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保险
文|AI财经社 李依蔓
编辑|© 张硕
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和全力加速奔跑,北汽新能源酝酿四年多的上市计划终于如愿冲刺到终点。
9月27日,北汽新能源借壳“SST前锋”,以“北汽蓝谷”的名义正式登陆A股市场,成为中国第二家进入二级市场、首家登陆国内股市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立志在2025年实现全面新能源化的北汽集团,迎来里程碑式的重要转折点。
对于北汽新能源,这也是新的起点。
作为复盘当日不受涨跌幅限制的股票,北汽蓝谷以暴跌36.88%收场,盘中出现两次临停,全天累计交易不足10分钟,市值蒸发186亿元。9月27日早上9点30分,北汽蓝谷以每股14.66元的价格开盘,两分钟后迅速破发,盘初大跌12%,被临时停牌。10点恢复交易两分钟后,股价又一次迅速跳水至11.5元,暴跌23.59%再度被临停。直至14点57分,恢复交易后的北汽蓝谷持续下挫17.39%,15点以9.5元的价格收盘。
9月28日上午9点30分,北汽蓝谷低开5%,报9.01元每股。开盘后两分钟即迅速涨停,涨幅10%,每股10.45元,总市值350.63亿元。
尽管挂牌上市后将收获更多资金涌入,但以后每一步都将暴露在公众视线和资本市场监督考验中的北汽新能源,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风口稍纵即逝,补贴退坡在即,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积弱已久的北汽新能源能否承担“裸奔”的压力,还是个未知数。
01
“借壳”上市
壮志未酬,留给徐和谊的时间不多了。这位年过花甲的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现已处于任期延长期,在2025年之前退休几无悬念。
今年7月,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关透露北汽有三个雄心勃勃的“小目标”:北汽新能源在今年三季度挂牌上市;北汽集团在2020年迈入世界百强行列;投产北汽新能源高端品牌ARCFOX车型、迈向高端市场。第一个目标刚刚实现,剩下两个目前看起来距离还很遥远。
为了尽早完成未了的夙愿,他变得越来越高调,几乎不错过任何一个亲自为北汽站台的机会,有时顾不上差旅劳顿的一路风尘,就匆匆忙忙赶往产品发布会现场。
和他一样,北汽新能源也在一刻不停地与时间赛跑。
从去年12月派驻管理层进入前锋股份董事会以来,该公司就以令人吃惊的快节奏一路过关斩将,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完成了选举新任董事长、召开股权分置股东会、证监会详细问询等一系列流程,为顺利上市铺平了道路。
为了敲响A股市场的锣声,成立于2009年的北汽新能源在5年前就开始筹谋。2014年,北汽股份在港交所上市时,新能源汽车业务就被剥离出来,计划单独上市。
2016年3月,北汽新能源获得中国第一张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牌照,随后又率先启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完成30.72亿元A轮融资,共吸引22家非国有资本进入,包括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泛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奇虎三六零软件(北京)有限公司等民营资本、跨国资本以及其他非汽车领域资本,持股达到37.5%。
为顺利推动上市,2017年8月,北汽新能源启动B轮融资,共融得资金111.18亿元,除北汽集团、泛海投资等7名原股东继续追加,另有7名来自央属企业、京津冀企业、地方企业、产业链伙伴的新投资者加入。完成B轮融资之后,北汽新能源共计有33家股东,注册资本达到52.98亿元,市值上升至381亿元。
要想实现在2020年产销量达到50万辆、年营收600亿元、市值突破千亿大关的目标,北汽新能源需要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金支持,上市计划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不过,按照证监会IPO审批规则,中国企业要想拿到在A股市场首次公开募股的敲门砖,必须连续三年都盈利且三年盈利综合要大于3000万元,同时,企业三年的现金流要大于5000万元或连续三年的营收大于3亿元。即便如此,还需要进入一个耗时数年的等待名单。
为了绕过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连续两年没有营收、背负百亿亏损的蔚来汽车走了赴美IPO这条“绿色通道”,北汽新能源则选择了借壳上市、“抱团取暖”的捷径。
从北汽新能源近三年的经营数据来看,要想独立在A股进行IPO最快要等到2019年。公开数据显示,北汽新能源2015年净亏损1.84亿元,2016年才实现盈利,净利润为1.1亿元,2017年在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共计49.59亿元的情况下,北汽新能源全年利润仅5800万元。
为加快上市进程,北汽新能源选择了“借壳”同属国有控股的北京前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ST前锋”)。
SST前锋,曾是首创集团旗下5家上市公司之一,连续亏损多年,而且是A股仅存的两家股改“钉子户”之一。
