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保险
郭特华自1998年开始从事基金相关业务,是国内首批基金从业人员,2005年6月工银瑞信基金成立起一直担任总经理,目前还担任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兼职副会长、自律监察专业委员会主席及创新与战略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 资料图
中国基金业发展20年来,由男性主导的基金行业也涌现了一批女性总经理,其中一位从公司成立起便担任总经理至今,她就是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总经理郭特华。
郭特华自1998年开始从事基金相关业务,是国内首批基金从业人员,2005年6月工银瑞信基金成立起一直担任总经理,目前还担任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兼职副会长、自律监察专业委员会主席及创新与战略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
作为国内首家银行系基金的工银瑞信基金快速发展,2005年中成立,到2006年底,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便跻身前十;截至2017年底,资产管理总规模及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已稳居行业前三。成立13年来,工银瑞信基金走出一条特色发展道路,自身优势不断巩固提升。
在中国基金业成立20周年之际,郭特华日前接受了中国基金报记者专访,分享了工银瑞信基金的发展历程、投研文化、用人之道及业务布局规划等。
掌舵工银瑞信基金13载
“从筹建伊始,公司的要求就是当天的事必须当天做完,绝不过夜。”
初识郭特华,高挑清秀,内敛不失干练,知识分子气质浓厚。郭特华1989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工商银行,历任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商业信贷部、资金计划部、资产托管部处长、副总经理等职,2005年6月起担任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总经理。
回顾工银瑞信基金从筹备到发展壮大的历程,郭特华就像分享自己孩子的成长经历般如数家珍。
2005年4月28日,工商银行正式获得银监会批准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2005年6月4日,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设立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司;2005年6月21日,获得工商总局颁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创造了当时基金管理公司从获准筹建到成立的最快纪录。
“从筹建伊始,公司的要求就是当天的事必须当天做完,绝不过夜。”郭特华说,“马上就办,只争朝夕”的精神已深深烙印在工银瑞信人的性格中。
工银瑞信基金是国内首家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注册资本为2亿元人民币,中国工商银行出资占注册资本的55%,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出资占25%,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出资占20%。时任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批准商业银行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是监管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促进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调发展、增加资本市场资金供应、壮大机构投资者力量的重要举措。
“工商银行委派我来筹备基金公司,别的事我也没想太多,自始至终就是专注怎么把公司做好,怎么为投资者创造良好回报。”郭特华说,工银瑞信基金是站在巨人肩上成立起来的,吸收了中外股东的精华,有着优良基因。公司从成立起便“以稳健的投资管理,为客户提供卓越的理财服务”为使命,坚持“稳健创造持久财富”的品牌理念,秉持“稳健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投资理念,依托强大的股东背景、稳健的经营理念、科学的投研体系、严密的风控机制和资深的管理团队,立足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致力于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一流的投资管理服务,远景目标是成长为与股东发展战略相匹配、在全球资本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受人尊敬的领先资产管理公司。
高标站位、勇于开拓的工银瑞信基金自成立起就走上快速发展道路,成立第2年即2006年底,公募基金规模已逼近300亿元,跻身行业前十;在成立第8年即2012年底,公募基金规模突破千亿元;在成立第12年即2016年底,管理资产总规模突破万亿,成为行业内公募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中外合资基金公司,也是最大的银行系基金公司。
成立13年来,工银瑞信基金创造了多个“首家”:2007年10月8日,获准开展境外证券投资管理业务,成为自当年7月5日《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实施后,首家拿到QDII资格的银行系基金公司;2007年11月19日,获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资格,成为第二批获得该资格的3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也是首家获此资格的银行系基金公司;2012年8月,工银7天理财基金设立,工银瑞信基金成为首家发行超短期理财基金的基金公司;2013年8月,公司首批推出定期支付型基金工银月月薪定期支付债基;2014年,首批参与中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推出国内首只 “生命周期”债基——工银添颐债券基金;率先在行业内全面布局行业和主题基金,旗下2只行业基金分别获得2014年度主动股票基金冠军和季军。
坚守以人为本理念
“投研能力的打造首先是用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是要用好人,从‘选、用、育、留’四个方面管理好人才。”
截至2017年底,工银瑞信基金投研团队逾190人,投研人员平均从业年限约10年,投研人员数量、经验及稳定性均居业内领先行列,投资业绩在业内有目共睹,截至2017年底,工银瑞信旗下首只基金——工银核心价值混合,自2005年8月成立以来累计回报达627.58%,是市场上分红超百亿的8只基金之一。
“投研能力的打造首先是用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是要用好人,从‘选、用、育、留’四个方面管理好人才。”郭特华说,工银瑞信基金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贯穿人才的“选、用、育、留”各环节:一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才观,二是量才适用、人尽其才的用才观,三是与公司同成长、共发展的育才观,四是营造和谐共融工作氛围的留才观。
基金行业是人才密集型行业,人才是基金行业的核心资源。郭特华说:“专业、稳定的人才队伍是基金公司提供持续、优秀业绩的重要保障和前提条件。工银瑞信基金成立以来秉承‘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把人作为关注的核心,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方位引入国内外优秀人才,组建了一支风格稳健、诚信敬业、创新进取、团结协作的专业投研团队,形成了推动公司发展强大内源动力和战略支撑。”
