。
贫富差距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贫者的心理落差和自卑情结。
由于贫困大学生,从小到大均生活在经济匮乏的环境里。难免遭受周围人群的歧视和冷眼,这极有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多重心理问题。能否有效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势必关系到这一群体的健康成长。可是应该由谁来救援他们的心理问题,又该如何着手呢?这应该引起国人的深思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要有效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必须要先找到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根源。“治本”,就得先“清源”。
由于贫困大学生的家长,一生均奋斗在农村、山区等相对落后的环境中。深知其中之苦,因此他们不希望自己的悲剧在孩子身上重演。于是从小就叨念着孩子要努力学习,争取跳出农门。同时也下意识地把孩子当成了家庭的出路和救命草。可是当贫困大学生即将毕业时,发现找到理想的工作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此则不但“拯救”不了自己的家庭,甚至连自身都难保。由此而产生焦虑心理是必然的。
另外,大学校园为他们提供了享受高等教育资源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和“城里人”或者说“富人家”的孩子共处的机会。当他们每天看着自己的同学享受富足的物质生活之时,自己却只能望而却步。毕业时,看着有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的同学,一个个被安排就业,而自己却只能面临失业。这难免会让他们产生心理上的落差,正是这些落差综合造就了他们内心“相对剥夺的自卑感”。
其实,不管是“回报父母高期望的焦虑心理”还是“相对剥夺造成的自卑感”均是暂时的,或者说是阶段性的。最致命的应该是第三个问题,即未来就业困惑造成的生存危机感。假如能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使他们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来源,那么以上三大心理压力便可迎刃而解。
近年来,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似乎仍然是杯水车薪。笔者认为,国家除了对总体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之外,还应该对“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实行倾斜性扶助。因为其他来自富裕家庭和一般家庭的大学生,如果一时未就业,也还有家庭供应的生活来源。但是“贫困大学生”一旦失业,就标志着将失去生存条件,这样就有可能毁灭一个国家花大量资金培养出来的优质人才。因此,国家应该通过宏观调控,利用一切社会资源,政策性地为“贫困大学生”优先安排就业。这对促进社会和谐,将起到关键性的重要作用。
在国家扶助政策的大前提之下,“贫困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在建立自立自强信念,并转变就业观念。据我所知,许多大学生至今仍然停留在“专业对口”“学有所用”的就业观上。事实上,在经济下行、毕业生数量上升的今天,先就业再择业或许是更明智的选择。
因此,要救援贫困大学生的心灵,除了要借助国家扶持、社会各界的帮助等外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依靠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来疏导、缓解多重心理压力。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一种想法决定一种活法,一种思路决定一种出路。
文/杨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