2017年12月27日,SST前锋发布公告称,北京市国资委已核准,将首创集团下属的北京首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四川新泰克100%股权,无偿划转至北汽集团。北汽新能源的“借壳”上市计划正式启动。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此后在多次公开采访中表示,“北汽新能源将于今年三季度上市”。
根据“借壳”方案,北汽新能源作价288.5亿元注入前锋股份,前锋股份以全部资产和负债作价1.87亿元置出,与北汽集团持有的北汽新能源股份中等值部分进行置换,抵消后的资产价格为286.62亿元。按发行价37.66元/股,前锋股份向北汽集团、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庞大汽贸集团等35名交易对方非公开发行7.61亿股。
今年4月27日,上述重组方案已经获得重组委员会的批准。7月31日,SST前锋称已完成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之置出资产交付及置入资产过户手续。8月8日,“北京前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月27日,公司名称变更工商变更登记完成。8月31日,证券简称由“SST前锋”变更为“S蓝谷”,再到9月25日“S蓝谷”变更为“北汽蓝谷”,北汽新能源的借壳上市铺路才算万事俱备,只欠鸣锣。
在北汽新能源看来,这是一条并不轻松的资本之路。由于包括重组新规、再融资新规在内的一系列监管政策,借壳重组上市的过程往往艰苦而漫长。2017年,国内借壳重组上市的成功率只有50%。在上市前,北汽新能源至少需要完成股改、发行股份购买新能源资产、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这几步。
经济观察报援引接近北汽新能源高层的业内人士说法称,重组比直接IPO更复杂,IPO是在一张白纸基础上,重组则有千头万绪的历史遗留问题需要清理和解决。该公司内部相关高层则表示,“预想到会这么复杂了。”
“紧烧火,慢揭锅,一步一个脚印,时间还长着呢。”2018年发展战略媒体沟通会上,徐和谊曾如是说。但市场形势的变化比预期中来得更快更猛,从目前的补贴政策和市场红利消散的速度来看,北汽新能源已经没有更多时间去等待。
02
“燃油车不玩了”
从成立两年后实现第一款车量产,到2017年产销量超过10万辆,同比增长98%,在国内纯电动车市场的占有率达23%,北汽新能源近年来一路高歌猛进,连续5年蝉联国内纯电动车销量第一,被称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头羊。
也是在这6年时间里,北汽集团在《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从336名晋级到了124名,新能源汽车有目共睹的亮眼成绩功不可没。用徐和谊的话说,北汽“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创新之路”,而且要将这条路“走宽走远”。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2014至2017年,北汽自主品牌年年亏损,2017年亏损额达到了创纪录的75.01亿元,被媒体评论为“比雪崩还惨”。
此时,新能源汽车交上的一份漂亮成绩单,足以让徐和谊老怀大慰。他在多个场合强调,新能源汽车和越野车将是北汽集团今后主要的两个产品方向,北汽不求面面俱到,但务必把握好新能源这个“杀手锏”。
抓紧时间搭上新能源汽车这波风口“换道超车”,似乎成了北汽集团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燃油车不玩了,北汽没戏,或者戏也不大。”决心壮士断腕的徐和谊在今年7月撂下狠话,甚至断言“中国车企谁不干新能源,谁就无路可走”。
从今年7月底开始,北汽自主品牌在北京地区全面停止传统燃油车生产,到2020年将率先在北京市全面停止和销售自主品牌传统燃油车,到2025年成为首个彻底“抛弃”传统燃油车、实现全面新能源化的自主品牌。
徐和谊大刀阔斧的改革,为北汽摸索出了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破局之路。没有人知道这条路会将这家老牌车企带往何方,但至少从目前来看,这条路并不平坦。
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79.4万辆,销量77.7万辆,占全球总销量的54.72%,连续3年世界第一,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00万辆左右。从2009年到2017年,中国政府在新能源汽车补贴上支出了超过2000亿元,未来3年还计划支出2000亿元。去年,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投资超过7000亿元,占汽车产业总投资额的50%以上。
在传统燃油车市场逐步饱和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想象空间巨大。作为北汽集团向新能源转型的排头兵,北汽新能源肩负的重担可想而知。从这个角度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借壳上市,是北汽新能源大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
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连庆锋此前在2018成都车展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市可以给北汽新能源带来巨大的红利。“第一是自动红利,上市是现行的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最佳选择;第二是管理红利,上市公司要求我们在业务结构、企业效力等方面,紧密围绕客户、围绕市场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第三是资本红利,通过对资本市场的对接,能够对接我们的新兴业务。”