据郭特华介绍,为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工银瑞信基金在薪酬激励、职业发展、企业文化等方面均做了不懈努力。在薪酬激励方面,建立以投资团队为基础的激励提取机制,实现清晰透明、奖优罚劣;在加大绩效激励力度的同时,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在行业内率先制定并实施了覆盖公司各领域核心人员的长期激励计划。在职业发展方面,针对员工不同成长阶段,分层分类实施培训;实施专业和管理的双职业发展通道,为员工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在企业文化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坚持人才与公司同成长、共发展的发展观,努力营造专业分工、合作分享的工作氛围;自成立以来,人文关怀无微不至,一直努力打造和谐共融的家园氛围。
在以郭特华为首的管理团队努力下,工银瑞信基金的人才管理成效显著,有效防范了短期行为和道德风险;投研团队实力雄厚,形成金字塔式的人才梯队,人员稳定性大大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3日,工银瑞信基金旗下基金经理人数达50人,排名第2,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从整个基金行业来看,目前基金经理人数超过30人的也仅18家基金公司。
此外,在郭特华的引领下,工银瑞信基金一直把“打造学习型组织”作为组织建设和经营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以开放求实的心态,引进海内外以及股东方优质培训资源,对员工进行专业和管理能力等各类培训,开阔视野,更新知识,鼓励创新,培养了一支复合型、跨领域、国际化的人才队伍,为公司突破成长极限、实现可持续发展打好人力资源基础。
郭特华说:“每一位从业人员都应当重视学习。当今知识呈现爆发式增长,社会的改革创新发展也在不断加快,只有通过坚持不断学习,才能保持与时俱进,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继续做大做强养老金业务
“工银瑞信基金坚持以支持和服务国家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为己任,始终将养老金业务作为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持续加大投入力度。”
工银瑞信基金于2007年第二批拿到企业年金投资资格,2010年第三批拿到社保基金投资资格。尽管在养老金投资领域起步较晚,但凭借在养老金领域的前瞻布局和持续优异的业绩表现,养老金业务取得了迅猛发展。目前,公司拥有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社保基金境内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人资格,是业内极少的养老金全牌照基金公司之一;公司养老金类资产管理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居行业领先之列。
早在工银瑞信基金成立前,郭特华在工商银行任职时曾代表工商银行参与人社部和世界银行的养老金课题研究项目,当时她就认识到养老金市场化投资管理的重要性和广阔发展空间。从国际国内的发展经验来看,公募基金在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养老金资产更是公募基金最重要、最稳定的资产。因此,工银瑞信基金筹建伊始就前瞻性地将养老金业务作为公司战略重要业务来布局,2005年即开始为养老金客户提供投资咨询服务,积累了丰富的养老金投资管理服务经验。
为配合养老金业务的发展,工银瑞信基金专门成立了养老金投资中心,建立了以投资为核心,整合销售支持、客户服务为一体的养老金管理体系。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工银瑞信基金的社保和企业年金规模稳居基金行业第四。
养老金管理规模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持续稳定优良的业绩,如年金资产自2008年运作至2017年末,累计收益率87.39%,不仅比同期市场平均水平高出30个百分点,而且每年均取得正收益。工银瑞信基金还建立了不断丰富的养老金产品线,截至2017年末,已通过备案的养老金产品有38只,是市场上发行类型最全的机构之一。
业内预计,2020年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投资管理规模将超过10万亿元,公募基金作为养老金投资管理的主力,必将随着养老金市场的发展不断壮大,养老金资产也将成为公募基金中最长期、稳定的管理资产,促进公募基金稳健发展。郭特华表示,“工银瑞信基金坚持以支持和服务国家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为己任,始终将养老金业务作为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持续加大投入力度。”
郭特华说,养老金将为国内资管行业带来持续巨大的战略性发展机遇,也将为基金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工银瑞信基金依托在养老金管理方面积累的丰富投资管理和服务经验,将不断提升投研管理能力更好投资服务养老金,完善风控体系为养老金保驾护航,继续发挥产品开发和创新优势不断推陈出新,继续充分调动整合工商银行集团及公司优质资源,满足养老金个性化的委托投资需要,提供优质的投资管理和定制化服务。
公募基金发展将更多元更精彩
“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的多元化竞争格局能更好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求。”
我国基金行业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截至2017年末,公募基金行业资产管理规模已超过25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11.60万亿元,各类非公募业务规模13.74万亿元;基金数量近5000只。公募基金已发展成为资本市场和大资管行业的重要力量,在财富管理和普惠金融、服务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树立资管行业制度标杆和培育科学理财观念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2013年6月新修订的《证券投资基金法》出台,券商、保险、私募等纷纷布局公募业务,专户、养老金管理和专项业务等也与保险资管、信托、私募基金等构成直接竞争关系,大资管领域竞争不断加剧。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13家,其中,中外合资公司45家,内资公司68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管子公司共12家,保险资管公司2家;基金发起人日益多元化。
郭特华从1998年负责基金托管业务开始,见证了基金行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的发展历程。郭特华认为,基金发起人的多元化对公募基金的行业竞争格局影响深远,在加剧业务竞争和人才竞争的同时,将有助于推动基金行业多元化、差异化发展。“未来中国基金行业将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既有业务布局广泛、各项业务发展均衡的全能型资管公司,也有提供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综合服务的财富管理型公司,会出现专注权益、固收、指数、FOF等特定领域的精品店公司,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的多元化竞争格局能更好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求。”
多元化发展将推动整个公募基金行业走向新的高度,郭特华对此充满信心,她说:“中国基金业发展的20年,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不断改革发展创新的20年。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将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公募基金行业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最有效率和活力的组成部分之一,未来的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
二十年筚路蓝缕,二十年风雨兼程,俯仰之间,公募基金已步入弱冠之年。金融界发起“见证者说-我的20年有奖征文”,邀请您把酒言欢,分享自己的基金投资故事。官方指定投稿邮箱 fund@jrj.com.cn (常见问题说明)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