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保险
再不关注我,我就飞了。
本来不想讲,无奈你们太过分。说的就是大小非们的清仓式减持。甚至我对方星海先生的重磅发言都提不起兴趣来。
-----疯狂的大小非减持及应对
从公开数据看,整个2019年到期的解禁股市2.67万亿,1月份是2700亿,数字虽然恐怖,可是大部分情况下,大家还是没有感受的。但大小非不顾股价低迷持续减持的事情实实在在的发生后,那可就是真疼了。先看最近的3家减持公告:
1、【柏堡龙:实控人之一致人拟减持不超8.34%股份】$柏堡龙(SZ002776)$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陈伟雄及陈娜娜的一致行动人陈秋明、陈昌雄计划自减持计划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大宗交易方式、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30,085,052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8.34%)。
2、【江丰电子:三家原始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3.43%股份】$江丰电子(SZ300666)$ 股东张辉阳、上海智鼎博能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智兴博辉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自公告披露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6个月内,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7,497,03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43%)。
3、【佳云科技:股东拟减持不超2%股份】$佳云科技(SZ300242)$ 1月11日晚间公告,持股10.15%的股东上银基金-浦发银行-上银基金财富43号资产管理计划,计划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2%的股份。
我就不再举例,可以看看上表。现在的情况,基本上到了解禁期,没有不减持的,而且清仓式减持屡屡发生。本身创投退出无可厚非,可你控股大股东也搞这个是几个意思?估值高了?企业不要了?就这2.67万亿哪怕减持10%,这市场能承受的了吗?
问题就摆在这里,怎么解决不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可以想到的,但一旦碰到这样的减持个股,我们该怎么应对,还是要考虑好的。我看了下,减持大概可以分为3类:一是短期炒作进入高位,这种减持千万不要犹豫,涨多了就赶紧走,不过话说,无声我也不会碰这类股,这类股大部分都是垃圾型题材股,不是优质个股。第二种是创投减持,创投减持基本上没有办法,他们是要退出,遇到这种情况,从2018年个股的走势看,第一时间撤离是对的;第三种情况,有些减持是为了寻找合作伙伴,往往通过大宗平台或者协议转让,这种情况下如果股价大幅波动,对于熟悉基本面的朋友而已,反而是低估上车的机会。
江丰电子现价比公开发行上市价格翻了8倍,1年多的时间,难怪大股东也要减持。
----注意披露回购的上市公司
任何市场都是鱼龙混杂的,没有什么一池清水。在疯狂减持的背后,还有很多优质的上市公司开始大手笔的回购自家股份了。上证报资讯统计,自《征求意见稿》披露以来的50天内,A股已有103家公司披露回购股份预案,合计最多回购股份数量为49.44亿股,涉及金额上限为163.03亿元。其中,不少公司的回购预案堪称"大手笔",中国电建、新希望、浙江龙盛、东阳光科等9家公司均计划最高回购10亿元以上。
其实这里面我最期待的还是中国平安的1000亿回购,什么时候开始实施,基本上哪个价格就比较有锚定意义了。
----有些人可以务虚,我们却只有务实,因为我们是真正的投资
看了方星海先生的讲话,并没有特别多的感觉,作为监管层高层,出来讲话是很正常,唯一的感觉就是包括科创板、交易机制等事情都在推进中,没有什么特别的新意。倒是黄奇帆12日在"第23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的发言,作为局外人的每次务虚的发言,总还是有一些希冀,他说:目前中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是基础性制度的建设,重点是退市制度、保险资金入市、机构投资者建设、股权回购注销及高管减持套现制度等。是呀,根本问题在哪里,找到了,解决了才是关键。
领导们建设市场,我们在市场上努力使自己的财富进一步增值。本周持股录得2.93%的收益,我相信2019年会越来越好。具体的,一只机器人股走势符合预期,业绩也快释放了,一只5G个股如同我说的一样跌无可跌,拉起了一个涨停板,一只服装股继续等待战投的介入,一只医疗检测股耐心等待减持结束的年报;定投的悄悄盈组合,依然每周进行。慢慢变富的节奏依然有条不紊,徐徐向前。
最后,真心希望高层的关怀,可以使得股市的春天早点到来,这恼人的雾霾和严冬也该过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