不过,在获得这些“红利”的同时,上市之后的北汽新能源也要面临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带来的双重挑战,光鲜亮丽的表象下隐忧频现。
资产重组报告显示,北汽新能源控股的数家子公司经营不善,亏损严重。2017年1月到10月,北汽新能源汽车常州有限公司净利润由上一年度的5172.5万元骤降至912.98万元,北京新能源汽车营销有限公司亏损2.24亿元,北京轻享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恒誉新能源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分别亏损942.10万元和2433.98万元。
今年6月,北汽新能源纯电动车销量首次被上汽新能源超过,7月份又被比亚迪纯电动超越,8月则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榜中连续第三个月排名第三。今年前8个月,北汽新能源累计销售70118辆,同比增长67%,不过距离北汽新能源今年的销量目标15万辆还有不小的差距。
这意味着,该公司要实现预期目标,接下来的每个月销量几乎要翻一倍。对于受补贴政策退坡影响而销量急速下滑的北汽新能源而言,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03
低端低价策略“失灵”
才刚入秋,北汽新能源就已感受到来自深冬的刺骨寒意。
6月12日,北汽新能源的上市计划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一条北汽EV160汽车在4S店门口起火的视频突然在微博上被疯狂转发。据《电动汽车观察家》统计,截至9月15日,2018年发生39起较为确定的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以及12起疑似事件,威马汽车、力帆、江淮、众泰、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均卷入其中。
近两个月来,接二连三的电动车自燃事件再次让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备受关注,以至于有人调侃,“新能源火了”。中科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在公开演讲中表示,产品质量问题是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的主要原因。
这个多少有些草率的论断,却恰好击中了北汽新能源的“痛脚”。
全面打入新能源市场,北汽新能源主要依靠的不是雄厚的资金实力,也并非超乎寻常的技术水平,而是低端低价的市场策略。多年来,北汽新能源在纯电动汽车市场的霸主地位一直靠低端车型推升。
为了尽快闯入新能源市场并占据一席之地,号称“不做特斯拉,要做福特”的北汽新能源从一开始就瞄准大众市场,旗下不少车型补贴后低至5万元,甚至通过动力电池只租不卖的“车电分离模式”,硬是把近20万元的车型降价至7万多元。正是这种平民化的价格战略,让北汽新能源斩获了过去几年的辉煌战绩。
目前,北汽新能源有EH、EU、EX、EV、EC、LITE六大系列车型,共计10余款纯电动乘用车,其中主力销售车型为微型电动轿车EC系列、紧凑型电动轿车EU系列和小型电动SUV EX系列,主要集中于中低端车型。这同时也意味着,北汽新能源的客户主要集中在对价格十分敏感的群体,企业对国家的政策性补贴依赖性很强。
今年6月披露的重组报告显示,北汽新能源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1至10月的营收分别为34.71亿元、93.72亿元和73.77亿元,同期净利润为负1.84亿元、1.08亿元和3924.40万元。同期,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5796.28万元、1.48亿元和2475.25万元。
去年,北汽新能源一半的营收靠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支撑,政府补贴大滑坡给北汽新能源带来的危机也就不言而喻了。
按照今年6月12日实施的补贴新政,补贴将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密度、容量、功率、续航里程等参数挂钩,向高续航、低能耗的产品倾斜。纯电动车续航里程低于150公里的车型补贴为零,比此前减少两万元;续航里程在150公里到200公里之间的补贴为1.5万元,减少2.1万元,只有续航里程超过300公里的车型补贴有所增长。
2019年到2020年的补助标准还将继续下调,而北汽新能源重点押宝的EC系列主打车型EC180和EC200,续航里程分别为156公里和162公里。
过去,EC180补贴后售价仅为4万多元,但新政后价格涨幅高达2.4万元。为了拿到最后一批补贴,北汽新能源将大量新车集中在5月底上牌,获得补贴后以二手车的形式继续售卖,但这也是它最后一次钻政策空子的机会了。
根据乘联会统计,稳居国内电动车销量冠军、占北汽新能源总销量近三分之二、号称“世界上最好卖的纯电动车”的EC系列车型,今年6月销量只有3辆,与5月的12624辆相比呈断崖式下跌。北汽新能源在北京的多家4S店也被曝出已经清空EC180和EC200,不再对外销售,升级版的EC3将把续航里程提升至261公里。
新政实施以来,主力车型受挫,北汽新能源整体销量急转直下,几近腰斩,连续被两名竞争对手赶超。过去数年来屡试不爽的低价策略,眼看就要失灵。
有汽车行业分析师告诉AI财经社,在补贴退坡后北汽新能源面临的市场前景并不明朗,这也是为什么上市首日股价暴跌,资本市场对其未来仍有疑虑。
