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保险
导言
年初至今,股市依旧疲软。截至8月6日收盘,沪指年内下跌 18.2%,报2705.16点;深成指年内下跌 23.71%,报8422.84点。受行情变化影响,绝大部分股票基金因此尝到苦头,单位净值平均跌幅 14.8%,尤其去年耐涨扛跌的嘉实环保低碳、上投摩根核心成长、国联安科技动力等基金在今年也难逃净值大幅下跌的命运。
数据显示,年内净值大幅受挫的股票基金主要持仓了互联网、新能源、环保、制造等产业。
基金表现:净值大涨规模缩水
众所周知,每当市场缺钱效应凸显时,便会有基金大额赎回应运而生。从而导致基金净值异常波动。虽然不乏因赎回费计入资产后引发基金净值飙升的惊喜案例,有的投资者因此“爆赚”好几倍,但也有净值下跌导致留守持有人受损大亏的案例。
从近一个月基金遭遇大额赎回情况看,多只基金遭到大额赎回后净值大涨。
具体来看,光大保德信永鑫近一个月回报为213.96%,主要原因为该只基金于7月26日遭遇大额赎回,单日净值大涨208.33%;前海开源盛鑫混合C近一个月回报为16.18%,主要原因为该只基金于7月30日遭遇大额赎回,单日净值大涨15.58%;华安新安平混合A近一个月回报为18.22%,主要原因为该只基金于7月30日遭遇大额赎回,单日净值大涨11.38%;中信保诚稳鸿债近一个月回报为551.05%,主要原因为该只基金于7月31日遭遇大额赎回,单日净值大涨551.65%;海富通欣益混合C近一个月回报为21.2%,主要原因为该只基金于8月2日遭遇大额赎回,单日净值大涨19.34%。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近期遭遇大额赎回的基金中,成立时间均在2年以内。其中,前海开源盛鑫混合和中信保诚稳鸿更是成立不足半年。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除中融新经济混合A基金规模在1亿元以上,其余几只基金规模均在0.6亿元以下。而一般在基金发生大额赎回后,其规模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缩水。这也将加剧遭大额赎回基金的清盘风险,同时出现与其他份额明显的净值差异。
当前,在上述基金中仅光大保德信永鑫为限制大额申购状态,其余基金均为开放申购状态。对此,某业内人士分析称,如果客户发起赎回后,基金已投资的资产却无法马上交易掉。比如某些停牌股、仍在封闭期内的资产,基金公司只好发布公告暂停部分赎回。
大额赎回: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通常基金遭遇大额赎回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原因包括:市场行情不佳,投资者纷纷出于谨慎态度选择赎回保本;债市和股市调整压力增加,对应类型的基金存在潜在风险;缺钱效应加剧,部分委外机构选择撤资。
从上述基金二季度持有人结构来看,光大永鑫混合、海富通欣益混合、华安新安平混合均被机构以100%占比持有,由于中信保诚稳鸿、前海开源盛鑫混合均在今年成立,暂无法得知其持有人机构。不过,从基金成立合同来看,上述两只今年成立的基金规模均在2.3亿元左右,可能存在机构定制和员工自投。
同时,记者进一步查阅年内遭遇赎回基金的招募说明书发现有着共同特点:部分基金产品获批日期与招募说明书发布日期时间相差较大。
比如,前海开源盛鑫混合产品获批日期与其招募说明书发布日期相差6个月;光大永鑫混合、海富通欣益混合产品获批日期与其招募说明书发布日期均相差4个月;金信民兴债券产品获批日期与其招募说明书发布日期相差3个月。
不止上述产品,年内遭遇赎回的产品其获批日期与招募说明书发布日期均相差甚远。不免引起市场人士猜测,既然基金公司准备如此久的产品,为何最终还是遭遇大额赎回,且面临清盘的尴尬场面。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公募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该类产品是基金公司为了发行新产品刻意而为之,且属于市场上的非主流产品,通常只会出现在中小型公司。”
那么,在当前市场流动性偏紧、股市面临调整的情况下。为何这些基金公司明知会面临大额赎回并清盘的风险,还要选择去发行此类新产品?
沪上某公募人士向记者分析称,主要是为了帮助委外资金,募集成功之后便会很快清盘。
该人士继续补充道,“由于委外机构存在趋同性,一旦一方机构赎回,那么集中赎回便会出现。另外,机构想通过公募基金来借道分享打新收益,如果一旦出现IPO暂停,机构只好另寻出路,大额赎回也就不可避免了。此类现象与清盘类似,并不属于市场主流,只是某种特定情况。”
本文源自公私风云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