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保险
复利(复利率法),是经济学中计算利息的方法。当我们将一万元放到某宝中,本金是1万元,第二天我们会获得一元钱的收益。在第三天的时候,我们的本金就是一万零一元。这就是我们复利,也叫做“利滚利”。
复利与本金、收益率和收益到期累计次数(时间)密不可分。我们往往会过分关注在收益率上面。
很多人在接触复利的时候,许多文章会这样举例子:
A:一个月给你30万元,每天给你1万元。
B:按天发放,第一天给你一分钱,然后,后一天是前一天的 2 倍。
(选择A? 还是选择B?你会选择哪种?)
这个例子往往会让我们陷入误区。例子中的收益到期是以天为单位,而在现实中,我们资本的收益到期是以年为单位的。所以,我觉得用收益到期的累计次数更准确。
我们一开始接触复利,也许会给我们错觉,我们把钱放在那儿,它会一点点变多,然后我们就会很有钱。可是,每天看着自己的账户,就几块钱收益,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心想还不如把它花掉。也许那点收益还抵不过通货膨胀,现在花掉也许还赚了。
我认为这是复利观念在传播中,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将它的力量过分放大了。从长远来看,它的确是有这个力量,可我们的时间终究是有限的,很难等到那个时候。
但同时,我也认为,复利观念是很多人理财的启蒙。它让我们无意识中开始学会储蓄。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复利中的三个因素。
本金(资本)。对于大多数人,我们期望获得的是资金的增长。一万增长一倍是两万,一百万增长一倍是两百万。虽然增长的倍数是一样的,但是增长的数值是天壤之别。你原本和别人只差99万,后来差了198万。
在年利率为10%的情况下,10年间,1万到2万6,10万到26万。前者只赚了1万6,后者赚了16万。
在大多数人能承受的时间内,不得不承认本金在资本世界中的影响才是最大的。资本市场上,其实比较好的投资项目,投资门槛是比较高的,一般人很难达到那个门槛。
那本金从哪儿来?储蓄。我们应该边储蓄,边理财。前期,储蓄绝对是最重要的,等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一定的利率才能够获得比较可观的收入。
利率。利率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差别会很大。
我们将我们的本金归一化,算它在复利作用后的倍数。在表中,已经将6倍数全部加粗,我们可以看到在10%,15%,20%,25%,30%,35%作用下,要达到6,分别需要19,13,10,8,7,6年。
年利率的差异,导致达到相同目标所要花的年限也是巨大的。以10%,15%为例,差了6年。6年的时间,可以做太多太多事了。
而且还可以看到,即便是5%依次增加,到后期的话(我们所能忍受的时限),其带来的时间差距是有限的,25%到35%只差2年。
年利率,其实也可以定性表示我们的能力,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且即便是前期一点点的进步,带来的进步也是巨大的。
收益到期累计次数。现在很多理财产品,都是收益当天到账,这就是说这部分收益在第二天会产生新的收益。像每日产生收益的产品,类似于某宝的产品,假设本金为单位1,其七日化利率一直为10%,与年利率为10%相比,前者一年后为1.105,后者为1.1。
从结果看,其实差不了多少,但我们需要考虑资金的流动,因为前者方式只在工作日产生利润,而且资金的流动会导致有些工作日时间折损。但其流动性比较好。其实两者差不了多少,但前者因为流动性更好,在年利率相同的情况下,是更优解。
复利对大多数人(没很多钱的人)在前期实现财务自由的指导意义并不大。
我觉得,比较正确的理财之路,是这样的:
前期,疯狂攒储蓄,在储蓄的同时,用一点钱去学习,实践如何理财。后期的话,可以依靠储蓄的资金和利率去实现财务自由。
前期看绝对值,后期看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