北汽新能源方面称,首个交易日的股价下跌,是原前锋股东追求获利退出的行为导致的短期现象,并不应过度解读为市场对北汽蓝谷甚至新能源前景的否定和质疑。“目前的价格调整对北汽蓝谷未来的发展未必是不利的。本次重组方案还包括配套融资,尽快通过充分交易形成稳定的股价水平,对后续启动配套融资、引入战略型的长线投资者、实现进一步的股权融资更为有利。”
AI财经社了解到,北汽新能源将于10月下旬公布三季报,进一步披露公司的相关运营情况与成果。
另外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工信部正在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的安全监管。9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在2018第二届全球未来出行大会上表示,工信部将加快实施新能源汽车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并配合相关部门建立新能源汽车召回等制度,以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安全监管。
按照工信部要求,国内的新能源客车企业要在今年10月底前完成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形成出面报告,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充电设施的建设、运营、维护等环节的技术和操作规范,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保险、消防救援、年检、产品召回等制度,督促生产企业提高售后服务的保障能力建设,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行水平。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件好事,但它同时也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产品品质,同样也是北汽新能源迫在眉睫的任务。
04
宝座之位群狼环伺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快人一步的早期布局让北汽新能源在红海一片的市场上占据了制高点,但要想保住这个有利地势,不是件容易的事。
逐渐慢下来的销量增长,让北汽新能源察觉到竞争对手的蜂拥而至。全新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这是一场造车新势力不断崛起、自主品牌快速抢占份额、跨国巨头争相涌入的混战,北汽新能源面临的形势愈发严峻。它指望通过借壳抢跑、尽快抢滩资本市场筑起一道“护城墙”,但面对竞争对手的不断挤压,这道屏障并不牢固。
近年来,数百个新能源品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其中有一些造车新势力已经拥有了一定知名度。蔚来汽车9月12日在纽交所上市,计划今年完成1万辆交付;小鹏汽车累计融资超过百亿元,年底将交付首款车型G3;威马汽车则采用“价格屠夫”路线抢占市场,9月28日首款车将下线交付。
传统车企也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布局新能源车型。9月25日,日产首款新能源车轩逸·纯电在首个宣布禁止燃油车销售的省份海南正式上市。7月,长安与比亚迪共同斥资50亿元在重庆建厂,合力提升动力电池产能。4月,东风与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合资建厂。传统车企纷纷以入股、合资建厂、加大订单量等方式加入战场,新能源汽车市场再掀风浪。
同样也是在7月,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外资准入持股比被放开,对中国市场垂涎已久的外资企业嗅到了新的商机。特斯拉开始落实在上海建厂事宜,预计投资50亿美元的超级工厂“无敌舰队”即将落土动工。传统豪华汽车企业三驾马车“BBA”也开始向新能源汽车领域集体发力。
正如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所说,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各大跨国车企都在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中国新能源车企能否经得住大众、福特、日产、奔驰、宝马等巨头的冲击,这将是未来最重大的挑战。
上市无法解决企业面临的所有困境,甚至可能带来新的问题。马斯克欲私有化特斯拉,蔚来在美股上市后“跌跌不休”。北汽新能源新闻发言人连庆峰在今年8月的EU5上市发布会上承认,上市对于企业发展只是一个节点,并不是根本目的。
补贴政策逐渐退坡后,成功上市的北汽新能源如何在完全市场化的路径上做大营收,站稳脚跟,是业内及投资者最担心的问题。公告显示,北汽蓝谷拟募集的配套资金中,50%将用于科技创新项目,另外50%用于ARCFOX品牌三款新车型的开发。
此外,北汽新能源也计划通过建设换电站、实现车电价值分离来降低成本,对抗国家补贴的下降。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李一秀在9月26日公开表示,企业要努力适应形势变化,“干新能源汽车的人一定比干燃油车的人要辛苦得多得多”,但对未来充满信心。
致力于品牌向上的北汽新能源也推出了EU系列的换代产品EU5,正式加入了续航400公里紧凑级轿车市场大战中,但要面对吉利帝豪EV450、比亚迪秦EV450、比亚迪e5450等车型,很难说它有多大的竞争力。
但凭借这些努力,北汽新能源也许有机会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里面“扒个缝”,再向前冲一冲。